張清為何只敢爆頭魯智深,卻不敢打武松?這種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2020-08-13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張清為何只敢爆頭魯智深,卻不敢打武松?這種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其一:卷首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人跟人之間是不一樣的。

李逵在水滸江湖裡橫著走,可當宋江提出招安時,武松和李逵都反對,結果李逵差點被宋江給砍了頭,武松卻需宋江好言解釋。一樣嗎?不一樣!

魯智深堪稱水滸中的「婦女救星」,如救金翠蓮,救劉太公女兒,還幫著林沖救娘子。而武松卻成水滸中的「婦女災星」,潘金蓮、玉蘭等,都死於武松刀下,哪怕包人肉包子的孫二娘,也差點被武松給廢了。一樣乎?照樣不一樣。

不是說,誰英雄,誰狗熊,而是「性格決定命運,思維造就人生」。

其二:張清爆頭魯智深

在宋江和盧俊義攻打東昌府時,遇到了一位奇才,一手好飛石功夫的張清。竟然連打了「梁山泊大將一十五員」,還把梁山悍將劉唐給活捉了。

面對這樣的奇才,其實梁山好漢中有人能降服。比如花榮,馬上功夫不輸五虎將,神箭無敵不虛發。倘若當時宋江真想要了張清性命,最靠譜的就是命花榮出陣。之所以宋江不讓,是宋江想招降張清。

當然,還有公孫勝,但可惜公孫勝不跟宋江好好玩,宋江也沒啥好辦法。所以宋江落敗了,回去後就跟吳用商議。

吳用別的本事沒有,但坑人功夫,那是水滸一流。所以吳用定下計謀,讓魯智深和武松,假扮押運梁山糧草,然後故意放消息給張清。果然張清中計了,趁夜奪糧,就著月色他看到了魯智深和武松兩人了。

再看張清二話不說,掏出飛石「嗖」的過去,魯智深被爆了頭。武松大怒,提刀而上,救下了被打得三魂出竅,失去行動能力的魯智深,可奇怪的事卻發生了,張清明明看見了武松,卻就是不敢出手再打了。

自然人們就要問,張清連魯智深都敢爆頭,咋就不敢打武松呢?其實這是當時的情況決定的!

魯智深之所以被張清爆頭,是因他一則他根本沒注意,被搞了個偷襲。二則是,誰讓他是個胖大和尚呢?當時的情況是月光如水,照耀在魯智深那鋥光瓦亮的光頭皮上,這是多好的靶心!所以,我要是張清,我也會選擇來個爆頭,多爽啊——

可打完魯智深後,就等於給武松也提了醒,這就失去了突然性。同時,武松都能跟老虎過招,那反應和速度都相當駭人,再加上如今已拔出了雙戒刀,所以張清此刻若再選擇打武松,估計成功機率很低。

且如今的武松,是以救回魯智深為目標,也不想招惹張清,而張清的主要目標是奪糧,於是乎雙方很默契。

其三:若真打了武松,這種後果,誰也承擔不起!

現在,我們假設一下,若是張清當時真敢打了武松,會形成怎樣的後果?這就要分析武松的性格和思維了。

皆知,武松是梁山108將中,殺氣最重的好漢!

而真正的殺氣,絕不是如李逵那般,動不動就「一排排砍百姓人頭」換來的。所以李逵雖能橫行水滸江湖,卻是離了宋江就寸步難行。否則,就憑他這種不知死活的濫殺,早就不知死幾次了。

所以,真正的殺氣中,必含有凜然不可侵犯的正氣!是不出手則已,出手必是了斷!這是一種強大的威懾力!武松便是如此。

故而,倘若張清真打了武松,若打不中,那武松必會追擊張清到天涯海角。若打中了,只要武松逃了出來,那就極有可能是翻版「血濺鴛鴦樓」。

因為對於武松來言,你張清這根本不符合江湖道義,靠偷襲取勝,豈能算好漢?既然不是好漢,那還有啥可說的?一旦形成這種情況,就算宋江出頭都壓不住。因為原文寫得很清楚。

當張清被活捉後,「眾多弟兄被他打傷的,咬牙切齒,要殺張清」,「 階下魯智深,拿著鐵禪杖逕奔來要打張清。宋江連聲喝退。」宋江折箭為誓:「眾弟兄若要報仇,死於萬劍之下!」眾人誰敢再言。

這就是,不符合江湖規矩的後果!魯智深之所以能被宋江喝退,是因魯智深雖莽撞,但他懂規矩,是軍官出身,懂軍令如山!

武松會被宋江喝退嗎?那就不是武鬆了!以武松那性格,今兒不讓張清當堂認錯,他決不罷休。可一旦張清對武松認錯,那麼其他兄弟呢?且張清也是心高氣傲的好漢,可殺不可辱。這一下,梁山估計就湊不夠108將了。

這其實就是張清打了武松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就算宋江把梁山上所有的箭,都折斷了起誓,也不起作用!

其四:總論

行文至此,恐怕都應明白了開篇的那句「性格決定命運,思維造就人生」。

因此,行走江湖也好,混跡紅塵也罷,「看人下菜碟」很重要。這不是貶義,而是一個人能否立足江湖,站穩紅塵的鐵律,對此不可不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u6r6HMBd8y1i3sJIj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