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輕騎兵」為社會「輸氧」

2020-04-03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4月1日,《人民日報》20版刊發了整版的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春雷所寫的報告文學作品《鐵人張定宇》。張定宇是身患漸凍症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此前,4名作家受中國作協委派抵達武漢,開啟了用文學記錄歷史的歷程,其中就包括李春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陸續推出的報告文學精品不斷為前線鼓勁兒,為社會「輸氧」,同時啟發人們對應對災難的深刻思考。3月16日,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朝全的報告文學《一位叫「大連」的志願者》在《光明日報》1版刊發,紀紅建、曾散等作家的報告文學作品也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人民文學》等報刊發表。這些作品用最樸素、真摯的筆觸,將武漢的故事娓娓道來,感染了無數讀者。

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在各類文學作品中,報告文學與時代的關聯更為緊密。由於報告文學是用文學手法及時快速、真實生動地反映新近發生的事情,它又被稱為「文學輕騎兵」。抗擊非典時期,出現了大量報告文學作品。徐南鐵的《「非典」的非典報告》、張積慧的《護士長日記》等,通過不同的視角,呈現了非典時期的社會百態。「5·12」汶川地震之後,報告文學《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現場紀實》《重兵汶川》等,猶如一部部生動可感的「紙上紀錄片」。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我們期待有更多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以人民的視角、獨特而細微的場景,翔實記錄全民抗疫過程中那些鮮活感人的故事,通過報告文學特有的感染力影響力,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抒民意、暖民心,引導全國人民慎終如始、一鼓作氣奪取戰「疫」的最終勝利,取得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勝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r4AQnEBiuFnsJQVpI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