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你吃對了嗎?
孕期一談到「吃」的問題,無非兩方面的關注點,一是滿足孕婦的日常所需,二是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和營養供應。但是,孕期——你吃對了嗎?對於飲食,您需要關注哪些問題?關於林林總總的所謂孕期的飲食禁忌,真的就是洪水猛獸嗎?且聽我慢慢拆解——
1. 早孕期:妊娠最初期,是胎兒神經管分化和形成的關鍵時期,葉酸缺乏可增加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風險,多食富含葉酸的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和豆類,每日補充葉酸400ug(復合維生素);另外,早孕期可適當增加富碘飲食,如魚類、蝦、貝類、海帶、紫菜等海產品。
2. 中孕期:增加營養、平衡膳食。補充鈣劑:增加富鈣飲食,如牛奶,豆製品。增加富鐵飲食:如豬肝,豬血,瘦肉等動物源性富鐵飲食。DHA:食物來源如魚類,特別是深海魚類;核桃、芝麻、瓜子等堅果;蛋黃;橄欖油等。水果數量:不要超過800-1000克;水果種類:升糖指數低的水果(蘋果、梨、桃、櫻桃、草莓、獼猴桃、柚子等)
3. 孕晚期:優質蛋白:牛奶、魚、禽、蛋、瘦肉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增加增加粗糧、膳食纖維的攝入,預防便秘。如果晚孕期,胎兒體重增長過快,大於停經孕周,要注意飲食控制,尤其是主食和水果的攝入。
另外,可能因為宮斗戲的影響,大家也過分的誇大了飲食對於胎兒的影響,視咖啡、可樂、茶、螃蟹等食物為洪水猛獸。
誠然,孕期我們提倡營養豐富,科學搭配飲食,但其實,大部分食物,只要適量,不要過度,一般均不會對胎兒造成明顯影響,比如螃蟹,性寒,大量食用可能出現噁心、腹痛、腹瀉等風險,尤其蟹心的部位,儘量避免食用。
但如果在適量的範圍內,同時輔以姜水暖胃驅寒,基本是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的,更不會出現流產的問題。如果說,某位孕婦在早孕期因為吃了一隻螃蟹便出現的流產,那麼只能說這是一種巧合,真正的原因是胚胎本身發育的問題,被「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所淘汰了。
所以,在孕期,對於喜歡的食物,即便營養豐富亦不可過量食用,凡事適度、適量即可,不要過分誇大某種飲食的影響,避免挑食、偏食,合理搭配膳食種類及營養才是關鍵。
我是王蕾醫生——愛生活,愛陽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_IInG8BUQOea5OwFE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