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臨產的「開幾指」
大家往往會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在看影視劇的時候,一提到分娩的過程,一定女主撕心裂肺的大叫幾聲,然後鏡頭一轉,孩子就生出來了,所以,容易給大家造成一種誤導,認為生孩子一定要有這個撕心裂肺的過程,然而,真正的產程是什麼過程的?大家在產程過程中會經歷哪些階段呢?傳說中的「開幾指」是什麼意思呢?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產程中你都會經歷什麼——
許多已經生產過或者準備順產的准媽媽,幾乎都有聽過「開十指」這個分娩術語。
「開十指」是產科醫生的一句行話,不少媽媽聽到醫生說開五指、開六指,就會不自覺的拿出自己的纖纖玉手比劃一下。相信不少新手媽媽也鬧過這樣的烏龍,「開十指」真的不是你們想的把兩隻手並排放那麼寬,寶媽們可別自己嚇自己,事實上只是10厘米,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比劃最大的寬度。
我們根據分娩進行的階段,將產程認為分成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產程。
第一產程是指從宮頸管進行性小時,宮口擴張到宮口開全的過程。
第二產程是指胎兒娩出的過程。
第三產程是指胎盤娩出的過程。
第四產程是指分娩結束後產房觀察的2個小時。
在第一產程中,根據宮口開大的程度,將第一產程又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主要指導宮頸檢查的時間,即關注所謂的「開幾指」以及胎頭下降的程度。在此期間,您需要做的就是以休息為主,適當進食,保持充足的體力,為第二產程的分娩做準備。如果分娩的醫院有條件性分娩鎮痛,建議大家不要有顧忌,很好的緩解宮縮疼痛的措施,很成熟的技術,大家可以放心選擇。
第二產程宮口開全,胎頭下降到一定程度後,孕婦會有明顯的憋脹以及反射性排便的感覺,此時,可以在助產士的指導下,配合宮縮進行加腹壓動作,用力分娩,但此時絕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是摒氣凝神,全力分娩。在第二產程,如果胎兒枕位不正,可能經歷醫生的手轉胎頭;如果產婦極度虛弱產力不夠造成第二產程延長或者胎心出現異常,出現胎兒窘迫,可能需要藉助會陰側切、產鉗或者胎吸等手術助產方式。
第三產程娩出胎盤的過程,產婦就可以放鬆休息了,給自己一個喘息修整的時間,如果有頭痛、頭暈、胸悶、呼吸困難、憋悶等不適,需要及時告知醫護。
第四產程產房觀察期間全面放鬆休息,醫生會定時觀察子宮收縮情況以及陰道出血情況,您需要做的是跟新生兒進行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促進泌乳反射的及早建立。
其實,人的恐懼往往源自於對事物的位置,通過上述講解,可以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產程的過程,做到瞭然於胸,避免妊娠晚期焦慮緊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