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謀香港上市,京東久已
2018年,中美發生貿易戰。在年初的時候,劉強東曾對外表示,京東正在考慮在香港或中國大陸雙重上市。
劉強東話音剛落,京東股價就連續大漲,當年1月29日創歷史新高50.68美元/股。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公布了上市新政,允許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並且對二次上市發行人「同股不同權」作進一步界定。
我們知道,當年阿里放棄了在香港上市就是因為對「同股不同權」存在分歧。港交所解決了這個問題,順利打通了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的路徑。
劉強東在港交所公布新政前3個月表達了京東欲回歸港股上市的意願,足以說明劉強東的戰略眼光不輸馬雲。
如果沒有那次「黑天鵝」事件,中國首家同時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企業或許不是阿里,而是京東。
只是人生沒有「如果」,企業也沒有「或許」,因為時間具有唯一指向性。
2018年8月31日,劉強東迎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個夜晚。雖是個人行為,但依然牽扯到了京東,誰讓他是京東掌門人呢?於是,京東回歸香港二次上市這事就無暇顧及了,京東被迫忙於四處撲火。
關鍵時刻,徐雷臨危受命,果斷肩負重任,挽狂瀾於既倒,終於穩住了京東這艘在風雨中飄搖的大船。
順勢與接任
每一個懂得順勢而為的人,想不成功都難。雖然遭遇「黑天鵝」事件,但一碼歸一碼,劉強東本身的成功是無法抹滅的,是人,就會有弱點。從成功學來講,劉強東絕對是一個順勢而為的人。
2003年,他已開有多家門店,準備大肆擴張,他的理想是京東跟國美、蘇寧形成鼎足之勢。哪知遭遇非典,他果斷調整策略,關閉門店,擁抱網際網路,踏上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一波紅利。
「順勢而為」讓他彎道超車,如今遠遠地將國美、蘇寧甩在身後。在網際網路領域站穩腳跟後,劉強東意識到物流是電商的血液,只有血液順暢,企業才精神飽滿。
2007年,他順勢自建京東物流,最終成為碾壓阿里的一張王牌,對此京東引以為傲。當一種習慣變成一種行為時,他將受益於這種習慣。「順勢而為」就是劉強東的一種習慣。
「黑天鵝」事件發生後,徐雷果斷衝到前方,以勇於擔當的膽識和力挽狂瀾的氣魄帶領大家開了一個跨時三天三夜的重大會議,強化了京東「以客戶第一」的經營理念。
徐雷的努力和付出,劉強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關鍵的時候,他用力推了徐雷一把,對內部喊話,誰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劉強東。
經過劉強東的力挺,徐雷名正言順地「歸位」了。聰明是一種天賦,順勢是一種選擇,劉強東選擇徐雷就是順勢。
徐雷十年如一日地奮戰在京東一線,幫助京東搭建了京東營銷體系、推進京東無線化、打造京東618,在京東內部具有較高的人氣,更重要的是,他是京東第一個敢跟劉強東正面辯論的人。
經過一年的努力,徐雷的業績有目共睹。據京東2019年財報顯示,京東GMV首次突破2萬億。股價更是從2018年11月的歷史低點19.21美元/股上升到目前的44.34美元/股。
既然徐雷能帶好京東,能為員工謀福祉,能讓消費者滿意,那就讓他放手干吧。於是自2020年以來,劉強東開始做減法,不斷卸任京東旗下相關公司職務,為徐雷讓路,為京東放手。
京東香港二次上市
徐雷知道,京東作為緊隨阿里其後的電商巨頭,在香港二次上市這件事上,因「黑天鵝」事件,阿里搶占了先機。
劉強東早已有意讓京東回歸香港上市,作為京東的繼承者,有必要推動這件「利國利民」的事。如今京東發展穩定,是時候啟動香港二次上市了。
於是,在3月16日,市場傳聞京東預計京東在年中在香港實現二次上市。消息一出,京東股價飆漲近20%。以此來看,資本市場對京東二次上市是持肯定態度。
京東沒有正面回應,不予置評。但時隔一個月,昨日(4月29日),市場傳聞再起,看來京東香港二次上市絕不是空穴來風。
這次京東擬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更「精準」,據說京東將以保密形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出售股份至多約5%,已與瑞銀、美銀在內的投行接洽探討了相關事務。預計最早在6月份掛牌,在港股集資規模預料將達34億美元。
這麼精細化的「傳聞」可不是媒體能做到的,京東沒有正面否定,市場更傾向於相信了,畢竟有阿里成功的先例。
徐雷的使命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成功「回歸」港股,引爆了當時低迷的港股資本市場,意義比形式更重要。
當時,馬雲剛剛卸任,張勇接棒。阿里巴巴回歸港股上市也曾是馬雲的一個重大心愿,張勇上位後,首先辦的就是這件大事。
4月初,劉強東卸任京東運營主體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法人和董事長職務,接任者為徐雷,這可看作劉強東隱退的一個拐點。
如果京東按預期的6月在香港二次上市,那間隔就是兩個月;2019年9月10日,馬雲退休,11月26日,阿里香港二次上市,也是兩個月,歷史總是基於重複發生。
無巧不成書,巧合的背後還是「順勢」,中概股回歸或將成為一種趨勢。對於京東回歸香港二次上市之事,資本家看到或許是「金錢」背後的種種謎相,但企業家看到的是民族大義。
在美國證監會主席公開呼籲謹慎投資中概股的背景下,中概股回歸A股或港股市場會成為一種趨勢,而京東成為這種趨勢的先行者,徐雷或許因此獲得更大的關注度。
特別是2019年,京東業績超預期,在港股二次上市後,其強勁的增長率或將為港股市場帶來更大的活力。
馬雲在傳承完成之後,阿里回歸港股;劉強東隱退既定之際,京東即將回歸港股。兩家電商巨頭在不同的階段做出相同的舉動,其意義巨大,彰顯的是創始人的家國情懷和企業的責任擔當。
作者:電商報 吳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MlgzHEBnkjnB-0z-6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