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廠二代」網上賣拖把,4個月做到行業TOP1!

2020-09-27     電商報

原標題:95後「廠二代」網上賣拖把,4個月做到行業TOP1!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95後「拖把二代」

2020年的開場,以疫情的銳不可當作為開端。這一年,很多人的命運也因此發生改變,比如說,95後「廠二代」吳征(化名)。

幾個月前,吳征還是英國某大學的學生,當時他在英國的狀態,用王菲的一句歌詞來形容就是:「一切都好,只缺煩惱」:國外大學的學業相對來說並不重,這讓他很好地利用了課餘的時間,把歐洲各個國家輪流著遊了一圈,以開拓自己的視野。

然而,平靜的生活還是被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打破了。

有一天,他接到父母打來的越洋電話:受疫情影響,家裡的產品賣不出去了,庫存越積越多,再不解決掉,今年一家人可能都要喝西北風了。如果不是到萬不得已,一向做事沉穩的父母不會向他交底。

吳征父母所說的「產品」,確切的說,就是每個家族都用得到的拖把。

吳征的父親是做拖把生意的,吳征的身份是「拖把二代」。

也許是從小就受到父親的耳濡目染,這些年吳征走南闖北,對拖把這東西非常的敏感,只要看上一眼,他就可以很快分辨得出哪種是好拖把,哪種是壞拖把。

「有些拖把售賣價格是國內的3倍多,但東西卻很差,根本不值那個錢。」他在逛商場時,經常習慣性的對號入座。

所以, 他在求學期間就有一個感覺:總會有一天,命運會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讓家族的拖把事業在自己手中開拓得越來越大。

就像小時候的郭麒麟,有記者問他:將來你在說相聲上,是否會超過你父親,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少不更事的小麒麟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接到父母從國內打過來的越洋電話後,吳征的第一反應是:馬上回家,扶大廈於將傾,救家族於水火的機會到了!

於是,在完成英國的學業,順利拿到畢業證後,吳征毅然決然地回到國內,開始了在商場的正式廝殺。

只用了4個月,他做到了行業第一

吳征回國後,馬上雷厲風行地開始了他的「救場計劃」。

針對疫情發生後線下實體店的經營受阻,他很快搭建起直播間,利用短直播這種更加直觀的方式線上賣拖把。

然而, 願望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幹的,因為直播經驗不足,他的第一次直播只賣了800件拖把,連成本費用都沒有賺回來。

更危險的是,這時候所有的拖把商家都感受到了拖把行業即將來到的寒冬,為了不至於在寒冬中徹底翻船,廠家們不約而同打起了價格戰,爭取在寒冬中能撈一點就撈一點回來。

但是,拖把降價意味著什麼?這是在抱團自殺啊!

原因也很簡單, 拖把產品本身投入就大,但是產生的利潤很低,再降價的話,很多廠家都是在貼本做生意。

藝人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拖把拼到最後,只能拼質量了。

吳征對自家的產品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他們家經營了近20年的拖把工廠,涉及到拖把產業鏈的上下游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一步一步扎紮實實地開拓出來的。

面對價格戰,吳征沒有迴避,他大膽採用了「每件拖把只賺幾毛錢」的戰術,希望以自家拖把的品質將產量給帶起來。

但是,現實再次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儘管他已經做出了最大讓利,推廣費也花了30多萬,但是銷量一直沒有多大的起色。

初入商戰時的豪情萬丈,在乏善可陳的銷量面前一點點低落下來。

知子莫若父,他的父母當然也觀察到了他在情緒上的變化,但是,他的父母這時候並沒有對他的做法加入糾正或指導,而是一如既往的對兒子的做法給予了支持。

一個星期後,前期的堅持終於得到了回報,他們家線上店鋪的銷量總算回來了,不久就一路衝進了前10;持續虧損了一個多月後,店鋪終於回本了。

4個月後,店鋪總銷量再破新高,位居拖把行業TOP1。

此前,他父母的銷售渠道主要依賴線下,如今,他一個人在線上賣出去的產品數量已經占到父母銷出去的總量的三分之一。

一直「在路上」的年輕企業家

現在回過頭來看,吳征所以能在短短4個月內讓家族生意起死回生,以下幾點必不可少。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創業的最大動力。

據吳征自己說,他父母在他五六歲時就創立了拖把廠,父母為了這點家業,每天起早貪黑,經過多年的努力,生意才慢慢走上了正軌。吳征一路目睹了父母創業的過程,也在頭腦中種下了商業思維,比如說,他從小和大人一樣,養成了看新聞,關注商機的習慣,這為他後來的創業實踐打下了基礎。

其次,對成功時刻保持著渴望。

一個人這一生有了目標,他就會為了這個目標努力奮鬥。高中時,吳征的願望是「成為大老闆」,甚至因為這個願望太強烈,他一度沒有辦法好好的讀書。於是,在高三那年,他開起了人生中的第一家淘寶店,將自家的拖把拍成照片後放到網上,當然,這次嘗試的教訓也是很深刻的,這家淘寶店最終只賣出了一把拖把!

第三,有些成長,你一定要經歷。

在觀察到兒子對做生意的渴望後,父母給了他一個建議:參軍入伍,在部隊里找到新的價值觀。後來,在部隊的那些年,他慢慢的明白一件事:「當你的實力配不上野心的時候,人就會變得很焦慮。」,所以在退伍後,他主動選擇了去英國繼續深造,以增強自己的實力。

最後,有時候,比傳承更重要的,是如何創新。

作為一個95後,吳征和父母這一輩最大的不同,是視野更開闊,這讓他能夠以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審視面前的世界。所以,在網店的銷量上來後,他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投入更大的精力用於售後上,因為這時候售後跟不上,前期的銷量可能會前功盡棄。

曾經的軍旅生涯和留學經歷,形成了吳征身上最鮮明的特點: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吳征平時比較低調,很少參加那種商業聚會,而是喜歡自己找個地方安靜地思索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而在一旦認準了目標後,就要堅決執行下去,拼盡所有力氣往前邁。

是的, 像吳征這樣新一代的企業家,他們有野心,有抱負,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在這一代人身上,沒有什麼奇蹟不能創造,而他們並不會滿足於此,而是會一直「在路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xeC0HQBeElxlkkafp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