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結構也變得多樣化,許多人有著諸多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鈉」—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在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突破3.3億,其中約有1.3億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在已知自己患有高血壓的人群中,約3000萬人沒有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約有75%患者的血壓沒有達到控制目標。
高血壓是心梗和中風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50%-70%的腦卒中,以及40%-50%的心梗,都與高血壓有關,其致死致殘率極高。
很多人以為食用鹽是引發高血壓的元兇,其實真正的元兇是食用鹽中的「鈉」。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是5克。
高鈉飲食, 害人不淺!
高血壓
鈉攝入過多時,會使血液鈉濃度升高,引起血管收縮、血管壁水腫,從而導致血管管腔變窄,血流阻力增加,血壓升高。
全國「鹽與高血壓」研究的協作組在12個省市14個地區對2277人研究的結果指出:我國膳食鈉偏高,鉀偏低。從鈉和鉀、鈣的比值看來,鈉對血壓確實有影響。
降低鈣吸收
人體中攝入的鈉越多,意味著尿鈣的排出量增加。腎臟每排出 2300 毫克鈉(約6克鹽),就會損失40-60 毫克的鈣,加快人體鈣流失,增加骨質疏鬆等疾病的風險。
腎病
飲食中的鹽份95%是由腎臟代謝掉的,鹽攝入過多,就會加重腎臟負擔,同時鹽中的鈉會導致人體水分不易排出,容量負荷過重,形成水腫,又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慢性腎病患者如果經常高鹽飲食,心臟病或中風發作的危險性可能會增加。
胃癌風險
高濃度的鈉會使胃粘膜變得稀薄而失去保護功能,甚至使胃壁裸露在強胃酸和各種酸鹼度的食物刺激之下,增加胃癌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食鹽每日小於6克的推薦量,有慢性病患者建議4g/天。
隱性殺手,就在你身邊!
少放鹽、少吃咸,就足以減少鈉的攝入了嗎?
其實,食品的鹹度和含鈉量不一定成正比。生活中一些看似普通的飲食,卻可能隱藏著驚人的鈉含量。而你可能就在不知不覺時攝入了過多的鈉。
麵條
面製品為了要讓口感Q彈,需要添加鹽,甚至有些麵條每100克就有569毫克的鈉含量,但你未必能吃出鹹味。因此,購買時,要看具體配料表。
吐司、麵包
麵包有一張小清新的面孔,卻很可能是「重口味的心」。
市面上有些切片面包含鈉量超過500mg/100g,如果按照1克鹽含392毫克鈉換算,那麼一袋350克的切片面包含鹽量就高達4克左右。特別是抹上乳酪、鹹味黃油或其它調味品後,鈉含量會更高。
除此之外,我們吃的腌菜、肉製品、休閒食品、豆製品、蔬菜、水果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鈉」。
高鈉巨頭」還在很多加工食品中:
腌制食品:都是用鹽來製作,鈉含量極高。
番茄干:100g的西紅柿乾的含鈉量高達2095mg。
零食:100g的椒鹽餅乾含有1715mg的鈉。
湯料包:一份5g的湯料,其中的含鈉量約為1200mg。
沙拉醬、醬油:一勺醬油的含鈉量是335mg。
清淡低鹽, 忌肥甘厚味!芹菜涼拌海帶
食材:
芹菜100克、海帶50克;香油、醋、鹽適量。
做法:
芹菜洗凈切段,海帶洗凈切絲,然後分別在沸水中焯一下撈起,倒上適量香油、醋、鹽調味。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鉀,是治療高血壓病及其併發症的首選食材,據臨床實驗結果,芹菜確實能夠起到比較明顯的降壓作用。
山藥芡薏粥
食材:
鮮山藥100克、薏苡仁30克、芡實15克。
做法:
將山藥去皮,切成細條,然後把薏苡仁、芡實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用大火煮開後,改用小火煮20分鐘即可。
芡實性味甘、澀、平,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功效。薏苡仁性涼、味甘淡,有健脾滲濕之功。此藥膳適合睏倦疲乏、身重無力、肌肉鬆軟,屬於痰濕體質的血壓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