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鴿子,是我國國慶節的傳統保留項目。
該項目以歌頌和平的象徵意義,和萬鳥齊飛的浪漫審美,構成國慶群眾遊行環節的高潮。
2005年以來,天安門廣場會在國慶、元旦等節慶日放飛鴿子。
一般一次放飛鴿子1萬羽,但這個數目並不固定。2015年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慶祝活動時就放飛了7萬羽,(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是近年之最。
今天新中國70周年國慶,也放飛了7萬羽信鴿。
在莊嚴盛大的國慶儀式上保證那麼多鴿子萬無一失,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怎樣順利在天安門放飛上萬隻鴿子呢?
為了確保放鴿順利,每次大型放鴿活動前,有關部門都會召開工作會議,對放鴿過程進行周密部署。
這些有關部門包括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內保局、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和北京市信鴿協會等。
其中,具體負責放飛鴿子的是北京市信鴿協會。
和足球、籃球這些體育項目一樣,信鴿運動,也是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開展的體育項目之一。
鴿子屆有自己的國際聯盟和行業協會,負責制定行業規則和相關的比賽制度,組織信鴿愛好者參加活動和競賽。
中國信鴿協會下還有省、市各個級別的信鴿協會。
北京信鴿協會現有會員3萬餘人,群眾基礎非常紮實,(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是國家重大節慶放飛鴿子工作的有力保障。
2015年,為了籌集7萬隻鴿子,北京市信鴿協會一個月前就發出倡議,要求每位會員至少交5隻信鴿。
北京市信鴿協會會把籌集鴿子的任務分配給各個區的信鴿協會。
以60周年大慶為例,當時要籌集6萬隻信鴿,東城區、西城區分配到的名額是2000隻,朝陽區則是8000隻。
籌集鴿子原則上是義務的,畢竟為國獻鴿是無上光榮的事情。有時為了鼓勵會員交鴿,信鴿協會也會給點補貼,或者贈送紀念足環,組織比賽來感謝獻鴿人。
由於對鴿子的個頭、顏色沒有苛刻、具體的要求,所以不用擔心鴿子收不齊的問題,有些區收到的鴿子甚至比分配的數量還多。
對鴿子們來說,放飛的準備工作,是從不准隨便亂飛開始的。為保障安全,每當有閱兵等重大活動舉行,信鴿協會會對信鴿進行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禁飛,讓鴿子們好好養精蓄銳。
而為了保證鴿子們狀態良好,收集信鴿的工作,一般從國慶活動前一天下午才開始進行。如果9月30日傍晚,你在北京某個區的體育場附近看到一群提拉著鴿子籠的北京大爺,他們多半就是為祖國獻鴿子的人。
收集完畢後,鴿子統一被運送到指定地點,經過信鴿協會和內保局共同檢驗、標記、消毒。
檢驗的標準流程是:輕握鴿身看是否健壯,拉開翅膀、摸腳環查看是否攜帶異物。直到凌晨,上萬隻鴿子一齊由指定車輛被運送到天安門廣場,等待放飛。
為了在廣場上形成眾鴿匯聚盤旋的壯觀效果,鴿子們會根據家的方向,被分到天安門廣場的不同位置:從海淀、昌平這些北京北部徵集來的鴿子會被安排在國旗杆左右,一放飛,他們就飛向天安門廣場;而東城、通州這些東邊來的鴿子在廣場西邊起飛,西城、石景山的鴿子則在東邊待飛。
由於歸巢距離近,90%以上的鴿子會在完成盛大飛行表演後回到自己的家。(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有些迷糊的年輕鴿子,會被拐到別的鴿子家裡去。在天安門廣場上放鴿子背後有大量的人員參與其中,也會有不小的花費。
每年年初,北京市體育局都會申請一筆放鴿子的經費,從2015年起,這筆預算從之前的15萬元提高到了30萬元。
(文章來源於:視知TV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