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成立7年來,終於實現規模性盈利。
中報顯示,貓眼2019上半年經調整凈利潤達到3.8億元。貓眼的收入結構也持續優化,傳統的電影線上票務市場占60%以上份額繼續保持第一,且仍有提升。
在線票務業務占比由2018年同期的60.6%下降至54.6%,現場娛樂在線票務的GMV增長高達40.5%。
這一數據背後,是貓眼在電影票務行業邏輯的驗證,在把消費者習慣養成之後,幫助行業進入了更加成熟理性的階段。
更重要的是,(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貓眼上市以來的新故事得到了迅速推進,將電影服務經驗複製到更廣泛的文娛行業,業務天花板被極大地抬高。
而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憑藉對文娛消費場景數據的深厚積澱和業務經驗,貓眼針對於B端的業務實現了更加豐富多元的拓展,比如「貓眼專業版」向全文娛行業延展,「貓眼研究院」已為百餘部影視作品提供了數據分析服務,推出「貓眼通」為全文娛提供智慧化一站式工具,「場館通」為影院劇場提供SaaS、智能硬體服務,廣告能力破圈逆風增長……
廣告、內容業務逆風強勢突圍
財報中有幾個亮點值得專注。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貓眼凈利潤2.574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凈利為3.804億元人民幣。
貓眼上半年總收入19.846億元,其中,娛樂內容服務上半年收入6.6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7%;廣告業務收入1.56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加78.1%。
貓眼的廣告業務增長異常迅速,在廣告市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公開報道顯示,貓眼為瑪氏M&M’s和蜘蛛俠形象在中國區的聯合營銷提供服務,單個營銷案例曝光量17.8億次,引起了廣告營銷行業的廣泛關注。
貓眼上半年還為通用汽車、百勝集團、京東等多家知名品牌提供了娛樂整合營銷服務。
可以說,由於長期從事文娛內容的宣發業務,貓眼的營銷資源和方法一開始就與娛樂消費場景緊密結合,在娛樂營銷領域有先天的優勢,從而獲得了更廣泛領域廣告主的認可。
而在電影線上票務市場市占率保持第一併不斷提升,則是其廣告招商的硬實力。
娛樂內容方面,發行、宣傳、出品能力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報告期內,貓眼主控發行的影片票房達到41億人民幣。
其中,《來電狂響》為元旦檔票房冠軍,《白蛇:緣起》為上半年貓眼評分影史第一的國產動畫電影,《飛馳人生》為春節檔票房探花,《反貪風暴4》為清明檔票房冠軍,《老師·好》為2019上半年最大的黑馬影片。
由貓眼聯合發行的《熊出沒·原始時代》為春節檔動畫電影冠軍,《最好的我們》為端午檔票房冠軍。貓眼參與投資的《流浪地球》為2019上半年票房冠軍。
在劇集業務方面,貓眼拓展成果也很顯著。由貓眼聯合出品的《長安十二時辰》是上半年口碑和熱度最高的影視劇之一,貓眼還聯合出品了《老中醫》《逆流而上的你》等電視劇作品。
據統計,今年下半年,貓眼娛樂還有25部參與出品發行的電影即將上映。截至目前,《掃毒2天地對決》、《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已經分別獲得12.95億、5.61億票房。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想看指數,下半年《少年的你》票房值得期待。
電視劇方面,下半年將有貓眼出品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播出。該劇由康洪雷執導,李泓良、德姬、斯琴高娃等領銜主演。
票務市場邏輯的驗證
貓眼憑藉電影在線票務起家。在中國娛樂市場爆發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的歷史進程中,貓眼作為一個早期入局者、巨頭資本的加持對象,吃到了巨大的產業紅利。
票補的作用在教育市場、擴大市占率的過程中非常關鍵,這也使得貓眼不得不承受「戰略性」虧損。
目前線上購票滲透率已超過85%,購票場景轉換已基本完成。隨著市場的成熟、監管的引導,票補的歷史使命終結,貓眼開始接收市場的紅利,如今更多是用產品和數據能力來推動行業發展。
財報顯示,在成本端,上半年「票務系統成本」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成本」合計成本為3.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37%。
在費用端,銷售/營銷開支,(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主要是用戶激勵開支,較去年同期減少46.7%至6.1億元。
這直接促進了公司實現整體性的盈利。
貓眼在電影票務行業維持著龍頭地位和超過60%的市占率,預計未來再度大幅提升票補的可能性較小,貓眼存在長期的盈利潛力。
而與此同時,自2017年起正式發力的現場演出,短短一年時間便躋身市場第二,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速增長,GMV大幅提升40.5%。數據背後,貓眼建設了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能力,為藝人和內容提供宣傳服務。
(貓眼對現場娛樂業務增長空間非常看好。)
今年上半年,貓眼為王力宏、楊千嬅、林俊傑、莫文蔚等頭部藝人演唱會以及《斷金》(由張國立、王剛、張鐵林主演)、《陽台》(由陳佩斯主演)等知名話劇,在宣傳、營銷、舉辦等方面提供了創新性的服務。
貓眼把它在電影票務方面的經驗成功引入了新的增長領域。
「全文娛」戰略的抗風險能力
甫上市時,市場曾對票務業務占比過高的風險有過擔憂,資本市場求穩、求增長。而中報里業務結構大幅優化,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增長潛力。
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陷入低迷狀態。截至6月30日,總票房為311.7億元,同比下降2.7%;觀影人次為8.08億,同比減少10.3%。而貓眼的業務結構因為更加優化,而沒有隨行業一道下行,不但營收增長,利潤更是扭虧為盈。
而這背後的原因,是貓眼2016年提出的一橫一縱戰略延伸至今天的深化和升級,沿著產業鏈向上遊走,更要將能力輸入到新的增長領域。
沿著這一邏輯,貓眼7月發布「貓眼全文娛」戰略,提出涵蓋5大平台的「貓爪模型」:貓眼全文娛票務平台、產品平台、數據平台、營銷平台、資金平台。
在各項業務中,五大平台互相配合,把公司在電影行業的成功模式運用於劇集、現場娛樂、音樂、視頻、短視頻、藝人KOL等全文娛產業鏈。
而據財報披露,貓眼基於「全文娛」的產業戰略正在獲得積極進展。
比如,「貓眼專業版」向全文娛行業延展,面向電影、電視劇、網生內容、短視頻等產業鏈上下游的從業者提供專業的行業數據及資訊,2019上半年月活比去年同期增長26.6%。
「貓眼研究院」已成為行業領先的影視數據分析平台,從市場環境、選角匹配、劇本評估、影片測試、宣發策略等方面數據化深入解析,幫助各個環節決策。
已經與與IMAX、索尼、騰訊影業等影視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並為《飛馳人生》、《蜘蛛俠:英雄遠征》等百餘部影視作品提供了數據分析服務。
「場館通」為影院、劇場、體育館從SaaS系統、智能硬體兩個層面,為場館提供精細化運營和智慧升級服務。
貓眼推出了全文娛智能工具化平台「貓眼通」,為行業夥伴提供覆蓋概念階段、製作階段、 宣發階段、上映階段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幫助他們實現影視全流程一站式管理。上半年已為120多個影視項目提供專業服務。
貓眼全文娛營銷平台則擁有覆蓋社交、電商、生活消費所有場景的6大流量入口(微信、QQ、美團、大眾點評、貓眼、格瓦拉),以及2億用戶以上的小程序生態。
貓眼還成為了中國最頭部的文娛媒體之一,其媒體內容持續霸榜抖音、微博等主流平台,全網粉絲量接近2億。
貓眼還與9,500多家影院深入合作,並在42個城市、130多個核心商圈、460多所高校擁有100萬個以上曝光點位。
如此「線上全網覆蓋、線下超強整合」的營銷能力,為包括娛樂內容服務、廣告服務在內的多個業務增長提供了保障。
這些產品和數據能力為貓眼構築起了一定的競爭壁壘,在深耕B端市場的征程中占有更大優勢。
一個不斷穩健擴張的「賦能者」
2018年初,貓眼開始提供電視劇、網劇、網絡大電影及綜藝節目宣發服務,並有選擇地參與出品具有市場潛力的項目,而與此同時,貓眼還通過併購更加激進地滲透到產業上游。
貓眼併購歡喜就是一次「渠道+內容」的投資探索。歡喜綁定有一批知名導演,雙方會在名導的影視項目投資、宣發以及網際網路流量、技術等方面展開優先合作。上游優質項目的爭奪戰白熱化,貓眼的這一投資算是卡位高招。
值得注意的是,歡喜傳媒經歷了連續4年砸錢投資名導、內容造成的虧損,終於也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盈利。
今年6月,貓眼參與投資耳東影業的消息也披露出來,後者是一家影視製作及泛娛樂內容提供商。
在中報里,貓眼即披露到,IPO最終籌得的18.39億港元中,已動用約4億港元進行投資及收購事項。
在招股書中,貓眼還披露過,正在推進另外四項併購交易。
其中,目標公司A主要從事在線視頻業務,截至2017年底總資產約1600萬元;
目標公司B主要從事娛樂內容製作業務,截至2017年底總資產約2.83億元;
目標公司C主要做電影製作、製片及電影發行,總資產約2.45億元;
D公司主要從事線下娛樂業務,(投黑馬 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總資產約4130萬元。
貓眼的擴張效率看上去非常穩健且迅捷。
如今的貓眼早已不能用「票務平台」的維度來衡量了。登陸港股半年,便用亮眼成績驗證了新增長故事的可行性,貓眼正在迎來投資者的價值重估。
(文章來源於:娛樂資本論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