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候豬肉的價格能回歸正常嗎?人們能不能吃到平價豬肉呢?

2019-11-15     鋤禾園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想法:國內的豬肉價格貴了,為啥不多從外國進口一些呢?這樣豬價不就很快降下來了麼。其實看起來這個問題很簡單,但真正的操作起來,卻很難。

進口,首先就要說到我國的進口程序。第一條就是動物檢驗檢疫,全世界範圍內,其實只有21個國家的豬肉能進入我國市場。上個月豬肉價格不穩,這個月經歷了一輪降價,正值阿根廷的進口豬肉抵達中國港口的日子,很多人把這兩者聯繫了起來。實話說,有點過於牽強。我們可選擇進口的豬肉也有限,加上一些國家也在發生非瘟,為了疾病防控的需求,進口肉的選擇和檢疫上將會比往年更加嚴格。

一直以來,我國進口的豬肉比重並不大,外來進口的豬加起來也不到國內豬肉總量的3%。只是今年情況特殊,我國國內的豬肉產量已經不能滿足生活的需求了,所以進口量在9月份就已經超過了2018年全年的量,今年的進口豬肉總量突破歷史最高值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今年的豬肉總消費還在計算中,我們暫且按照去年的豬肉需求來看一下。去年豬肉國內總產量5600萬噸。按照專家的估算,今年的生豬存欄量下降了30%,今年的豬肉總缺口在1000噸左右。上半年豬肉的總進口量,連豬雜碎也加上才130萬噸,這和1000萬噸的缺口比起來,簡直是杯水車薪了。

我國的養豬行業正在經歷重創,生豬的產能也已經達到了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我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和生產國,僅憑外來進口來滿足國內的生豬需求,顯然也不現實。原因有2點。

第一,國外的豬肉未必安全。就看我國周圍國家,越南、俄羅斯、寮國、保加利亞都在經歷非瘟。有些國家的豬肉供應和我國一樣處於緊張之中,就別提從他們國家進口豬肉了。另外有些國家的豬肉中含有「瘦肉精」,所以選擇面就又小了。還有的國家有貿易摩擦等等。

第二,我國的豬肉需求量占了全球的6成以上,沒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填補我國的肉食缺口。雖然剛剛進口的阿根廷豬肉產量不少了,但是和我國的需求比起來,杯水車薪。所以解決之道,只有自己擴欄養殖,積極恢復生豬產能了。

那春節時候豬肉的價格能回歸正常嗎?人們能不能吃到平價豬肉呢?

專家預測,在當前條件下,豬肉價格能保持穩中有升就很不錯了,春節前的豬肉回歸往年正常價格的希望不大,也不大可能。這次生豬存欄量帶來的生豬缺口,在短短几個月里根本難以彌補。以前的一些農村養豬戶,去年虧的太多,今年有些人想復養,卻苦於資金和信心不足。大家可以算一下,從今年8月份開始復養的話,出欄也是明年1月以後的事了,也就是春節後才能供應市場,才有可能讓豬價真正的下跌。所以接下來到春節前的三個月里,豬肉價格會呈現緩慢上漲的態勢,這和8月份的一天一價不同,而想要回落到原來的豬價,至少是明年2季度的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rHacW4BMH2_cNUg3_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