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行駛的老年代步車被查,農村大爺:如果不讓開,為啥還讓賣?

2024-06-12     鋤禾園

現在農村的路修的越來越寬,隨著道路的延伸,農村和農村之間的距離也在縮短。農民的活動範圍,從周邊幾個村,直接擴大到了周邊幾個鄉鎮,乃至縣城。與此同時,農民的交通工具也發生了變化。

以前出行靠走,有點錢的是摩托。現在開汽車的家庭在農村已有許多。但是在農村還有一大塊出行工具的市場,被一種比小轎車更小巧、便捷的老年代步車占據著。自從老年代步車投入市場後,在農村的銷量一直都是總量第一,銷量第一,量增也是第一。

可能農民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個老年代步車按國家規定,只能在村內道路行駛,是不能進城上路行駛的。一旦被交警抓住,輕的會收車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能會拘留。

就在前不久,石嘴山交警就開出了針對兩位「老頭樂」無證駕駛員的罰單:行政拘留7日,罰款1500元。

不過要提前說明一下,並非一上來就要對兩位駕駛員予以「嚴懲」,而是嚴格執行「三步走」策略。也就是根據查獲次數的不同,採取不同方式。第一次查獲,口頭警告,張貼告知牌。第二次查獲,學習教育,簽署承諾書。第三次查獲,才會「嚴懲」。

那麼既然這樣為啥還要允許老年代步車上路呢?既然上路會被處罰,為啥還有人去買呢?

主要還是國家對老年代步車的出廠標準遲遲沒有統一。加上不用上牌,不用學駕照,這讓很多生產老年代步車的廠家「鑽了空子」。現在的老年代步車,只是掛著「老年代步車」的名字,其實性能已經非常接近於機動車了。外形上也很像,行駛速度也很快,但安全性能以及質量上都達不到機動車要求,這種車一旦出現剮蹭或者碰撞,很可能會對老年人帶來嚴重的損傷。

雖然有些地方已經不允許老年代步車上路行駛,但各個地方對於老年代步車的態度也各有不同。有的規定老年代步車不能進入城區道路,有的要求參照電動車掛牌要求辦理牌照,有的則要求必須購買保險且擁有駕駛資格等等。

各地標準不一,讓交警執法也遇到困難,最近有一則小視頻,講的是交警攔截到一輛城區道路行駛的老年代步車,在執法過程中駕駛的老人對警察很正式的說:既然是買來的車,我就有權利開。如果不讓開,為啥還讓賣?這不坑人嗎?雖然當地法律也是法律,但是在老大爺的心中,既然讓賣的,肯定就是合法的,並且這也是老大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其實追根溯源,行業內的生產廠家也是因為各地規定不同而良莠不齊。有些廠家說自己是直銷,但來源並不規範。有些有營業執照,可營業範圍卻是自行車銷售。也有證照齊全的廠家,而經營範圍卻是非公路觀光車。真正國家意義上許可的老年代步車,應該是輪椅車和單人車,並不是現在市面上的「老年代步車」,現在的「老年代步車」其實有些偷換概念的意思。

那到底該不該禁止上路呢?社會上聲音很多。有的反對,有的支持。有的提出有條件的限售,首先對年齡要有要求,再就是必須擁有駕照。而廠家方面,則希望不要一棒子打死,低速電動車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要讓企業先活下來,探索比較適合農村實際的解決方法。一些法律方面專家,則是要低速電動車節儉摩托車的管理模式。

在處置老年代步車的問題上,也是要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要讓老年代步車回到一個公正且安全的行駛環境里,並且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不能一邊讓賣,一邊不讓上路。也不要搞一刀切,要從老年代步車製造商那裡解決問題,讓他們生產出的老年代步車符合老年人出行的安全要求,並且淘汰質量差,易出事故的老年代步車廠家。

對於老年代步車,您是什麼態度呢?是希望規範後上路還是禁止了事呢?歡迎文末留言,一起參與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d09335e0d7f9c79b1f06ad09e15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