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能給氣質加分,人且如此,高校亦然。反之則可能成為拖累項。
除了清北復交一眾名字響噹噹的高校,對於那些不夠知名的學校來說,人們判斷它的好壞,大多是通過從地理再到校名含義進行的表面剖析。
常用套路有,「xx大學」要比「xx學院」高級,學校名字以「中國」打頭的自然不會差。大區打頭的絕對要比省份命名的高級,比如「西南xx大學」一聽就比「四川xx大學」要有水平。
在這樣的認知體系下,有一批高校明明實力不俗,卻因名字叫得不出眾,名聲也不怎麼響。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不得不說,過去的大學不僅低調而且心大,要是擱在今天,打死也不會有高校選擇帶數字的校名,更別說是「二」。
在各路搜尋引擎中,輸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或「北二外」幾個字,總少不了北二外是一本還是二本的爭論。
有網友發言說道:「中國沒有重點大學名字里有第二的,既然有了第二,那就是二本」。
北二外是我國最早設立旅遊管理專業的高校。是全國旅遊管理高校中少數保持專業規模傳承並大力發展的學校,旅遊管理所依託的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為B,居全國外語院校第1位。
論起出身,由新華社外文學校做底子的北二外不算差,只是名字里的「二」一直沒抹去。
人家也不是沒想過改名,只是路途坎坷,至今也沒能取得新名。
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是著名的211高校,又是位於我國的經濟中心—上海。按道理來說,學校的知名度應該非常,生源質量應該不錯才對。
但是,東華大學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在眾多的上海高校裡面,只能屬於中下等的水平。地理位置的優勢,並沒有給東華大學帶來太多的好處。
因為學生選擇上海高校的時候,很容易就忽視東華大學。許多學生根據名字判斷,覺得東華大學像是民辦的學校,就沒有進行了解。之後會繼續了解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在這樣的情況下,東華大學的生源質量受到影響,對發展也是不利。
即使學校現在是綜合性的大學,但學校的名字,依然會影響學生的報考。
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是江蘇省的一所211工程大學,是食品安全領域的一所著名高校,科研實力很強悍,畢業生的就業很不錯,整體的社會口碑很好。
江南大學在江蘇的錄取分數還是非常不錯,在江蘇省的211高校裡面,也是排名中等。
但是,因為學校名字的原因,江南大學在其他省份招生的時候,與同省的高校相比,就是屬於劣勢。畢竟學生在選擇江蘇高校時,首先的關注點可能會放在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導致自身容易被忽略。
中北大學
中北大學是山西省的省屬重點高校,也是一所兵工類的高校。學校在兵器製造、機械等領域,都有非常多的成果,為國防事業做出過許多的貢獻。
按道理來說,中北大學是普通一本高校裡面的「佼佼者」,應當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才對。
可是,學校的名字也引來一些麻煩,因為南方的學生對「中北」沒有概念。大家清楚中南、東北、西北等地理區位,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北」。導致學生對中北大學的印象非常模糊,報考的熱情會受到影響。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曾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的美譽。
可惜的是,如果在江蘇之外問起東南大學,普通百姓可能會以為在福建或者浙江。畢竟這個悠久名字曾經有幾十年消失了後來才恢復。
這所學校是教育部直屬的985、211重點高校,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工科強校,文科也有特色,江蘇老二。電子科學、交通運輸工程、建築學、自動化、電氣自動化等專業非常強勢,一直和南京大學爭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權。即便對於江蘇省內的學子來說,該校也是極為難考,招收的都是本省拔尖的學生。
長安大學
不知道為什麼聽到名字的第一反應是長安汽車,然而其實它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該校是最早招收留學生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學生的高校之一,擁有全國高校唯一的汽車綜合試驗場。是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與原西安工程學院、原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三所部屬高校合併組建並更名為長安大學。
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是一所以水利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一所211高校,並在南京排名第五。河海大學的水利水電,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文與水資源等專業全國排名在前三。
名字和水有關又是河又是海,一般跟這搭上界就沒有好果子吃,土裡土氣,一點也不高大上嘛,華東水利學院這個曾用名多麼牛氣!
而實際上,河海大學是一所有近百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和電氣專業等不高出本科線三十分以上想都別想。
你還知道哪些,
低調的實力大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qwwlm8BxtCz63RLBp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