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次少一次!我們翻遍泉州,終於找到了這家仙草

2019-08-19     微泉州

一間不知何時就存在的平屋

一雙熬仙草熬了七八年的手

泉州頭也不回的更迭和發展

是不是也被遺忘了些什麼呢

沒有詳細地址,沒有任何路引,我們憑著粉絲們提供的簡單線索,在天后宮旁兜兜轉轉,好不容易才找到它。我們倆在店前傻站了一會,還是店裡的爺爺打破沉默——

「啊啊,這個5塊@#%#,好吃」

「爺爺,你說什麼?」

「@#¥!#¥……」

很吃力的閩南語+比動作+普通話溝通了十分鐘之後,我們才確定老爺爺耳朵不好,不好到幾乎沒辦法接受我們的採訪。正當我們覺得遺憾要離開時,爺爺的老伴才匆匆回來…

嘿,好久沒有遇見你。

爺爺62歲,奶奶58歲,都是泉州本地人,有兩兒一女。三十多年前結婚,開了這家小店,這條路旁邊拆遷了又重建,卻唯獨忘了他們這個角落。

仙草是爺爺奶奶,還有92歲的老母親一起完成的。用的還是燒乾柴的老灶台,每天生火,燒水,熬制仙草,一站下來都要幾個小時。

「辛苦嗎?」「沒有什麼辛苦,都習慣了。」

吃起來很Q彈,很清涼。這麼質樸又口感好的燒仙草,我竟然好多年都沒有遇到過了。

「有的仙草里加蜜,但蜂蜜對我們來說成本太高,也不知道買到好的壞的,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加冰糖水喝的,親手把關的東西,幼童一樣能喝。」奶奶眨眨眼睛,臉上掛著笑。

時間啊,怎麼不等等我們。

殊不知這個年代,並不是把自己揉搓好了,就有好的回報。一開始這還算繁華街區,後來似乎躲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後,仙草和食雜店,都算被這個時代遺忘了。本來想等天氣熱了把仙草搬到路口去賣,但是人突然就老了,腿腳不利索了,爺爺耳朵聽不到了。

辛棄疾說過,「莫避春陰馬上遲,春來未有不陰時」——你說要等春天放晴了才出去騎馬,結果春天每天都是陰天。樓下是小店,樓上是住屋,他們一輩子就在這裡。

在這一行久了,常聽正宗二字。其實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的正宗食物,只有我們是否擁有對食物的共同記憶,僅僅如此。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泉州人愛喝的東西,

從甘蔗汁仙草水變成了奶茶咖啡,

愛吃的從面線糊變成了西餐日料。

我常常感嘆一些古早味早已消逝。

惋惜,但發展是必然;

慶幸,有這麼一些人默默堅守。

店名:南門阿才老鋪

地址:萬壽路135號(天后宮往李贄故居方向)

編輯 | 小酸

攝影 | 胖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_vX5GwBJleJMoPMB_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