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生探職場
原標題:從銀行櫃員到公務員,工資和社會地位,你更看重哪一個?
在過去的10年,銀行業是很多人都想進去的香餑餑行業,銀行業之所以受寵,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的穩定性,福利待遇都還不錯,另一方面是這個行業的整體利潤很可觀,而且屬於壟斷地位。但是近幾年因為銀行業的利潤來源被不斷壓縮,賺錢顯得越來越不容易,網際網路的金融的出現,讓很多銀行面臨各項指標的壓力,盈利困難,對於銀行這樣體系制度的系統來說,是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工資和業績的,從上到下,壓力自然會分到很多基礎的一線員工上,為了完成指標,現在的銀行人越來越不容易。
因為大學裡學的是跟銀行有關的專業,畢業之後也有不少的同學進入了銀行系統,現在也是在一線當櫃員和客戶經理,第一年進去的工資一點都不高,甚至基本上是倒貼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培訓,當櫃員的可能稍微好一點,如果是客戶經理的話,真的頭幾個月真的可能是喝西北風的,貸款指標,存款指標,信用卡指標,app新用戶指標等等,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時看到一位學長的朋友圈,他畢業之後也是進入了銀行系統,而且他自己還是研究生,因為覺得這樣會提高自己進入銀行的門檻,但是沒想到還是從基層做起,因為想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當時他的選擇是客戶經理,雖然在平時工作上相對自由,但是工作壓力相對於櫃員來說,是大很多的。
我很清楚記得,那時這位學長的朋友圈是這麼寫的:「西裝筆挺,朝九晚五,你覺得很好很光鮮,看不到人家在廁所哭的時候,你從來不覺得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當時看到這條朋友圈的時候也是挺驚訝的,因為憑著自己對這位學長的印象,是一個蠻優秀的人,在在學校里也拿過各種各樣的獎學金,但是得知他進銀行系統的時候,大家還調侃說:「以後發達了,可得多照顧照顧我們。」
客戶經理最真實的寫照就是,朋友圈成了他們宣傳理財產品的好地方,每次到了月底,都會哭著喊著在朋友圈叫人存款,即使是存上幾天,接著再取走也是對其完成任務的一種幫助,銀行人艱難可想而知,牌子上寫的是朝九晚五,其實關門之後,另一群人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即使從我們這代人的角度看,銀行的工作依舊占有一席之地,它在我們心中並不是沒有地位,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它沒有以前那麼容易賺錢了。就像羅振宇所說的:「以後容易賺的錢沒了,想要賺我們得做更困難的事情。」
最近看到了一個視頻,是關於銀行工作和公務員工作的比較,銀行櫃員月薪8000,公務員月薪4000,你會怎麼選?剛好視頻的主人公正好經歷了從銀行櫃員到公務員的轉變,總結了銀行工作和公務員工作的不同點,第一,銀行工作的社會性地位沒有公務員高,畢竟銀行是標準的國家服務性機構,每一個來辦業務的人都是上帝,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即使客戶朝你發火,你也得微笑服務,從兩者工作平時工作的稱呼就可以看出來,銀行里是叫「客戶」「顧客」,而公務員的稱呼是「群眾」「同志」,可以看出來公務員明顯才是平等的狀態,其實這點感受自己也是蠻深的,雖然自己不是銀行業的,但是每次看到朋友遇到一些難纏的客戶就愛發朋友圈,就可以看出銀行人的苦只能自己咽下去,沒地方吐槽,因為很多時候自己的朋友圈已經成了自己廣告的地方,每日定時定點,似乎成了朋友圈的第二個微商。
還有一點最大的區別就死工資和待遇的問題,就像上面說的,櫃員月薪8000,公務員月薪4000可能都還不到,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下面和大家從幾個方面來和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職業發展前景
其實從大環境上來講,公務員的晉升和銀行職員的晉升難度都差不多,大多數從事銀行工作的人也知道,很多時候銀行系統的職位晉升都是靠時間熬出來的,因為人就那麼幾個人,大家都想往上升,畢竟一線是最辛苦的,只有你上面的領導升職了你才有機會,銀行內的升職周期一般是3-5年一次,前提是你還是得有點背景,公平競爭很難有機會,除非你手裡握著大客戶的資源,能幫助銀行提升整體指標的,如果這樣的話,其實升職不升職對你來說意義不大了,因為手握大客戶資源的,每個月提成就很驚人,不升職反而倒輕鬆。補充一句,因為大家熟知的銀行工作是櫃員和客戶經理,針對這兩個位子,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銀行系統內的程序化上升現象比較突出。
再來說說公務員,得分崗位和部門,一些行政性的部門和崗位,可能升職較為容易,因為平時可能也就沒什麼事情,就寫寫材料乾乾雜活什麼的,一般來說在這樣的崗位和部門,只要你熬得住,升職的機會還是有的。另外講講執行力部門,也就是那些需要挑大樑的部門,這裡面的競爭激烈,因為往往越是重要的崗位,對於崗位晉升,人員篩選就越嚴格,畢竟出事的時候是要去沖在前面,挑大樑擔責任的,當然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覺得這樣的崗位更加能挑戰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有人認為有風險,覺得一個人頂不住。
無論是銀行還是公務員,在升職的道路上需要個人實力,也需要運氣,就在於你怎麼對待了,銀行的相對來說升職加薪的重要條件在於對銀行整體目標和業績的幫助,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個資源,只要能幫助完成至指標,你不說也會主動給你升職。公務員的職業發展道路相對沒有那麼困難,但是也需要能力獨當一面,尤其是重要部門和崗位,需要你全面發展。
第二:看工資還是看未來
很多人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一看哪個工資高就覺得哪個工作好,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擇業觀,不能說是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誰都想要高的工資,但是我們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來考慮,不僅僅只能看工資多少錢。
先說說銀行,對於櫃員和客戶經理來說,最近幾年各大銀行縮減一線員工的消息不停,我們暫且不說這是一種趨勢,但是我們能從中間知道的信息是,一線人員的需求確實在慢慢降低,而且銀行在想辦法控制員工成本,甚至不惜引進機器代替人工,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賺錢沒以前難了,但是指標還是放在那裡,只能通過縮減成本的方法來控制支出,這是常見也是慣用的措施,另一方面,面臨盈利能力降低的現狀,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的指標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櫃員開始有理財產品的業績要求,不僅僅是做好自己的基本業務那麼簡單,從而對於對數基層的員工來說,工作壓力也會變得大很多,這也是一部分人辭職的原因,你混個3-5年,對於櫃員來說可能一個月的工資也有7000-8000,再加上各種隱性福利,其實算上去也有一萬多一個月,不香嗎?再來說說公務員,雖然到手的工資可能只有銀行員工的一半,但是人家工作輕鬆啊,銀行人晚上11點在還在做清算,人家已經在家裡睡著了,每天你都在朋友圈拉客戶,搞業績,人家的朋友圈是小資的生活,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是房貸車貸也還得起,也能剛好生活。
你說銀行工作的未來好嗎?看上去也好像並沒有那麼差,你說公務員的工作差嗎?也是衣食無憂的日子,最終還是得看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和對自己的要求,你喜歡挑戰性的工作,你大可以去嘗試銷售類的工作,有一句話說得好:「能做好銷售,就能做好其他的一切工作。」,如果自己喜歡穩定,為了未來的買房買車,為未來的生活著想,公務員的和銀行其實都有幫助,你對職業和未來的預期,很大程度上能影響你對職業的選擇。
第三:看職業規劃
無論是銀行還是公務員的工作,都是為了自己的職業目標服務的,自己對於自己職業發展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己對於工作的選擇,如果想挑戰一下自己的人生限度,自己的能力,當然銀行這樣抗壓看能力的工作很適合你,尤其是大堂經理這樣的工作,走到人家的家裡去推銷產品是日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拿下小客戶同樣不容易。如果想要的是穩定,小富即安的生活,公務員員的工作確實適合你。
每個人對生活和工作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有人覺得穩定就是最大的幸福,但是有人覺得成功的標準是買房買車,每個人對於生活的期待也不一樣,有人希望三年內必須從月薪5000漲到月薪過萬,但是有的人覺得月薪6000,能安穩生活就好。
其實說到底,工作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我們心中對於工作的期待和預期,很多時候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就會覺得這份工作不好,其實一方面是我們的預期過高,能力不足所導致的,工作的好壞本身就有兩面性,一方面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和機遇,一方面取決於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無論是銀行員工還是公務員,綜合權衡之下,我們大家都會選擇出利大於弊的結果,只是每個人考慮的出發點不一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