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餿掉的柳丁汁和濃湯,
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
我是燈火流離的都市裡明明存在卻沒人看得到也沒人需要的北極星。」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
- 1 -
這兩天,除了新冠肺炎依舊是人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以外。「性侵犯」這個詞再次回到大眾視野。
性侵犯,這個話題一旦被提起,背後又會是一段怎樣殘忍至極的故事。
(動圖來源於電影《熔爐》,強烈推薦!)
六天前,《南風窗》發布的這篇文章,引起了全網的關注。文章中揭露了48歲的「成功人士」鮑毓明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兒」三年的經歷。
2015年4月,某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通過網友牽線李星星母女。幾個月後,他獨自帶著剛滿14歲的李星星,以「女兒」之名到北京上學。
2019年4月9日,李星星再次報案,通過媒體發聲揭露被鮑毓明性侵的真相。
外人這才知道,原來在被所謂收養的三年多時間裡,李星星沒有同學,沒有朋友,沒有家人。
鮑毓明切斷了李星星與外界的所有聯繫,把她禁錮在身邊。他多次強暴李星星,甚至在高燒、月經期對她施暴,強迫她看未成年人性題材影片,事後還反覆給她洗腦:我們這是正常的……
令人可怕的是,鮑毓明知法、善法。
有著中美兩國律師執照,並曾獲全國十佳總法律顧問、在美國和中國多家知名公司擔任法律顧問……
法律規定,與14歲以下的幼女發生性行為,不管願不願意都以強姦罪定罪處罰。可李星星已經超過14歲,那自願和不自願該如何判定呢?鮑毓明本身就是律師,他很清楚自己做這件事情的後果是什麼。
看他的最新回應「兩人並非養父女關係」以及公開的所謂和李星星的QQ聊天記錄……
有一種犯罪是無知,有一種犯罪是知道太多。
如今最高人民檢察院介入,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無數網友能做的是等待結果,持續關注,為李星星發聲,希望能為這個可憐的小女孩提供一點小小的力量。
- 2 -
「你是否有想過,性侵犯可能就潛伏在你身邊?或每天與你擦肩而過?」這樣的悲劇不在少數,只是我們不曾察覺罷了。
2019年6月1日,在兒童節這一天,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出台《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查詢工作制度》,錄入信息309862條,包括18周歲到60周歲有從業資格的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每月初更新。
2020年3月7日,在召開的浙江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會議中,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全省共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4242人,同比增長14.4%。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直居高難下。
「韓國N號房事件」
「南航員工高中時偷拍女同學並配污穢言語。」
「國貿一女子遭陌生男子強行摟抱,拖拽至綠化帶。」
……
……
這僅僅是公開的案件,在巨浪之下,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暗礁?
在鮑毓明一案紛紛擾擾之中,一位博主鼓起勇氣講出自己被埋藏了20年的秘密——7歲左右時,她被表哥多次性侵,以「玩遊戲」之名。
圖片過長,向上滑動閱覽
隨後越來越多的網友私信博主,把博主當做樹洞講述自己曾經那諱莫如深的經歷,兩天之內,博主收到四萬多條的私信,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想想都毛骨悚然。
(部分截圖,圖片來源於微博@貼著創可貼的太史毛球)
我們可以看到,侵犯者的身份不只是陌生人,還可能是生父、繼父、養父、爺爺、堂表哥、老師、鄰居……
最邪惡的掠食者,是假扮成保護者的捕食者。
曾經同樣令人憤怒的「湯蘭蘭案」,其惡的源頭正是蘭蘭的至親。生父、爺爺、大姑父、叔叔、姨夫、表哥……性侵湯蘭蘭的人從她至親的家人開始蔓延,覆蓋到了全村。
惡藏在每一個你看不見的角落,可能是熟人,也可能是至親之人。
新華社發布的《兒童性侵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僅2013-2015曝光的性侵兒童案就有968起,受害兒童超1790人。而在2014 年公開曝光的性侵案例中,顯示熟人性侵兒童案占 87.87%,這些熟人包括教師、鄰居、親戚、同村人等。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可怕數字呢?
這些事件的背後,有的是兒童家長的疏忽以及兒童性教育的不及時;有的則是社會文化與司法背景下犯罪的低得出奇的成本;最根本的,則是大環境下人們對性關係中「Yes or no」的諸多誤會與模糊的理解。了解熟人性侵中的謎團,學會保護受害者,避免成為加害者,便是減少相關事件的第一步。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不能存在僥倖心理。
至今,在很多家庭中,家長依舊是「談性色變」。有些家長的性教育僅僅停留在教育孩子「背心短褲遮住的地方不能被人看和摸」,有些甚至閉口不談,對孩子的性教育宜早不宜遲,宜疏不宜堵。無數次的教訓在告訴父母們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電影《印度的女兒》中,有這樣一段台詞:「如果一個禽獸被清除,這個社會會變麼?不會。這個社會的人民,他們的固有思想需要改變,想要改變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
「缺席的那堂課他們將永遠缺席,被毀掉的人生也再無法回頭。」
- 3 -
14歲時,李星星開始了她的噩夢。那時,沒人告訴她什麼是性,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時候說拒絕,女孩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她能做的只是通過百度,在線上向醫生奶奶描述自己的症狀,然後被告知:你被強暴了。
這裡面的彎彎繞繞暴露出未成年人性教育的致命缺陷,在我們的父母以為我們會和當初他們那樣該知道性時就會知道時,有的女孩在被侵犯,有的男孩在被傷害。而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強暴了,他們甚至在懷疑另一個人有沒有犯罪。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的那個對話一樣: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認為是還沒開學。」
性侵犯不一定使用暴力,對於天真、沒有辨別能力的孩童來說,有時威脅、賄賂、誘騙等手段也能達到目的。之前曾有新聞報道一老漢通過給零花錢、買好吃的誘騙女孩發生性關係,直到女孩孕肚顯懷,家人才察覺。
很多孩子都是在完全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的情況下,遭受他人性侵的。所以父母對孩子提早正確的性教育,才是對孩子免受傷害的最初保護。
而那些受過侵犯的孩子通常由於內心的羞恥感和自尊心十分不願意告訴他人,將這痛苦的經歷深埋在心底,渴望時間讓這一切淡化,直到消失,但卻不知,人是有記憶的,對慘痛的童年遭遇尤其記憶猶新。
他們根本忘不掉過去,就只能折磨自己,這些事情毫無疑問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還有很多父母慶幸自己生的是男孩子,至少可以不用那麼提心弔膽,擔驚受怕。事實證明,不光是女孩,男孩也是要有保護,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些變態的下限在哪裡。
4月11日,歌手姚弛在微博上發布長文分享了自己幼兒時被傷害的親身經歷。
兩年前,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上吊自殺。而他生前就曾透露:因為幼年時有被多次性侵的遭遇,讓他一生都活在痛苦的夢魘中。
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曾經表示,性侵害案件,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性侵害,其隱案比例是1:7。也就是說,每一起性侵兒童的新聞被曝光,背後可能已經發生了7起同樣的案件。
也許還有很多不幸的孩子們,正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哭泣。
哭聲再大,也無人回應。
- 4 -
當然預防兒童性侵害只是性教育的一部分,性教育包含了從孩子出生對自我的認識,對家庭的理解,出生教育,對安全感的培養,對性別的認知和尊重,青春期的愛護,然後才是性行為。
性教育,任重道遠,最重要的是要引起每一位父母重視和關注。
也許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寧波人物推薦一部來自印度的性教育片《父與子的性教尬聊》,豆瓣評分高達8.9分且內容幽默風趣。
影片里,7歲小男孩帕普是個典型的好奇寶寶,不停地追問爸爸性知識方面的問題。而爸爸也很有耐心地用各種生動有趣、腦洞大開的比喻回答帕普的問題,以有趣的方式逐漸揭開「性」的神秘面紗。
永遠不要覺得性教育太早,
壞人是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在寧波人物幫就有一位從事兒童性教育多年的心理諮詢師李姵穎,在和她的交談中,我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性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有父母想要深入學習有關性教育知識或者想聽相關講座的,請在文末留言或者私聊小編,寧波人物根據反饋,可以聯合李姵穎老師舉辦一期有關性教育的講座哦~
李姵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寧波常新心理創始人
美國加州整合學院CIIS(全美心理學專業排名第四)第一批中國留學班班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O7mgnEBiuFnsJQVKQ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