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壇元老在寧波,堅守青訓三十餘年,發掘出李霄鵬等知名國腳

2019-12-20     寧波人物


『 人物身份 』

寧波青少年男子足球隊總顧問、

亞足聯A級足球教練員、

亞足聯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講師、

國際足聯草根校園足球指導員講師:

高欣


「咚咚咚」,一陣敲門聲響起,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打開了門,在我們介紹來意以後,老人熱情地領著我們進門。


他便是高欣,高指導——中國足壇元老,一位堅守足球青訓崗位數十年的足球教練,發掘出像李霄鵬、王棟、張帥、高堯、劉金東、張玉寧等一大批足球苗子,並賦予他們最初的足球技能和理念,為他們日後馳騁綠茵場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青訓工作歷來是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但是在寧波甚至中國足球圈內,高欣都不算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名字。


和高指導見面的前一天,國足再次上熱搜:被炮火蹂躪得千瘡百孔,連一塊像樣的足球場都沒有的敘利亞,最後以2:1完勝國足。


(張琳芃不慎打入烏龍球。)


「難受啊,真的難受。」


這個令人唏噓的話題也迅速地打開了我們和高指導與足球之間的話題。


《潛伏》里軍統天津站吳敬中的那一句台詞:「時間就像一頭野驢,跑起來就不停。」關於足球的點滴一直在腦海里,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模糊,但是那些焦點時刻現在回憶起來,高欣依然歷歷在目……


- 1 -


「足球」、「青訓」、「教練」這三個詞,在高欣的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16年,為足球奉獻了大半輩子,時任綠城足校技術總監的高欣選擇退休,此後便隨著正擔任寧波市體校男足教練的兒子高山一起來到寧波定居。


這其中,也有過不少球隊以高薪聘請他出山執教,高欣全部回絕掉,開始享受起了天倫之樂。


因為足球,高欣一直覺得虧欠家庭太多,原本想退休後回歸家庭,幫兒子帶帶孫子,讓他在前線做好足球事業。但最後這位老人,似乎終究還是放不下足球……



撥動鐘盤,沿著時光軌跡倒退,眼前的白髮老人,青絲變回逸發。


6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不久,這片古老的大地正百廢待興,體育運動也開始新的發展,足球運動在青島盛行。那時,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一支足球隊。


高欣對足球似乎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熱忱。


當時,能加入學校足球隊的都是五六年級的大孩子,那時才剛上小學一年級的高欣年齡太小,所以每次足球隊訓練時,高欣不是在邊上看著,就是追在他們後面跑,「時間久了,體育老師看我這麼喜歡足球,就破格讓我跟著他們一起訓練。」


沒有柔軟的綠草地,在北方特有的沙石地或者坑坑窪窪的土路上,跑起來灰塵能揚半米多高。經常幾個回合下來,高欣的膝蓋、手肘能摔出好幾道血印來,有時摔得重些傷口還直淌血。雖然疼,但他卻毫不在意,擦擦傷口,爬起來繼續跑。


舊傷未愈新傷又來,「那時候條件簡陋,也沒有什麼校醫院,摔得膝蓋上都是傷口還流著膿水,有時候膝蓋摔的都不能屈腿,老師看到了都心疼,又不敢和父母說,就自己挺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時經濟水平不高,能擁有一個足球對於高欣來說簡直就是奢望。「一個膠皮足球能頂我家半個月的生活費,後來,實在太喜歡踢足球了,就求著家裡買了一個,真是睡覺都抱著,可捨不得撒手。」


膠皮足球不像現在的足球質量牢靠,可不禁踢,經常被有棱帶角的硬物扎破。破了個小口,高欣就用膠水粘上一塊自行車內胎,繼續踢,最後足球越補越大,補到最後直接爆掉。別人家裡一雙球鞋可以穿一個學期,而高欣經常要踢球,所以鞋子破的也比別人快一些,漸漸地他還學會用錐子、尼龍繩自己補鞋……


回憶起年少對於足球的一腔熱血,高欣不禁思緒萬千。


那個年代的條件有多艱苦,生活在物質豐富的我們無法想像,但正是在那樣艱苦歲月的磨練下,對於足球的熱愛與堅持,造就了高欣在足球道路上一往無前的夢想與決心。


從模仿大孩子們的踢球風格、技術、腳法,到自己摸索技巧強加練習。隨著年齡長大正式加入足球隊,高欣的實戰經驗和腳下功夫都相當了得,早早的足球基礎也讓他相比同年齡段的小孩球技更加出色。隨著歲月變遷,高欣對於足球的感受似乎變得不太一樣,「足球夢」在他的心裡開始發芽……


- 2 -


1971年,15歲的高欣因出類拔萃的球技被選入山東省隊,從家鄉青島來到了濟南——當時的體工隊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後在山東省內各大小比賽中嶄露頭角。


這一待便是十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沒有那次意外的受傷,高欣和足球的故事又會是怎麼樣的演繹,我們不得而知,但結果終究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些許遺憾。


那時,高欣已被選入省一隊,正準備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比賽。然而在一次訓練時,高欣不小心摔傷,最後確診為脛骨粉碎性骨折。「需要修養整整兩年,小腿想恢復如初也幾乎不可能。」


一次受傷躺在床上休息則意味著競技水平的迅速下降,病好之後一切歸零,必須重新開始訓練,何況是兩年,這表示高欣原本有關足球的未來設想都將隨之破滅。


在內心的不甘與現實的殘酷之間掙扎過後,高欣最終選擇了退役。


那年他才25歲。


「不過以我當時的水平,想踢個乙級聯賽還是可以的。」如今,往事再提,高欣倒是顯得越發豁達。


遺憾無法彌補,但在高欣的職業生涯字典里,遺憾也成為了一個機會。


正是這次受傷,讓高欣遇到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徐根寶教練。


「那時候,徐教練剛成立一個隊伍在招人,正好是打乙級聯賽,我就去了。」他指著照片上的徐教練向我們繼續說起,「他的足球水平著實令人佩服,跟著徐教練的兩年間,讓我獲益良多,對我之後的教練生涯影響深遠……」


直到後來,高欣的父母希望他能早日成家,堅持讓他回青島老家。


【您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沒有選擇回家,如今的高欣又將會是怎樣的?】


「哈哈,天知道。」思考片刻後,高欣給了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答案。


- 3 -


回望過去,高欣會揀出兩個截點作為他人生的關鍵節詞:一個是遇見足球,一個是成為足球教練。


1982年,高欣從北京回到老家青島。聽從父母的意願結婚生子,在四方機車廠上班,工作穩定且收入尚可。可是離開足球的高欣覺得這樣的生活過得越發不得勁,「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太陌生了,沒有任何激情。」


恰巧青島四方體校邀請他當足球教練,「好歹又能接觸足球了。」於是在閒暇之餘,高欣訓練起了體校的學生。


(高欣為第二排左四,李宵鵬、張帥、王棟、高堯等都是當時的隊員。)


在高欣的用心指導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足球隊員,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那時,每年青島市內的青少年比賽冠軍幾乎都是高欣所帶隊包攬。


那時的高欣應該沒想到,原本只想以這種迂迴的方式維持著與足球的關係,結果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從此和「青訓」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聲名不顯、默默奉獻,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在青訓這片土地上,為年輕人指引前進的方向。


在體校十年後,高欣當教練以來的不俗戰果,被中國中學生足球隊相中,擔任主教練,帶領中國男子中學生足球隊參加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亞洲中學生足球錦標賽。


(右一,高欣帶領中國男子中學生足球隊參加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亞洲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獲得亞軍。)


回憶起那場成名戰役,高欣說:「其實當時大家對我所帶領的隊伍根本不看好。」


最後,不辱使命,獲得亞軍,創造歷史最好成績。「老外們都傻眼了,他們不相信中國隊還能這麼厲害。」高欣興奮地形容道。


次年在泰國舉行的世界中學生足球賽,高欣所帶領的隊伍也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1996年高欣加入山東魯能俱樂部教練組,陸續擔任過各級梯隊主教練,並在2000年成為魯能泰山足球學校中方教練組組長。同年,作為中方代表赴前南斯拉夫進行為期兩年的訓練學習,接受了歐洲先進的現代整體足球理念。2002年,考取了亞足聯\\中國足協A級足球教練員。


赴歐洲考察(西班牙巴薩)


赴歐洲考察(荷蘭阿賈克斯)


赴歐洲考察(德國拜仁)


赴歐洲考察(德國勒沃庫森)


赴歐洲考察(西班牙比利亞雷亞爾)


在魯能期間,高欣還曾與著名南斯拉夫外教可可維奇、班尼、弗蘭多、佐蘭等一起負責足校的青訓工作,「可可維奇是我接觸的第一個外國教練,合作三年間,學習到很多國外的先進訓練方法,他對於足球理念、訓練思路、制定戰術等各方面,我都很清楚,這段經歷對我之後的執教生涯幫助也非常大。」此後,也為一大批足球苗子打下了紮實的足球技術底子,培養出崔鵬、王永珀、周海濱、鄭錚等如今知名足球運動員。


(高欣和可可維奇的合影)


直到2005年,高欣應邀進入杭州綠城俱樂部,擔任綠城足校技術總監。在北方待了大半輩子的他,不曾想到因足球將會與浙江這座城市結緣。


【十幾年前,南方的足球氛圍應該不如北方吧】

「足球沙漠」高欣用了這樣一個詞語形容。


「我剛來時,提起足球兩個字,人人都很陌生,了解足球的更是少之又少。沒有足球氛圍,沒有影響力,足球學校就很難經營下去。」


(右一)


也正是那時,高欣提出成立青訓隊,以收取少量費用即可參加專業足球訓練的形式,慢慢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足球愛好者。在高欣以及綠城俱樂部團隊的共同努力、不斷完善下,足球的氛圍越發濃厚,最終在這片「足球沙漠」上開拓出一片綠洲,張玉寧便是當年湧現的人才。


- 4 -


高欣的桌上放著幾本印有足球封面的冊子,引起了我們的好奇,翻開一看,裡面畫著密密麻麻的字符,對於外行人來說並不能看懂,而這些便是他執教多年,備課時所留下的「武功秘籍」。



每次訓練前夕,高欣都會花一部分時間總結經驗,梳理思路以及下次訓練戰術、內容等,他是一個做事追求極致的人,只求研究出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


日積月累,筆記已經有了厚厚的幾大摞。


如果足球體系是一個金字塔,那出征世界盃預選賽的22名球員就是閃耀的塔尖,而千千萬萬在學校操場上追逐皮球的孩子們,則是金字塔的堅實底座。


從金字塔的底座到金字塔的頂端,這一過程便是足球體系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青訓體系。


高欣嘆息道:「雖然國家對於校園足球日益關注,但因為種種原因,從青少年足球培訓到職業化,還是沒能建立成熟的足球培養體系。」



如今校園足球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足球的氛圍日益高漲,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不過,對於目前的校園足球,高欣也有不少擔憂,「最關鍵的就是優秀教練員的缺乏。」


「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里的足球教練跟體育老師差不多,戰術都沒有,訓練完就先熱身,跑步,做好準備活動,就開始分兩隊踢比賽。」


校園足球的開展讓很多孩子都喜歡上了足球,但是由於基層缺少優秀的教練,會導致孩子們接受了錯誤的足球理念,一旦這種理念固定化,便很難挽轉。因此,對於校園足球來說,最迫在眉睫的就是,需要大量優秀的青訓教練。



作為亞足聯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講師、國際足聯草根校園足球指導員講師的高欣,在為相關人員講課、培訓時,這個話題時常被他提起。


- 5 -


很多退役的職業球員第一選擇仍是去職業俱樂部當教練,因為其收入高、知名度高,將來可能會走向更高的平台。回顧過去,高欣有很多次機會選擇,但是他並沒有。可以說,高欣的一生幾乎都傾注在他所摯愛的足球青訓中。


「你想要什麼?你有多想要?你慾望有多強烈?」


高欣在回憶自己的青訓生涯時,認為是一種叫「熱愛」的東西支配自己堅守這一職業所帶來的一切壓力,然後獲得更大的成就。

11月1日,寧波體育運動學校正式聘請高欣為寧波青少年男子足球隊總顧問。他將在寧波市男子足球隊各組別的賽事、集訓方面提供全面專業深入的技術指導,並為寧波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出謀劃策。


「現在還有精力,就儘可能的發揮餘熱。」退休後的高欣,依舊心系足球,心系足球青訓。


他選擇繼續「燃燒」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寧波,初冬。


夕陽的餘暉披在這座南方城市的肩膀上,在寧波體育運動學校,一批小球員正在緊張訓練中。


在球場邊上站著一位雙目犀利且聚精會神的人,一邊拿著本子在記錄著什麼,一邊專注地盯著小球員動作的每一個細節。



雖然已經身為球隊總顧問,高欣仍然喜歡下場指揮球隊。兩個小時過去了,高欣啞著嗓子在球場上喊著,拖出長長的尾音,「你,對對對……穩住!穩住!再打!好!踢!誒好!」瞬間,一顆足球從3米開外飛向對方隊伍的守門員,以一種難以阻擋的力量,直接射門……


(以上圖片由高欣指導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8TxJG8BMH2_cNUgg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