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請點擊「關注」,閱世事,明人性,盡在語華思享
作者:王語華
來源:女神30(ID:ns30riji)
最近我開放了幾個線上諮詢名額。
一方面,我發現有些讀者的問題特別著急,但我文章寫起來不會那麼快。
另外,來信和文章回復之間,信息差太大。只能就事論事的說說,沒辦法讓對方理清核心問題。
另一方面,增加個案諮詢量,也是我今年的工作計劃之一。
這幾天來諮詢職業發展的較多。我發現大部分的問題,源自於只能看見當下的一種「短視」上。
通常我會用一些諮詢工具和技巧,幫來訪者探索未來的目標。
我一遍遍把來訪者的「眼光」引到遠處。再回到現實,再引到目標,來回之間讓她感受「自己的路」應該是怎樣的?
諮詢師本不該承擔「教育」功能,而是引導對方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並給予支持和鼓勵,讓來訪者自己有力量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但因為諮詢時長關係,結尾,我會加幾句個人建議。
關於選擇職業,很早的時候我寫過一篇文章,列了選職業的6大要點。今天我又翻出來,繼續豐富一下。
希望給那些處在職業猶豫期的人一些幫助。
【01】先選大行業
以前女怕嫁錯郎,男怕進錯行。現在似乎都不怕了。錯了都能改。
但少走彎路,意味著能更快抵達目的地。
從大學畢業到退休,每個人的工作時間就那麼三四十年(算上以後延遲退休),如果十年是個坎,你選的行業周期最好不要低於這個時間周期。
很多行業變得非常快,報考大學專業時還是熱門,一畢業就不流行了。
鐵飯碗的真正意義在於不會消亡和被取代,長壽的行業才可能有鐵飯碗。
我最早在IT行業工作,那時IT行業如日中天。
我服務的都是硬體公司,後來軟體公司崛起,硬體公司沒落,到現在又成網際網路的天下了,再過幾年,網際網路也OUT了,人工智慧又要崛起。
記住,新領域永遠是年輕人的天下。
行業越來越新,我們越來越老。
所以,我發現不能總跟新行業跑,而是要停下來思考了一下什麼行業值得選?
青春可以當飯吃的時候,要盡情吃。同時也要懂得及時離開。
那些人類剛需行業,才是首選。
哪些行業是「剛需」呢?
我們生存必需的行業會永遠存在。比如,食品、服裝、健康、教育.....
但有一點不要忘記,老行業會以新模式再次出現。比如:
以前打車路邊招手,現在只需用APP叫車就好了;
以前吃飯只能在家做或者下館子,現在增加了各種外賣;
以前要看書進教室學習,現在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學習了.....
所以,如果你選了一個「剛需」行業,但還在用「舊模式」運營,這就要當心了!因為傳統行業的洗牌,洗掉的不是行業,而是舊模式。
如果你仍然貪戀舊模式的安穩,可以說,這樣的工作沒有未來。
【02】選大趨勢
以前父母總想讓我去學會計專業之類的,我確實學過。
表面上看,每家公司都需要會計。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會計中的基礎工作遲早會被技術甚至人工智慧所替代。
再比如翻譯,這個專業也很容易被新技術取代,只是早晚的事兒。
好比以前有打字員這個職業,現在呢?已經消失了。
接下來的趨勢是人工智慧。
那就要考慮,哪些是不能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部分?
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不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比如,藝術,比如,寫小說......
還有那些必須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需求......
這些功能也是我們每個人需要精進的方面。
【03】占先機,上快車
具體在某個行業里,就要去了解發展趨勢。
如果剛好趕上快速發展期,那麼恭喜你,登上了快車。
就好像前些年,房地產快速增長時,很多人在那波潮流中收穫豐厚。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選對路線比個人努力還要重要。
和行業差距想比,個人努力付出和收穫,影響反而較小。
畢業幾年後,很多差距是因為你上的車不同造成的。
從上海到北京,你乘飛機或高鐵,和你騎了自行車相比,哪個更快?哪個更努力?
想明白這點就不要抱怨了。
另一種情況是,你預測到了這個行業要爆發,提早占個位,等在哪裡。等候整個行業起飛時帶你一起飛。
但別忘了,等候的過程是一種煎熬,當然,也不排除預測失誤或需要調整的情況。
曾經我看中母嬰行業,雖然比別的行業好一點,但發展速度不夠快。
如今我投身教育和心理領域。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社會節奏快了,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了,以及伴隨著快節奏下的個人心理問題,如何解決將成為普遍而剛需的行業。
【04】第一份工作莫貪舒適
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它決定了你未來是越做越舒服還是越做越難。
有人一開始在舒服的地方穩定地待了幾年,等出來後,才發現很難適應大多數企業的競爭環境。越做心裡越苦。
而有的人一開始在快速高壓的工作節奏中度過,雖然很折磨人,但能鍛鍊出抗壓耐造的心理素質。更換職業時會發現,自己越做越輕鬆。
還有一點是,能在大城市就在大城市。
大城市競爭激烈,但機會多,你接觸的人,接觸的事會拓展你的見識。
一個人的見識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很多人喜歡回老家工作,那是你的舒適區。
如果對自己未來有期待的話,還是在年輕的時候去一線城市折騰折騰,折騰夠了,再回老家也不遲。說不定,就折騰出來了呢。
【05】選老闆
我的經驗是,最好選擇要求嚴格的老闆。
我第一家公司老闆對我要求很嚴格,甚至有點兒找茬。
還總讓我干各種和我專業不相干的事兒,做不好,還被罵。老闆是記者圈子裡的「一支筆」,同時還是個商人。
我的文字功底就是那時被老闆罵出來的。儘管差距還很大,但已經夠混飯吃了。
當時真的很壓抑,很想不通,到現在也不聯繫。
現在回想起來,我遇到的兩個「壞」老闆,對我工作上的影響是最大的。
反觀我現在,我真不是好老闆。因為我會在意對方的感受。
當然,老闆本身的格局也很重要。跟不同的老闆,你可以學會很多接人待物、處理關係的經驗,很多是你無法通過自己摸索學到的。
【06】有專長,但要忘掉專業
如果不是專業性特彆強的領域,請忘掉你的專業。
在職業的開始,如果有機會嘗試不同的崗位,一定要勇於嘗試。老闆都不怕你弄砸了,你怕啥?
能多嘗試就多嘗試,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最快。
這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工作。
況且現在很多新職業冒出來,哪裡有什麼專業對口。最終能勝任的人,都是由於個人的能力而得到快速提升。
最核心的能力和品質是:快速學習能力、行動和執行力以及敬業精神。有這3條「專長」,職業選擇的範圍將非常寬廣。
【07】
總結一下:
先選大行業,跟大趨勢。再判斷先機,爭取登上快車。
選老闆時,如果自覺度高的人,無所謂哪款老闆。自覺度低的人遇到嚴格的老闆也許是件幸運的事兒。
個人方面,有專長,但要忘掉專業。第一份工作莫貪舒適。爭取多做事,多嘗試。
作者王語華:自媒體【女神30】原創作者。
思維訓練研究者、8年企業諮詢經驗、心理諮詢師。
喜歡我的文章原創文章,請點擊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