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這家火鍋店,每頭牛隻賣3小時,為這粒鮮牛丸都值得專程來

2019-09-23     酸梅糖布丁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總是在不斷圓自己兒時的夢或短缺。小時候,布丁最愛的就是吃牛肉,但那時候牛肉總是比豬肉貴,所以家中並不常買。後來牛肉成了我的小確幸,大概是一直在圓兒時的夢罷。

吃牛肉的正確打開方式

所以你可以想像得到,來到潮汕後,當看到滿大街的潮汕牛肉店,我簡直陷入了狂喜。看到牛肉店門口一排壯漢掄著特製的方形錘刀在錘牛丸,哇!幾乎都能想像得到它在口中彈跳的質感。

現場片肉,捏牛丸

遺憾的是,回到了廣州雖然潮汕牛肉火鍋店還是很多,且家家都標榜自己的所有牛肉均從潮汕運來,但是卻始終找不回當初在潮汕吃到的鮮美口感。

干炒牛肉粿

也許因為離開了潮汕,牛肉在品質上就先輸了三分,但因為運輸和鋪租人力的成本,售價可是高了不止三分。

好好吃頓牛肉

若是去耍牛滿這樣的網紅店,只要看看它那切得薄如紙片的牛肉,就知道吃上10碟也吃不飽。在廣州,牛肉同好們與布丁經常組隊去的牛肉火鍋店,原名潮發牛肉店,現改名傳記潮發牛肉店。布局羊城十幾年,分店也已經開了16家。

套餐會比較划算

我們喜歡去長興路總店,雖然要長徵到天河客運站確實路途遙遠,但勝在出品一直比較穩定。醬料從不敷衍,每個醬料台前面都站著一位服務員,細心擦掉客人不小心舀出來的醬料並耐心介紹每種醬料的口味搭配。

露天位也經常爆滿

若是來的早,可以吃到限量供應的五花趾和雪花,每次來得晚一點就基本吃不上。某些比較刁鑽的部位如牛骨髓、胸口朥(牛前胸肉上的一塊脂肪)更是如此。

燙好的肉有一定厚度,男生吃也不顯單薄

這裡主打的一句宣傳語是:「每頭牛隻賣3小時」,從幾次來潮發吃牛肉的體驗看,這句話倒並沒有多誇張。因為一頭1000斤的牛,出肉量只有37%,加上選料嚴苛和食客多、供不應求,確實能做到3小時就「吃」掉一頭牛。

大滿足

私人最愛的是吊龍和鮮打牛肉丸。吊龍肉取自牛脊背,也就是我們在西餐中常見到的西冷和肉眼,一筷子一大片,全是滿足的肉感。

歪歪扭扭的鮮牛丸

新鮮手錘的牛肉丸則是用了黃牛後腿肉,據聞是錘足45分鐘變成肉醬後捏成的,黏度很高,所以即使底部墊了蘿蔔片,剛上桌時還是經常東歪西倒。燙足6分鐘後,要是急著吃,丸子真的會當下在你口內爆漿,令人仿佛置身於牛肉汁凝結成的天堂中。

醬料台讓人眼花

最重要的是,在廣州許多潮汕牛肉火鍋店打邊爐,吃到一半酒過三巡,就總有一個人要開始忙不迭清理湯鍋里漂起的血水浮渣。這件事在潮發基本不用擔心,因為這裡肉質新鮮,血水殘渣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新推出的普寧光南豆乾

來潮發吃牛肉火鍋是什麼體驗?大概是,本以為只是在廣州找個潮汕牛肉火鍋的替代品將就一下,沒想到卻找到了新歡的感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wMsZG0BJleJMoPM04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