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到廣州,這家33年泰式茶餐廳,用一味獨門炒粉征服老廣味蕾

2019-11-30     酸梅糖布丁

炒粿條是源自潮汕的地道美食。布丁曾在潮州吃過路邊小攤的炒粿條,雞蛋、蝦子、豆芽,與黑醬油熱熱鬧鬧地炒在一起。加入牛肉就成了牛肉炒粿,加入魚餅、蝦仁就是海鮮炒粿,口感豐富又讓人滿足。


貴刁粉


隨著下南洋的興起,炒粿條也逐漸流傳到馬來半島。當地人根據當地的口味和食材,對炒粿條做了「本地化」。出現了馬來版本的「Char Kway Teow」,其實這就是潮州話音譯過來的「炒粿條」。


加魚皮、魚旦和牛丸的貴刁粉


Char Kway Teow的風潮從南洋刮到港澳,就成了具有南洋風味的「炒貴刁」。炒貴刁正是潮汕版本的炒米粉。無論名字怎麼變,它都是身在異鄉的潮汕孩子最牽腸掛肚的味道之一。


全牛貴刁粉


身處廣州東山口,走在廟前直街的安靜小路上,擦肩而過的都是附近學校里年輕稚嫩的臉龐。這裡有麵包店,有甜品店,卻很難想像這裡竟然還有一家賣泰式風味食品的茶餐廳。讓人不禁感嘆,東山口還是這樣藏龍臥虎。


澳泰美食


這家茶餐廳的名字叫澳泰美食,念起來拗口又難記。其實它是一家有30年歷史的老店,總店開在澳門,從一開業起就倍受明星們的青睞,一度成為明星食堂。


二家嫂虎艷芬和「事頭婆」的合影


店內主打泰式炒貴刁、全牛貴刁粉和冬陰功貴刁,飯市時間排隊的人龍可以一直排到廟前直街的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多是附近學校的學生和周邊的上班族,連點單的架勢都相當風風火火。


泰式炒貴刁


這裡的售價並不便宜,招牌牛肉泰式炒貴刁已經是29元一碟,但食客們還是趨之若鶩。只因為這裡的用料實在,一碟醬足味濃的美味炒貴刁分量十足,胃口小的女生完全可以兩人分食一份。


價目表


澳泰的炒貴刁在口感上更類似吉隆坡的做法,採用偏細長的粿條,醬料濃郁,每一口都能混合著粿條的柔韌、芽菜的脆甜以及醬汁的鮮味,加上特製的辣醬會讓人吃得非常過癮。


豐儉由人


店內的腌制的酸蘿蔔和魚露,則是貴刁粉的絕配。雖然憑良心說澳泰的貴刁粉無論是分量還是品質其實都不如五六年前,但記憶中對它的好感,只要一口清亮的湯就能讓一整天的心情莫名變好。


冬陰功貴刁粉


這裡的招牌西多士和奶茶,曾被稱為廣州第一,但在布丁看來其實有些過譽。西多士表皮已不再酥化,內里也坍塌成了一團,雖然切開後煉奶和黃油還是傾瀉而出但口感已不那麼美妙。


招牌西多士


至於這裡的奶茶、碟頭飯,更是再普通不過的茶餐廳出品,最好不要有太高的期待。畢竟店家也明說了,這裡是「貴刁專門店」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zfYx24BMH2_cNUgEx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