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客棧3》脫離慢綜藝,「狼性職場化」為何令人感到不適?

2019-11-15   一點劇讀

文 | 紅豆

在Q4熱門綜藝陸續播出時,「慢綜藝」的排播仍然亮眼,除了以旅行、美食等為主題的節目之外,以慢生活為主的「綜N代」也在觀眾的期待下徐徐登上舞台。

作為湖南衛視推出的熱門慢綜藝,《親愛的客棧3》備受觀眾期待。在前兩季中,節目以慢生活為主題,明星們在異鄉因經營一家客棧而傳遞出的悠然生活態度令觀眾心之嚮往。而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慢綜藝中,無論是上半年播出的《嚮往的生活》,還是年末的《親愛的客棧》,都極大地發揮出了「慢生活」的屬性。作為「綜N」代,幾年來節目受眾穩固,並坐擁一批堅守的「死忠粉」,也表明慢綜藝在綜藝市場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2018年是慢綜藝井噴之年,除了湖南衛視,其他衛視、網播平台均推出各自打造的慢綜藝,使得此類型節目一度出現同質化,競爭加劇,觀眾興趣日益減小。故而,要生存於激烈競爭中,各綜藝節目紛紛走上革新之路也是必然。

尤其是自《親愛的客棧2》收視率觸底之後,如何改變節目模式便是重中之重。故而在《親愛的客棧3》中,便不再如前兩季那般美景佳人的悠閒度假風,而是通過一系列改革,復刻《中餐廳3》的形式,由第一季主題「慢下來,去生活」,到第二季「創造美好生活」,《親愛的客棧3》主題定為「滾燙的人生」,將目光聚焦在「經營」上。

節奏變快、腳步邁大,如此巨大的轉變,使《親愛的客棧3》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也遇到了不少麻煩。

拼業績、沖KPI、職場矛盾......當「慢生活」變成「狼性職場風」

在第三季中,《親愛的客棧》一改前兩季體現出放慢生活節奏的悠然態度,將劉濤升為老闆,實行考核制度展開嘉賓生存戰。其中不僅設立「一對一」私人服務管家模式,讓六位合伙人進行競爭,更有排位、考核、小組競爭,以最終決選唯一終極合伙人的目的展開「職場宮斗」。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帶動了話題度,KPI、社畜等詞彙成為了《親愛的客棧3》的熱門關鍵詞,在抖音平台上,#劉濤開啟命令模式遭吐槽#、#張翰馬天宇迎賓考核#等節目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微博上,#劉濤 嚴厲#、#張翰砍價#、#闞清子回應被淘汰#等也成為熱門話題備受熱議。

此外,節目更善於運用矛盾來提升討論度。在首期的早餐考核中,馬天宇幫助李蘭迪做早餐,而李蘭迪在考核時沒有對此事進行說明飽受爭議,節目播出後,李蘭迪方與節目組根據剪輯進行隔空battle,最終以節目組放出未刪減版,將輿論再次扭轉。相關話題#親愛的客棧#登上熱搜,無論是節目中的矛盾,還是節目外的「羅生門」,都讓《親愛的客棧3》刷了一波存在感。

除了李蘭迪被觀眾指認「心機女」,還有劉濤一改前兩季的知心,化身「霸道總裁」,吳磊投身工作表現出「努力boy」形象,這些標籤都彰顯出每位嘉賓在節目中的鮮明「人設」。而如此明顯的分工,和緊張的職場氛圍,都與《中餐廳3》如法炮製。

在《親愛的客棧3》中,劉濤擔任老闆所體現出的女強人形象,和《中餐廳》中黃曉明擔任店長時體現出的領導如出一轍。很明顯,在節目調性上,《親愛的客棧3》正在向《中餐廳3》汲取經驗,更加注重「經營」,減弱「慢綜藝」的屬性。

不難看出,在面臨慢綜藝扎堆、競爭激烈的挑戰下,《中餐廳3》在「職場化」後雖然口碑有所下降,但是所打出的「黑紅」路線仍然使節目「紅」了,無論是高話題度還是高討論度使《中餐廳3》在2019年的火熱綜藝中榜上有名。所以《親愛的客棧3》拋開以往的「慢」屬性,以職場競爭為切入點,希望藉此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喚起觀眾的共情,便是湖南衛視在歷經《中餐廳3》的「黑紅路線」後對新花樣的進一步探索。

並且,《親愛的客棧3》在復刻《中餐廳3》之時,也根據其不足之處做出了一些調整。同是體現職場化,《親愛的客棧3》更像是《中餐廳3》的進階版,劉濤的女強人形象,彌補了黃曉明在《中餐廳3》中作為店長在經營理念上的欠缺,對於嘉賓的嚴厲考核,也進行了更為細緻和專業的劃分。

「慢生活」顯然不再是《親愛的客棧3》的主打,取而代之的是節目通過一系列明星拼業績、大考核而形成的「狼性職場風」。

越走越快的節奏,揮之不去的焦慮感

自《親愛的客棧3》播出以來,升級的節目模式令一部分節目「老粉」感覺難以適應。一檔節目在革新時,觀眾隨之更新換代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在「綜N代」中,嘉賓重新洗牌、新元素注入等元素容易造成部分「老粉」流失,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但是,隨著《親愛的客棧3》節目革新而流失的除了部分無法適應新內容的觀眾,還有前兩季相對於穩定的口碑。在豆瓣上,《親愛的客棧》第一季6.5分,第一季6.1分,差距較小,然而第三季播出3期,目前評分為4.0。

究其原因,「狼性職場風」雖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加速「慢綜藝」的節奏,不僅將節目的步伐加快,前兩季中深受觀眾喜愛的嘉賓也更換設定,即便劉濤、闞清子仍然駐紮在其中,但從整體上看,《親愛的客棧3》與前兩季內容聯繫不大,幾乎可以視為一檔新節目。如此以來,不僅多年陪伴的「老粉」失去了曾經的期待,節目中雖充斥著矛盾、競爭,缺乏亮點,也難以維繫新來的觀眾。

在前兩季節目播出時,《親愛的客棧》用美景、美食所營造出的度假風,正體現出「慢生活」的精髓,而在物慾橫流的都市生活,這種慢節奏帶來的心曠神怡便吸引了大批遊走在職場中的年輕觀眾。故而,推翻節目原本的慢節奏設定,打造「狼性職場風」,實屬冒險。

從《中餐廳3》中便可以看出,「職場化」在點燃網友討論欲的同時,還加深了焦慮感,節目上黃曉明與現實生活中職場老闆有極大的相似度,因此引起觀眾的不適,並遭到網友攻擊,《親愛的客棧3》中不僅加強了領導的作用,更用其他嘉賓放大了職場中的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檔綜藝均是在周五晚間檔播出,對於上班族來說,歷經一周的忙碌,在周五晚打開電視或手機,相較於憑藉輕鬆、愉悅的氛圍優勢來幫助觀眾忘卻煩惱的慢綜藝,復刻現實職場生活、加深焦慮感的「職場經營」類節目便難以成為年輕觀眾首選。

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慢生活「綜N代」中,《嚮往的生活3》相較於《中餐廳3》《親愛的客棧3》,同屬周五晚間檔,收視與口碑卻都處於高位。

從收視上看,《嚮往的生活3》除了第一期和最後一期跌破1%,其他每期節目收視均維持在破一的水平線上;《中餐廳3》從開播的0.904%下滑至收官時的0.276%,下滑趨勢明顯;《親愛的客棧3》雖開播以0.747%挽回第二季的頹勢,但打不過《嚮往的生活3》。

而口碑上,《嚮往的生活3》豆瓣評分7.4,將《中餐廳3》的4.7分和《親愛的客棧3》4.0遠遠甩在身後。

從目前來看,《親愛的客棧3》改變了慢節奏模式,急於復刻《中餐廳3》的「黑紅」路線,無論對於節目本身還是堅持陪伴其走過三季的觀眾來說,打破「慢生活」的原汁原味並非是有利之選。

誠然,湖南衛視已經深諳綜藝節目「創意至上」生存法則,所以在《親愛的客棧3》中,大膽嘗試新路線,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首期的收視率,然而,「狼性職場化」與《親愛的客棧3》難以貼合,也表明慢綜藝若腳步太快,便失去了其精髓和魅力。縱然一時帶給觀眾新鮮感,但難以細品,畢竟步伐太快,節目組的焦慮感已經衝出螢幕,蔓延到觀眾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