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會面臨資金少、規模小、業務單一、員工素質不高,管理體系不規範等問題。面對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尋求經營企業的科學系統來幫助自己增強市場競爭力。
周導在資本架構學中,站在資本的角度,提出了經營企業的三大系統,分別是信用系統、槓桿系統、流動系統
這三大系統,來源於金融體系。為什麼人們願意到銀行去存錢,就是因為人們相信銀行。有了信任基礎後,銀行再通過承兌匯票,就能夠把人們存在銀行里的錢槓桿起來。當銀行把借出去的錢收回來,然後你再把錢取出來的這個過程,就叫錢的流動。這是金融基本的三要素。
周導說:信用系統、槓桿系統、流動系統對於企業來說同樣適用。
信用系統:模式就是最大的信用。馬雲創辦阿里巴巴,找到蔡崇信融資時,蔡崇信是先看中了馬雲講的模式,才有後續融資事宜。
槓桿系統:什麼才是企業的槓桿?團隊才是最大的槓桿。
因為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極其有限的,所以你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把你要做的事情越做越少。當你做的事情越做越少的時候,你就能找到越來越多的人來幫去做。這樣,每個人做好他的事情,就是企業最大的槓桿。
流動系統:真正能流動的其實是資源。你的資源能流動到別人那裡去,別人的資源也能流動到你這裡來。
經營企業,不管規模大小,基本就三點因素:
第一點,錢。模式就是解決錢的問題。
第二點,人。團隊就是解決人的問題。
第三點,事。資源就是解決事的問題。
周導說經營一個企業的三大系統,就是關於模式的設計,團隊的組建,資源的整合。經營企業,可能會有很多種模式,很多個團隊,很多的資源,代表著很多事、很多人、很多錢,但是背後的邏輯就是信用、槓桿、流動這三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