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承受著極大的治療反應帶來的痛苦,作為家人如何減輕病人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幫助病人在治療期間能更好的減少身心的折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今天咱們就說說在家庭護理以及護理當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1
疲憊的照護
因病人在接受各种放、化治療後產生的代謝廢物增加以及因疾病或治療造成身體活動量減少、睡眠紊亂, 會增加疲憊感。在此我們應注意正確的疲憊護理:
* 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新鮮蔬果,若無禁忌每日至少2000cc水分攝取。
* 病人條件許可前提下,每星期3-5次,每日30-45分鐘輕快地走路、騎腳踏車、慢跑、跳舞等有氧運動,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疲憊處理方法之一。
* 計劃每日必要的活動,訂定活動的優先順序或延緩非必要的活動。
* 依活動計量表,適當的增加白天的身體活動量,在不影響夜間睡眠情況下,於日間小睡片刻。
* 利用聽音樂、觀賞電影或閱讀,以及深呼吸運動、按摩引導想像來達到放鬆,轉移對疲憊的注意力。
* 寫日記、寫自己的心情故事,一方面有助於思考問題,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心中困惑。
2
味覺改變的飲食原則
病人在治療期間常伴有味覺減退、消失或味覺的障礙,當味覺發生障礙時,會嚴重影響食慾及消化,甚至影響生活樂趣。在此我們應注意:
* 進餐前先漱口,可增加口腔濕潤及減少異味。清潔、濕潤的口腔,能增加食物的鮮美味道。
* 口乾會使食物在口腔內的味覺改變,可利用肉汁、湯汁、或調味包來添加食物的濕度。多吃蔬菜與煮成的的濃湯,進餐時與二餐間可多喝水。
* 若口腔黏膜完整無破損,可喝些酸性果汁,嚼食口香糖或吸允硬糖、冰棒有助於唾液分泌。
* 癌症病人對苦味的敏感度增加,應避免吃具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青江菜、薺菜,吃藥時可以膠囊或糯米紙包裝以減少因苦味導致的嘔吐。
* 病人對甜、酸的敏感度減弱,故可多採用糖或檸檬以加強甜及酸味,亦可嘗試添加各種調料醬、檸檬、沙拉或酒,以增加食物的風味嘗試不同的食物。
* 病人若接受某類含白金的化學藥物,進食常會感覺食物中含金屬,此時應使用非金屬鍋子或餐具,若口腔內有金屬味,可加一點檸檬汁或吃微酸的果糖。
* 冷藏過或冰凍過的食物,有時可改善病人的味覺。
* 可利用一些較少腥味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如雞肉、豆腐、蛋等。營造進餐氣氛來促進食慾。例如食物的香味、環境的清香來刺激嗅覺,播放病人喜歡的輕鬆音樂增加聽覺享受,精緻的餐具、優雅的進食環境及食物的變化以刺激視覺,以達到病人在舒適的氣氛下進食。
3
白血球減少期間的自我照護
因疾病本身及治療的關係,使白血球減少,抵抗力減低。在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下,希望病人及家屬能配合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 限制訪客:每次以1-2人為限,有感冒。傳染病者禁探訪。
* 戴口罩:包含病人、家屬、訪客。當口罩潮濕時,應立即更換。
* 環境:保持居家的通風、乾爽、清潔,勿堆積物品以防蚊蟲滋生;室內禁止擺放花束或盆栽。
* 飲食方面:多進高熱量、高蛋白、清淡、溫和的食物,熟食及需削皮的新鮮水果。
* 個人衛生的配合
(1) 飯前、便後用肥皂洗手,至少搓揉15-20秒。
(2) 每日至少飲水2000ml(除非有禁忌),勿憋尿。女性大小便後,應由前往後擦拭以防感染。
(3) 每日溫水洗澡並更換衣物,保持會陰部及肛門清潔、乾燥避免灌腸,便後清洗肛門周圍並溫水坐浴。
(4) 手指、腳趾甲應剪短修平並保持清潔。
(5) 肥皂以懸吊方式放置以防水分滯留。
(6) 每天定時量體溫。
* 保持皮膚及粘膜之完整
(1) 預防口角炎、粘膜炎:每次進食後及睡覺前請刷牙,並經常以漱口水或溫鹽水漱口,不使用牙線,若有紅腫、潰瘍則應每1-2小時漱口一次。
(2) 男性請使用電動刮鬍刀刮鬍子。
(3) 使用尖銳物品宜小心,避免刺傷、割傷,防碰撞。
* 避免尖峰時間搭乘大巴運輸系統及出入公共場所,外出請戴口罩。
* 若發生感染症狀須立即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4
化療藥物治療病人周邊神經病變的自我護理
化學治療是癌症病人治療之方法,周邊神經病變為常見得化學治療副作用之一。在此我們應注意:
* 當手指出現麻木情形,應避免拿尖銳的、過燙或是其他危險物品。
* 若平衡感或肌肉力量受到影響時,走路及上下樓梯特別小心,視需要使用扶手或輔助工具。
* 浴室地板鋪防滑墊,預防跌倒。
* 經常伸展末梢肢體,避免穿滑的鞋子或高跟鞋。
* 視情況可配合藥物治療,針對周邊神經病變達預防效果。
* 對已產生周邊神經病變的治療方式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嗎啡類止痛藥等。
* 由醫護人員仔細評估確定其嚴重度。
麗麗卡老師直播開始啦!!!
從今天開始,我會每日進行直播在線回答腫瘤患者的相關問題。
參與方法:公眾號關注「lilika666」,點擊菜單欄「康復諮詢」並添加麗麗卡助手微信號,即可提問。
麗麗卡助手會將問題整理歸檔,然後由麗麗卡老師統一進行直播解答,具體直播時間將私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