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鬥中張富清感到自己頭皮一震,一抹,發現頭皮被子彈削了一大塊。但是他沒有任何的猶豫,選擇了繼續衝鋒,直到完成最後的任務。二縱給張富清立了一等功,並向西北野戰軍前指請功,戰功赫赫的彭老總親自為他簽發「戰鬥英雄」報功書。不過老兵張富清卻認為,所有的功勞都是戰友的,因為其能活著迎接勝利已經是最大的幸福。提到他戰友,他忍不住潸然淚下。說起自己的功勞,他卻想到的是戰友的離去,談起承受的痛苦,他卻在乎的是別人的苦難。比起自身的榮譽,他關心的卻是集體的榮譽。講起自己的前途,他卻只提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未來。這就是我們的老兵,這就是我們的英雄。
英雄是一個國家光輝歷史的記憶,是一個民族堅挺不屈的脊樑,是一個社會價值導向的重要坐標。「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尊崇英雄、緬懷先烈,是一個民族銘記歷史、邁向未來的精神力量,也是一個有光明希望的民族應有良知和自覺追求。「英雄不是點燃的蠟燭,而是一束純凈的陽光。」要想讓這束陽光普照大地,就需要一個以英雄為榮、人人爭當英雄的社會氛圍,需要一種敬重英雄、頌揚英雄的優秀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更是一個崇尚英雄、熱愛英雄的民族,英雄應該成為新時代的豐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人民英雄、先輩烈士們永垂不朽! 希望我們後輩能繼承您們為國家、為民族的美好未來,舍小家為大家熾熱的家國情懷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可愛的祖國能如您們所願,當國家有難需要時,能夠義無返顧、挺身而出、赴湯蹈火、慷慨赴死!英雄是時代真正的明星,是社會真正的標杆。一個社會可以沒有小鮮肉,但是絕對不能沒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樑,是時代的托舉者。在祖國實現偉大復興的時刻,要自覺讓英雄成為最受尊重的人。
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年,再過30年,要達到強盛的目標。我們走了三分之二的里程,還有三分之一。看100年前的舊中國,對比新中國,就知道今天的我們在一個什麼歷史方位上。而這一切都是無數個英雄,大量平凡勞動者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晚清詩人龔自珍說:「官無廉官,吏無能吏,兵無勇士,軍無良將,民無良民,甚至盜無俠盜。」連強盜都不行了。這就是當時晚晴時的悲涼,確實那是一個英雄奇缺的年代,也是祖國處於最危險的時刻。所以才有了,起來,不願做奴隸人們的呼喊。
國土面積僅僅為中國5%,人口僅僅是中國10%的小國日本,居然連續攻擊中國14年,攻克我們930多座城市,造成4200萬人流離失所,殺死殺傷3500多萬中國人,強擄走1000多萬勞工,搶走中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的約20萬人。這些讓人悲傷的歷史絕對不能重演,也不會重演。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英雄主義精神激勵著中華民族,使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幾百年來,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塊土地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了!」今天所站到了歷史性的高位上,但是今天我們更加需要尊重英雄。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高鐵,高樓,高速,美國和世界都無法淡定,這就是今日偉大的祖國,我們要熱愛偉大的祖國。在新的時代背景,愛國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應該擁有的符號。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憑藉的是自己的努力,不是靠像西方人那樣,搶人家的、殺人。這是我們更加自豪的地方,也是更值得我們愛國的地方。熱愛祖國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若社會成員都不願愛國或不敢公開表達愛國,那這個社會一定處於病態。
愛國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中華民族走到今天的重要精神支柱,所以在全社會範圍內系統化歷史與國情教育,從基礎上培育愛國意識刻不容緩。愛國應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標籤,愛國應該是一種社會潮流,一種時髦。一個強大的祖國是每一個國民的堅實後盾,她不能滿足你的一切願望,但無論身處何地,當你遇到危險時,她會盡力帶你回家。無論你在哪裡,祖國母親始終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愛國應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血液里。
戴旭指出,我的擔憂是,我們國民的心理,是否跟物質力量的強大相同步。我最擔憂的一點,是我們的青年。看到「娘炮」橫行,男孩子敷面膜、穿耳洞,搶購口紅,意志衰退、懦弱,這樣一批青年能否承擔起衝刺偉大強國的使命。他們是未來主力軍,將走到各個戰線,包括軍隊中。戴著耳環、抹著口紅跟敵人怎麼拼刺刀?我們的教育,文化都要警醒起來。從現在開始檢視一下我們民族的心理,我們的意志。國家的強大,不僅是外在,更體現為心理的強大。讓我們一起努力,把新中國已經寫得如此光輝燦爛的「強」字,再讓她光芒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