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次徵兵兩次退役,背後深意

2020-01-17     軍中三劍客

劍客秦 三劍客

題圖:大唐

今天,一年兩次徵兵的消息刷屏了!

據公開報道可知,從今年起我國實行一年兩次徵兵兩次退役,即「兩征兩退」。

具體時間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兩次。上半年徵兵從2月中旬開始,3月底結束,新兵批准入伍時間為3月1日,重點徵集各級各類院校往屆畢業生、高職高專畢業班學生和各類社會技能人才。下半年徵兵從8月中旬開始,9月底結束,新兵批准入伍時間為9月1日,重點徵集各級各類院校應屆畢業生、在校生和新生。

前些天已經有過聽聞,但這次官宣,讓我的「三個高興」也落了地。

第一,是每年義務兵退伍都是大進大出,對部隊工作,尤其是基層連隊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畢竟人少了,一些工作開展起來就不順暢。

第二,是承訓新兵單位的壓力小了,這樣更利於精準訓兵,對新兵訓練質量的提高有好處,等新兵下連後投入新工作上手就更快了,甚至可以減少二次承訓時間。正如有關部門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說:此次改革,在保持年度徵集總量穩定的前提下,通過增加徵集次數、減少單次入伍新兵數量,保持兵員平穩進出,確保部隊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狀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對於進一步提升兵員徵集質量和新兵訓練質量,夯實部隊戰鬥力建設基礎,進一步濃厚全社會尊崇軍人職業氛圍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連隊幹部,我特別贊成和支持。 )

第三,是替想當兵的有志青年高興,也包括我親戚家的姑娘。他們這一代真是趕上好時候了。她憧憬當兵已久,今年讀高三,是個體育特長生,羨慕軍營摸爬滾打的生活。但她讀高一和高二時,我拒絕了她兩次入伍的念頭。為什麼?第一,女兵報名條件至少是高中應屆畢業生;第二,不要把當兵變成逃避讀書學習的一個避風港,空有滿腔熱血和抱負,沒有相應的學習能力支撐,不見得符合新時代優秀士兵的標準;第三,建議參加高考,哪怕考上專科,可以保留學籍再入伍。如果願意在部隊長干,可以考士官學校。要是打算退伍,返校繼續讀書。起碼,給自己保留了讀書的機會,不至於退伍後意識到讀書重要性時,再有讀書機會就難了;第四,希望她繼續加強體育鍛鍊和相關學習,為入伍後打基礎。

以前有人說我是個「大忽悠」,見到個適齡青年就鼓勵去當兵。

但後來我轉變了觀念,雖然我覺得年輕人都應該到部隊淬鍊一番,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一味的鼓勵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親戚家的姑娘,憑著對體育的熱愛,羨慕影視劇里瀟洒女兵的形象,加上從小受當過兵的爺爺影響,完全可以理解當兵的心情,但時代變了,並非是你空有一身武藝就能當個出彩的兵,體能只是一項基礎性科目。我得考慮她入伍後的實際成長進步,以及退伍後的一些現實考慮。

跟我一起入伍的家鄉同年兵,多是高中和中專學歷,很多退伍後,有的跟著家人做生意,有的在企業上班,也有的外出務工等。有時候跟他們交流,流露出羨慕大學生士兵某某退伍後考上了公務員之類的話,甚至後悔當初沒有讀個大學等。現在很多企業應聘門檻都是專科起步,這讓我們低學歷退伍的戰士怎麼辦?沒有這個門檻就等於失去很多就業機會。有的甚至患上「低學歷自卑症」,這是我一直思考和心痛的地方。所以也是我希望親戚家姑娘考上大學再當兵的緣由之一。後來親戚家姑娘也明白我的用心,表示安心學習,等考上大學再說。

我還想說:真以為我們的戰士沒有「大學夢」?真以為學歷對我們的戰士不重要?

不是這樣的。

一直以來,我還有個觀點——新時代的戰士,不僅五公里跑得快,還要具備一定的學歷和能力,這裡的能力還包括善於學習的能力。新時代戰士的好樣子,既要看能力,還要有學歷。

可能一提學歷,扎了不少戰友的心。

事實上,沒有人不在乎學歷,否則軍隊自考也不會那麼火熱。而且現在套選高級士官,學歷是一項條件。若要在部隊長干,不光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綜合素質能力,還有善於學習的能力,並取得相應的學歷。

以前單位有位優秀的四期班長,套五期的時候因為某項考核沒有通過,而不得不選擇了離開。也有好多優秀的老班長,打心底想留部隊繼續干,但由於學歷或某些條件不符合而不得不接受現實,都是非常的可惜。但如果以前對著套選條件早做準備,至少機會就多一些。學歷高一點,學習能力強一點,綜合素質突出一點,永遠都不會錯。

如今很多部隊都是信息化裝備,偏向技術層面,考驗的是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和知識儲備,否則玩轉裝備,恐怕真的很吃力。從不少連隊實際情況看,大學生士兵操作裝備方面明顯具有優勢。而且大家也發現,身邊的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他們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視野開闊,無形中讓給低學歷戰友帶來一種「學歷壓力」。連隊的兵員結構真的變了!

提高大學生徵集人數和比例,是滿足軍隊向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必然所需。但當兵不純粹是個人在部隊錘鍊一番,不是家裡管不了送到部隊……部隊是要打仗的,是要苦練技能,掌握殺敵本領的,是一旦戰爭打響,你要上戰場的。希望家長和老師們,把教書和育人的擔子擔的更重一些,讓更多學生都熱愛讀書和學習,培養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很多戰士都是出了校門進營門,其實也是部隊從老師和家長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培養和淬火錘鍊。

不要因為今天你只是厭倦了學習,而說不在乎讀書,不在乎學歷,日後意識到讀書和學歷重要性的時候,哪有什麼後悔藥呀!新時代的軍營也是學習型軍營!而且,兵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想乾得好、乾得長久,真心留在部隊干一番事業,我勸你還是多讀點書,培養學習能力,提升一下學歷,莫要單純的一腔熱血為了當兵而當兵,既要帶著理想入伍,更要帶著準備投身軍營!

就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兩征兩退」改革暨2020年全國徵兵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也明確了徵集對象仍以大學生為重點

這幾年,部隊的大學生士兵越來越多。有報道顯示,以2019年為例,北京新兵大學生比例占90%;江蘇蘇州大學生新兵徵集比例為86.24%;山東青島大學生徵集比例超過80%;海南新兵大學生超過四分之三;山西運城大學生比例達70%……

毋庸置疑,大學生士兵比例必然逐年增加。有志入伍的青年,得努力認真讀書,要不然我真有點擔心,萬一以後新兵全是大學生了……況且大學生士兵退役後,無論是考研、考公務員等,都能享受相應政策。

這不是說國家對大學生士兵的偏愛,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是部隊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所在,更是時代發展所需的必然。網上有句話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給你打招呼。這話說的有點重,但真的就是這樣。不學習,不進步,被淘汰的機率一定是很大的。

我這裡並非是唯學歷論,是客觀的社會環境對學歷做出的要求。在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剛好又有一定的學歷,於個人成長,於部隊的發展,都是一脈相承的。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有更高的學歷吧?不能因為自己學歷低而拒絕接受這樣的觀點。

當然,不是大學生士兵也沒必要恐慌,畢竟部隊考軍官或士官學校機會還是很多的,珍惜在部隊的機會,努力考上軍校,也是對自己的提升。哪怕當個普通一兵,也要有種本領和學歷恐慌感,不僅僅是適應部隊的發展需要,多學一點,退伍後選擇的機會就多一點,路也就更寬廣一些。

畢竟這個社會本來就是競爭的,需要你去奮鬥、努力和加油干!

「一年兩次徵兵」,意義深遠。

它意味著入伍的機會多了,不用擔心一年一次太長,害怕錯過又得等一年。

它意味著提升個人學歷和學習能力更為重要了。當兵是容易了些,但要當一名好兵,可能更難了。所以,先別慌著去當兵,別讓滿腔熱血因為自身學習能力暫時不夠而遭遇了挫折。我提倡做有準備的入伍,在家多練練體能,多學學三大條令等,把內功錘鍊的紮實一點,把知識攢的更多一點,相信入伍後,你的熱血燃燒的會更旺!你的價值會發揮的更大!

當然,如果有志青年的你準備好了,包括意願二次入伍的戰友,踴躍報名吧!等你攜筆從戎,在軍隊這個大舞台施展才華,就像統帥在2020年新年賀詞號召的那樣: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EcZtW8BbDmBVZuPQo8-.html




留不下的士官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