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分析海外抖音TikTok惹到誰之前,先講個「撕破臉」的事。
前幾天,美國國會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壟斷聽證會,將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四位「矽谷大老闆」全部擺上了台面。
所謂反壟斷聽證會,主要「審一審」這些巨頭有沒有搞不正當競爭。
但某「工具人」議員突襲4位CEO:是否認為中國政府正從美國科技公司竊取技術及商業秘密?
蘋果:沒有。
谷歌:沒有。
亞馬遜:沒有。只在新聞上看過這類說法。
到了Facebook,扎克伯格:中國政府從美國科技公司偷竊是事實。
他接著還吧啦了一大堆,將科技公司的競爭問題上升至「意識形態」層面,說中國社交媒體向其他國家輸出價值觀,威脅Facebook。
唉,都撕破臉了,還蓋個「中國社交媒體」大帽子。
你就乾脆說TikTok擋了Facebook的道得了!
TikTok為什麼成了美國眼中釘?
怪它太圈粉。
TikTok在海外發展的增勢像磕了藥一樣,瘋啊!
2019年TikTok全球下載量突破15億次。2020年上半年,TikTok捧著6.26億次下載,衝到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TikTok還十分壕氣地使出了自己的「鈔能力」: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營收1.7億美元,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Play收入超過9070萬美元,是2019年同期的8.3倍,高於YouTube、Facebook。
很難讓扎克伯格不眼紅,對吧。畢竟誰也不知道如果TikTok以現在的發展速度發展下去,未來會長出什麼樣的龐然大物。
TikTok跟Facebook搶生意那還只是商業圈的事。從商圈跨界到政壇,TikTok也很驚訝,畢竟用戶可不受平台控制。
在美國,TikTok每月有6500萬-8000萬活躍用戶,有美國調查數據顯示,18歲以上的TikTok用戶,每個月累計瀏覽時長高達858分鐘,也就是14.3小時。
今年6月,特朗普照例在推特上號召大家去參加他在俄克拉荷馬州的「總統競選造勢大會」,TikTok里一群美國年輕人就開始惡搞,集體預訂造勢會門票,然後不出席。
特朗普剛看到訂票那麼多的時候,還發了推特炫耀。
讓特朗普一通沒臉之後,TikTok上的美國年輕人還大肆慶祝。
僅僅因為太沒臉,就要對封殺TikTok嗎?特朗普會這麼「小公舉」嗎?他臉皮老厚老厚了!
BBC指出,TikTok美國用戶普遍為年輕人與左翼支持者。特朗普摔過一次跟頭,知道TikTok的年輕人接下來還會搞事,所以對TikTok封殺,也有防患於未然的意味。
果然,7月,特朗普宣布就要禁TikTok。這下更得罪TikTok的美國年輕人了。
他們一怒之下,在推特發起了「拯救TikTok」(#SaveTiktok)話題,還組織了一波給特朗普競選App、特朗普酒店「報復」活動——刷差評。
就連白宮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的15歲女兒克勞迪亞·康威也加入到「報復」行動中,錄製了多個嘲笑特朗普及TikTok「封禁令」的視頻。
這次刷差評,氣勢如虹啊!
幾天內便有成千上萬名TikTok美國用戶將特朗普競選App刷成一星差評。
有的還提到了TikTok,「他趕走了我們最愛的App,所以我們也要趕走他的」……
蘋果應用商店發覺大規模刷評之後,刪掉了不少惡意差評,但特朗普的選舉APP評分也僅回升至1.5。
如此局面少不了對家的政治煽動,但也側面展現出TikTok挑戰美國高科技信息產業霸權的能力。
TikTok目前依然處於快速增長狀態,位元組管理層預期2021年營收將達到60億美元,而位元組跳動自設的2020年營收目標約為280億美元,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和特朗普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
不過,BBC一針見血:什麼原因都不重要,只要是中國企業,就是罪。
網際網路至今還有記憶——特朗普那條凡事都能怪「中國」的名推,馳名海內外。
當地時間8月2日,特朗普政府決定不要臉到底,將位元組跳動和微軟的協商時間限制在45天。
這時間限制就相當噁心人了。
前有華為,後有位元組跳動,難道我國科技企業只能任美帝宰割了嗎?
中國科技企業的未來
很不幸的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科技企業確實會非常被動。如今,科技戰、外交交鋒、金融戰都愈演愈烈,癲狂的美國大選走向高潮,還硬要把全世界拖向一個更不確定的未來。
在超級大國的國家機器面前,TikTok在美國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任何網際網路公司也都是無能為力。
美國對華為也下了禁令,不但禁止華為在美國範圍內5G專利基站的建設,以及5G設備的使用,還到處要求其他國家協同抵制華為5G技術,威脅加拿大扣押了孟晚舟。
這對於其它中國領先科技公司而言,這也釋放了一個非常糟糕的信號:美國對中國科技創新的打壓是無差別的,誰到了華為和TikTok的位置,都將成為被圍獵的對象。
面對更加複雜多變的情況以及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中國企業出海勢必是一場道阻且長的征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可能會削弱信心,甚至暫停出海步伐。
灰心喪氣嗎?
不,中國科技企業和中國的科技都在挺起腰杆!
7月31日,最高層出席並宣布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是我國突圍科技封鎖的重要一步。
技術只要落後一步,脖子就被勒緊三分。核心東西要抓在自己手上。
面對此刻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企業需要做的是在技術進步、產品創新等內功上多花工夫,打造出難以被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從受制於外部,變為受益於外部。
風物長宜放眼量。最終,一定是具備領先技術、創新能力、開放公平競爭精神的優秀企業,笑到最後!
(公眾號同名:銀河港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