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今早(11月11日)9:30舉行疫情預防及控制措施記者會,食物及衛生生局局長陳肇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出席,公布單向通關、香港新加坡旅遊、健康碼相關事宜。
圖源:香港01
11月23日啟動「回港易」計劃
經香港赴粵澳,維持14天檢疫
香港特區政府將於11月23日(星期一)起推出「回港易」計劃,居於廣東省及澳門的港人,如持有獲認可的新冠肺炎檢測報告返港後豁免圖源:香港經濟日報14天檢疫。
圖源:香港經濟日報
值得注意的是,港府對單向豁免14天檢疫設置了名額限制:
深圳灣口岸:3000名/天
港珠澳大橋:2000名/天
申請豁免回港檢疫需要滿足4大條件:
1 必須為香港居民
2 過去14日內,必須身處廣東、香港或澳門
3 須持有3日內的陰性檢測結果報告
(檢測機構需取得粵港澳三地認可,有關資料會展示在「回港易」網頁)
4 出發1周前就要申請豁免名額
1.「回港易」計劃官網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return2hk-scheme.html
2.粵港澳三地互認冠病毒檢測機構名單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GD.pdf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_MO.pdf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List_of_recognised_laboratories.pdf
「回港易」計劃由11月18日起開始預約,每周三至五預約下周7天任何一天的出行。
每名申請人(滿18周歲)最多可以為3位同行人士申請。
申請只需提供身份證號碼,系統會實時顯示成功與否(有綠色碼屬獲豁免檢疫,粉紅色則不獲豁免)。
圖源:香港特區政府Facebook@添馬台
檢測結果會將會透過健康碼或粵康碼形式,送到衛生署電子健康申報系統,時效只有24小時,回港人士取得3天有效病毒檢測結果後,在出行前24小時內,記得轉成健康碼。
經廣東、澳門回港時,可選指定口岸出入境,手機會收到簡訊通知。
至於廣東省及澳門的相關檢疫規定則不變,經香港到粵、澳兩地,仍須按當地規定檢疫14天。
圖源:香港特區政府Facebook@添馬台
香港過去14天(10月28日至11月10日)累計共有20宗本地確診個案,換言之,尚未能符合內地提出逐步開關的條件(消息稱,內地要求依然是「14天零確診」)。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政府應儘快為區內居民願檢盡檢,否則病毒散播至其他地區和群組時,後果將更難處理,「清零」之日遙遙無期。
新港旅遊22日啟動,每日200名額
圖源:香港經濟日報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港府早前與新加坡「旅遊氣泡」達成初步協議。
兩地旅客可以在遵守規則下底部後豁免隔離安排,出行目的與行程亦都不受限制。
香港往新加坡旅客:
出發前72小時到19間政府認可測驗機構做檢測或個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收費為240元),並取得陰性結果;
抵埗新加坡後毋須檢測;
新加坡往香港旅客:
出發前14日沒有去過新加坡以外其他地方;
出發前72小時內要在當地機構做檢測,每次新加坡元200至300元(港幣1,200至1,600元)
抵港後要在香港機場做付費PCR Test(每次499元),一般4小時內有結果,呈陰性先可放行。
安心出行二維碼16日開放下載
圖源:香港經濟日報
港府下周一(11月16日)正式推出「安心出行」APP。
香港市民只需掃描二維碼,便可輕鬆記錄自己行蹤,離開時只需按「離開」的按鈕,相關記錄就會自動儲存。
若用戶與確診者在相若時間到訪有關場所,應用程式向用戶發出通知和相關健康建議。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表示,疫情下各地實施不同防感染措施,仍要逐步恢復經濟活動和人員往來,因此要藉助科技加強防疫抗疫工作,而有關應用程式則利用科技鼓勵市民養成記錄出行的習慣,有助減低病毒擴散風險,相關研發和推廣手機應用程式需約100萬元。
公眾號同名:銀河港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