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價值在於其是獨特的,而不是普世的
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觀或宗教的優越(其他文明中幾乎沒有多少人皈依它們),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西方人常常忘記這一事實,非西方人卻從未忘記。(P30)
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義,對非西方來說就是帝國主義。(P162)
西方文明的價值不在於它是普遍的,而在於它是獨特的。因此,西方領導人的主要責任,不是試圖按照西方的形象重塑其他文明,這是西方正在衰弱的力量所不能及的,而是保存、維護和復興西方文明獨一無二的特性。由於美國是最強大的西方國家,這個責任就不可推卸地主要落在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肩上。(P287)
附:書中關於文明衝突的其他精彩論斷:
1. 每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並把自己的歷史當作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與其他文明比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P33)
2. 歷史上,語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權力的分配。使用得最廣泛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都是或曾是帝國的語言。(P41)
3. 強大的社會是普世的,弱小的社會是狹隘的……對於東亞人來說,經濟繁榮是其道德優越的證明。如果未來某一天,印度取代東亞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那麼世界就應當準備對印度文化的優越性和種姓制度對經濟的發展的貢獻,進行廣泛的專門研究。物質的成功帶來了對文化的伸張,硬實力衍生出軟實力。(P89)
4. 文明是終極的人類部落,文明的衝突則是世界範圍內的部落衝突。(P184)
5. 歐洲和俄羅斯是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齡化的成熟社會,這樣的社會不具有可能成為擴張和進攻進取的年輕力量。(P217)
6. 文化共存,需要尋求大多數文明的共同點,而不是促進假設中的某個文明的普遍特徵。在多文明的世界裡,建設性的道路是摒棄普世主義,接受多樣性和尋求共同性。(P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