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編所轉載,對於現象及人物,我們始終懷著最高的敬意來旁觀她,她已經不是一個鼓勵的個體,當然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當然對此李子柒女士是卓越的。任何一邊倒的聲音都是靠譜的,小編希望更好的解讀她這個人物!
for: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個硬幣有兩個面的。
最近一個叫李子柒的四川女孩特別熱,甚至熱到了國外,據說在一個中國人上不去的網站上都有幾百萬的粉絲。
她的這個視頻是什麼特點呢?就是用現代的攝影技術、燈光技術和後期剪輯技術,也是就是國際化的紀錄片的拍攝方法,拍攝出了一種中國人以前僅僅是在唐詩宋詞中所想像出來的田園生活。
這種田園生活對中國人來說以前只是一個想像的畫面,現在利用數碼科技變成了現實的畫面,讓中國人非常的過癮,就好像西方人用他們的數碼技術把他們關於未來的設想還原成現實一樣,也讓人感覺很過癮。
而對老外來講,這種刺激就更加的強烈,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這種想像,更加的帶來一種獵奇的感覺,因為西方文化中沒有美化原始農耕生活的傾向,其實誰都知道農耕生活是異常艱苦的,中國農民最大的夢想想離開農村,進了城的農民還想回去的幾乎沒有,因為小農經濟什麼都要自己生產,實在是太苦了,這是所有經歷過農村生活人的共識。
看過<國富論>的朋友都會知道,人類財富的積累和勞動效率的提升,都是在人口密集和社會分工以後才產生的。
李子柒的視頻,是一種純粹個人勞動的農耕生活,伴著雞鳴狗叫,與世無爭,過著一種"心靜如水"的理想生活。這種人性狀態是中國幾千年來所假設和夢想的一種人的狀態,但它從來沒有實現過,而且現在心理學也證明了,這樣人性的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是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嗎?恰恰相反,人類是整個自然界中唯一一個不能夠自給自足的物種。
人類對生存的要求非常的高,但是人類的體力勞動非常的弱,所以人只能通過分工和協作才能夠活下來,自己自足的原始生活狀態是最反人性的,即使在最原始的人類的早期,也必須是以部落的狀態生存,有著密切的分工協作。這恰恰是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任何想逃離人際關係的壓力而獨自生存的夢想,都是對人性這種生物的虛幻假設。
那真正人性的內核是什麼?心理學家早就給我們揭示了答案,那就是道德感需求和價值需求。任何人都無法承受自己是"缺德"的評價,人類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惡棍也無絕不願承認自己道德低下,甚至他們反而要求更多的掌聲和讚美。
其次,人就一定要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哪怕是一個最卑微的乞丐,他的尊嚴一樣是不可侵犯的,你去侮辱一個乞丐,同樣也會導致他自殺。
所以,如果我們看不到人性最獨特的東西,看不到人性的內核,我們在價值文化上就會陷入虛假的泥潭。我們必須要關注到我們與生俱來的對崇高、偉大、永恆的敬仰,看到我們對正義和光榮渴望,否則我們就永遠無法深刻的理解自身,也無法理解他人。
如果我們拋開人性在精神層面的核心的追求、拋開我們作為一個人的最核心的本性,幻想我們能像動物一樣自生自滅的,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李子柒的視頻在價值層面空洞無物,僅有一個人形的皮囊,而無人的精神實在。
這樣的視頻作為一種獵奇好玩的娛樂內容是可以,但是作為一種價值文化的話,那是上不了台面的,全世界任何的人類種族,包括著中國人自己,都不可能從這樣的生活方式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知足常樂,李子柒的視頻似乎就在展現出一種心靜如水的狀態,一種能夠感知到人生滿足的心理狀態。但心理學早就告訴我,知足常樂是人生中最難實現的目標!
什麼叫知足?就是心理上感知到滿足,而一個人能在心理上感覺到滿足,他的人格發育是非常健康的,這一個極高目標,它要求一個人在0歲到6歲以上得到了完整的愛與呵護,在青少年時間獲得了相當的鼓勵和友情,他成年之後才能夠感知到滿足,否則他就永遠感受不到心理滿足,從而成為神經症患者。
什麼叫神經症患者?就是他在心理上喪失了感到滿足的能力,他必須不斷的追求財富、金錢、權力,才能略微的鬆一口氣,他被無法遏制的攀比之心所裹挾,慾壑難填,滿足感總是稍縱即逝,永遠無法滿足!無論他是窮還是富,是貴還是賤,他都覺得自己還不夠!
據我的觀察,大部分把知足常樂一詞掛放在嘴邊的人都是神經症患者,就是他在心理上已經喪失了感知到滿足的能力,焦慮不堪,恰恰他潛意識已經知道自己是無法滿足,所以才特彆強調"知足"。但"知足"是如此的難,絕不是想"知足"就能"知足"的。
人是自然女神創造了一個物種,我們有自己內在的精神結構,這是自然規律,改變不了的!如果我們始終不承認人性是一個自然規律,總是要做出一些虛構的假設,或者進行強迫性的修改,最終就會使得我們整個民眾都成為神經病患者。
所以,李子柒這種視頻大熱的背後是一種神經症人格的蔓延,就是很多人喪失了感覺到人生滿足的心理能力,他無時不刻的陷入到莫名其妙的焦慮之中,他極其渴望得到心靈安慰,渴望自己能夠安靜下來感覺到平靜和滿足,就像癌症患者想止住自己的疼痛一樣。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飢不擇食,尋找一切能夠讓他們感到平靜的東西。李子柒的視頻的及時出現,就成為了安慰他們的一劑虛幻的麻藥。
如果一個四川農村的姑娘種地的視頻就能解決人的焦慮壓力,以及意義感和價值感的壓力,那麼整個人類的文明都將改寫,至少哲學和心理學就可以取消了,因為人性就不存在了。
結語:華麗的畫面和空洞的人性只能帶來一時的好奇,永遠不可能成為影響和感召人的文化產品!如果我們不了解關於人性的科學,不了解這個基本的科學常識,而虛構一種假的人性,甚至作為文化產品去輸出,那就會鬧出一個國際笑話來。
-版權聲明-
圖文合理思考與交流,感謝作者原創,如涉版權請聯繫小編處理。(聯繫,交流,合作請加編者微信:seven-v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