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中國人並不陌生,多數人都知道火雞和印第安人的故事,但是很多所謂的傳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久遠。感恩節的起源和宗教有關,但是感恩節最終成為美國的全國性節日,卻是一部美國國家凝聚力的發展史。
感恩節中國人並不陌生,多數人都知道火雞和印第安人的故事,但是很多所謂的傳統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久遠。感恩節的起源和宗教有關,但是感恩節最終成為美國的全國性節日,卻是一部美國國家凝聚力的發展史。
一、感恩節的起源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對中國人並不太陌生,倒不是因為感恩節像情人節聖誕節這樣在中國流行,而是因為在美國文化當中感恩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因此,通過一些通俗的文化載體——美劇,美國電影,小說和漫畫的傳入,我們了解到美國人有一個吃火雞的節日。
看圖猜劇,話說在哪部美劇當中沒有感恩節呢?
說起感恩節的起源中國人就更熟悉了,可能比對火雞還要熟悉。說是1620年的英國是斯特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很多英國清教徒為了信仰自由而移民美洲。1620年一艘載有數百名移民的船(著名的五月花號)抵達今天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當然這個地方在1620年還不叫普利茅斯,因為那時這裡居住著印第安人。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英國移民建立起了自己的小鎮,為了慶祝豐收,感激上帝的恩典,這些英國移民開始慶祝感恩節。
普利茅斯的清教徒在慶祝感恩節
當然,後來這些英國移民的後裔就成了美國人,這個節日也就成了美國的節日。但是那些幫助五月花號上英國移民的印第安人,卻被一批批的移民給剝奪掉了土地財產和生命。如今,富裕幸福的美國人過著歡快的感恩節,印第安人卻成為美國的邊緣人群,這樣的一個感恩節的故事,對仇美的中國人來說真是說明美國人忘恩負義侵略成性的絕佳範例。
但是這個故事有一個漏洞,就是感恩節一開始只是麻薩諸塞州的地方性節日,伴隨著清教徒的遷徙,這個節日也在不少地方紮根,但終究也只是地方性節慶。那麼這個地方性節日究竟是如何成為美國的主流節日,進而成為美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呢?
二、感恩節與革命
美洲的英國移民是如何成為美國人的故事,想來大家也並不陌生。1775年伴隨著列剋星敦的一聲炮響——不好意思,應該是一聲槍響,北美13個殖民地揭竿而起反抗英國統治。
不過美洲的這些殖民地民兵哪裡是身經百戰的英國龍蝦兵的對手呢?為了徹底鎮壓殖民地的反抗,英國人還專門僱傭了德國黑森州的僱傭兵,這些人打仗是出了名的兇悍。1776年7月4日,13個殖民地正式宣布獨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但是美國軍隊在戰場上卻是不斷地喪師失地。革命英雄華盛頓當時被打的丟盔棄甲,最嚴重的是,到1777年,連當時的美國首都,大陸會議的召集地費城都落到了英國人手上。
《斷頭谷》中殺人如麻的無頭騎士,生前就是一個兇悍的黑森僱傭兵
戰局成了這樣子,當時很多人都覺得美國會堅持不下去。然而上帝卻給了美國人一個機會,占領了美國首都的英國人覺得美國人不過如此,於是主動去追擊美國軍隊。結果在1777年10月,薩拉托加這個地方,英國軍隊遭到熟悉地形的美國軍隊的阻擊,從而受到了開戰以來的第一次正面戰場上的慘敗。這場戰役比獨立宣言更為振奮美國人的士氣。
當時大陸會議的一位議員名叫薩繆爾亞當斯,他認為這次戰役的勝利表明上帝是站在美國人這一邊的,美國人應當建立一個節日來感激上帝的恩典,激勵美國人為獨立而奮鬥。這位議員正是麻薩諸塞州人,對於他來說這個節日簡直就是現成的——起源於麻薩諸塞州的感恩節。當時雖然打了勝仗,但是美軍和英國的戰鬥力仍然不成比例,華盛頓所率軍隊還是處於危險當中。正好華盛頓本人來自維吉尼亞州,也是一個盛行清教的地方,他對感恩節也不陌生,於是這個提議就通過了,美國的第一次全國性的感恩節就接著革命的春風吹遍了新大陸。
英軍在薩拉托加向美軍投降
三、感恩節與戰爭
然而,獨立之後的美國卻陷入兄弟鬩牆的危機之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奴隸制問題。這個問題一開始還沒有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而且美國的前幾任總統有好幾位都是出自南方的蓄奴州維吉尼亞,比如華盛頓總統和傑斐遜總統,面對南北矛盾他希望執行一種調和南北的政策,一個全國性的感恩節當然是個促進國家凝聚力的好主意。而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則是麻薩諸塞州人,他對感恩節很熟悉,而且他也是希望促進南北協調的人物。
美國早期的感恩節版畫
但是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伴隨著南北矛盾的日益尖銳,所有調和南北矛盾的措施也都失效了。最遲到1817年,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日期慶祝感恩節的州總共就那麼兩三個,各州在這方面都是自行其是的。
矛盾的積累終於到了1861年,南方軍隊開始襲擊北方的薩姆特要塞,並且宣布獨立,南北戰爭爆發。戰爭的一開始,在人力物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北方居然遭遇了不斷地失敗,這使得連連獲勝的南方堅信上帝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不過在1863年7月,北方軍隊在葛底斯堡擊敗了南方的常勝將軍羅伯特•李將軍,這起戰役就像薩拉托加戰役一樣,讓北方重整了信心。
當時北方有一位女作家和記者,名叫薩拉約瑟夫•黑爾(Sarah Josepha Hale),她是堅定反對奴隸制度的,當聽說葛底斯堡勝利的消息之後,她堅信這是上帝庇佑的結果。因此她專門為當時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寫了信,認為美國人應該建立全國性的節日來感謝上帝的恩典,並且還建議將日期定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林肯總統也是夠倒霉的,剛當上總統就遇上南方獨立,三年仗打下來也是敗多勝少,好不容易打了一場勝仗當然要想辦法拿來激發士氣了,黑爾的這個建議和林肯的想法於是一拍即合,林肯總統當即發布命令,宣布慶祝全國性的感恩節。
全國性感恩節的創造者——薩拉•黑爾女士
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的中央權威得到強化,各州沒辦法像之前那樣自行其是了,全國性的感恩節自此徹底推廣開來。不過中央的規定是一回事,要讓老百姓認可是另一回事,由於將感恩節定位全國節日的林肯總統是共和黨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南方民間都把官方定的感恩節叫做「共和黨感恩節」,這個名稱對於南方各州來說其實就很見外。
伴隨著美國城市化的進展,鐵路,電報,收音機,汽車等等拉近人們生活的新發明進入千家萬戶,感恩節也就逐步為美國人所接受。1941年,民主黨出身的羅斯福總統將感恩節定在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因為有時候11月會有5個星期四),「共和黨感恩節」這個說法也就逐漸淡出歷史了。對於羅斯福總統來說,他迫切需要美國人能團結起來應對世界大戰的威脅,同華盛頓和林肯一樣,他也需要藉助全國性感恩節的作用,至此,感恩節才最終深入美國人的心裡。
感恩節期間吃著火雞的美國大兵
文史君說
對於有著深刻的清教信仰的美國人來說,確保天命站在美國這一邊是很重要的,因此美國人需要感恩節。另一方面,感恩節是美國人發明的節日,對於美國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此華盛頓,林肯和羅斯福在面臨國家危難的關頭想起了感恩節,並且試圖用感恩節來團結美國人,凝聚人心,這也就不奇怪了。
參考文獻:
思源:驅逐與接納 自由與感恩——美國歷史發端之船「五月花」號,《海洋世界》,2011-12-15
張家齊:感恩節的變遷及文化內涵,《才智》,2015-01-25
楊家麗:美國感恩節背後的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啟示,《雲南教育》,2011-10-3
(作者:浩然文史·隔壁小王博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icyvm4BMH2_cNUgJv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