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弄壞孩子玩具,孩子向媽媽告狀要報復,爸爸卒

2019-10-09     淅爸育兒記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學習高手,他們總是在家長不經意間就習得了家長的一些習性,但孩子的分辨能力有限,不知道哪些該學,哪些不該學,容易鬧出種種讓成人尷尬的笑話。

例如下面這位小朋友,在觀察了父親的行為舉止後,就說出了「大義滅親」的話來。

這天,爸爸媽媽正在看電視,家裡的保姆姐姐正在收拾東西。

「扒拉」一聲,吸引了正在玩玩具槍的孩子過來觀察。原來是保姆不小心摔爛了孩子的玩具。

孩子很生氣的對著保姆說:「阿姨,你怎麼把我玩具都弄壞了,我去告訴我媽媽!」

興許知道習慣了孩子的小題大做,保姆不以為意繼續收拾東西。

可孩子跑到爸爸媽媽面前,告起了狀來,並且氣憤的說要報復保姆阿姨。

媽媽並沒有生氣,孩子有報復心理可不是什麼好事。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那你打算怎麼報復她呀?」媽媽輕聲安慰孩子,並想看看孩子會用怎麼樣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憤怒情緒,希望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發泄情緒後再進行引導教育。

可孩子接下來的話,讓爸爸都快哭了。

孩子很認真很憤慨的說到:

「我要像爸爸對她一樣!」

「使勁使勁咬她的嘴!」

聽聞此言,爸爸七情上臉,不可置信的看向兒子。

可一切都晚了,媽媽已經開始挽起手袖,對爸爸怒視眈眈了...

不得不說這位爸爸還是真的」不小心「啊!這雖然是一個笑話,是也確切的映射出了孩子,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就習得了我們的某一些習性,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

在生活中,如果家長的生活習慣不檢點,孩子也會很快就學到手。不單單是行為方面,在語言上同樣如此。

在爺爺的生日聚餐後,家裡的孩子排著隊給爺爺送祝福,卻送出了讓「祝爺爺早生貴子」的大笑話來。

在孩子沒進入社會之前,家庭就扮演著社會的角色,孩子最初從父母相處模式上習得社交的方式,包括父母相互之間的相處模式,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模式,父母與家人的相處模式,父母與其他非家庭成員的人的相處模式。

為了讓孩子不做出超綱行為,家長們,要在日常生活收斂自己的不良習性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VhasG0BMH2_cNUglP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