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怪湯唯了!《大明風華》是底子裡的爛

2020-02-04     天涯小鳥movie

這個春節,除了初一看了一部《囧媽》,就在一心一意追《大明風華》。

因為要上班,追得慢了點。

雖然越到後面越覺得無味,但還是一集不落,沒有快進地追完了。

我的第一印象是,這部劇很平庸

豆瓣上,我給了2星。

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才剛剛及格。

來自豆瓣

很多人詬病這部劇不符合史實,不僅不尊重明朝服制,還把重要的歷史人物黑白對調

比如,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和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

劇中,胡善祥腹黑且瘋狂,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孫若微則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心性堅忍,氣度開闊。

孫若微

但歷史上,胡皇后是一位賢后,無緣無故被廢,反倒是孫若微,寵妃上位,也並未如劇中那樣,在宣德帝駕崩後,盡心竭力輔佐幼帝。

輔佐幼帝那是張太皇太后的活。

結果張太皇太后在劇中成了溺愛幼帝,放縱親信作威作福的昏聵婦人。

張太皇太后

同時,我又在豆瓣大明風華小組裡發現了大量感情充沛的解讀。

被解讀得最多的,是孫若微和劇中的宣德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朱瞻基(朱亞文 飾)。

諸如朱瞻基的佛性與魔性,孫若微的信仰崩塌,若孫CP的互補與深愛......

看得多了,覺得好像真是這麼回事兒。

但抽離出來,冷靜地看待這部劇,這仍然是一部我不想再看第二遍的平庸之作。

不著調

《大明風華》原名叫《大明皇妃孫若微傳》。

但無論哪個,都與劇情不符。

說是《大明風華》,整部劇從頭到尾都是權謀,直到最後孫若微信仰崩塌,風華何在?

孫若微:「我不欠你們朱家的。」

說是《孫若微傳》,整部劇直到最後三分之一,孫若微的戲份才吃重。

前三分之二,重點放在朱家五子的明爭暗鬥上,濃墨重彩的權謀,完全掩蓋了「配角」孫若微的光芒。

朱家五子:朱棣、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太孫朱瞻基

這是由於導演張挺的改編造成的。

原作《六朝紀事》是宮斗網文,導演張挺顯然大刀闊斧地增刪了很多。

弱化宮斗,增加大量權謀情節,開場來一場撩人的戀愛,然後迅速轉入權謀,後半段則上演大女主戲。

最終的劇本就是這樣。

劇情呈現很明顯的分段,分裂

開場的若基(孫若微與朱瞻基)之戀~

每一部分都很平淡,拖沓得像流水帳。

更別提剪輯的斷裂感

湯唯在知乎的採訪中道,拍戲時,為了利於剪輯,每一遍、同一場戲,都儘可能做得一樣。

我想問,既然已經這麼到位了,為什麼剪輯還是一塌糊塗?

比如,第37集,胡善祥小產後,竟然想借別的男人的種懷胎,孫若微被嚇了一跳。

「你瘋了!」

「你只當自己做錯了事情,你就該受到懲罰。」

說完這句,畫面突然切到了另一個場景。

迷之切換

姐妹之間一場關鍵的談話就這樣戛然而止。

原本,我期待談話的深入,作為親姐姐,心性疏闊磊落的孫若微理應有更多勸誡的話,而胡善祥從小在宮裡養成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心性,必定使這對姐妹從此疏遠......

姐妹倆的分道揚鑣,便是從此開始。

竟然就這樣輕飄飄的一句話帶過。

我剛剛開始聚集起來的情緒更是無處釋放。

觀感特別不好。

糟糕的是,這樣的剪輯在這部劇里隨處可見。

這位導演的手法真是稚嫩得令人瞠目結舌......

混亂

豆瓣小組裡陶醉在人物解讀中的諸君,請停止你們的想像吧~

孫若微愛朱瞻基麼?

小組裡面狂啃若基CP,說什麼孫愛而不自知~

我看到的是,若微和朱瞻基談了十幾集戀愛,互相撩得眼睛裡都能溢出糖水來,小腰都讓摟了~

家長都見了~

別再怪湯唯了!《大明風華》是底子裡的爛

若微初入皇宮

結果,一直沒出現的徐濱(喬振宇 飾)一上線,若微就讓他帶自己走。

若微對徐濱道:「帶我走吧。」

徐濱和若微都是靖難遺孤(1399-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殺建文朝大批文臣武將及其家屬),徐濱比她年長,既是她的同胞,又是她的老師。

他們是師生戀。

後面,若微入皇宮後,徐濱每次出現在她面前,她都表現出了萬分的不舍。

多年後徐濱歸來,若微奔跑相迎

她對徐濱的感情,絕不僅僅只是同胞之誼,兄妹之情。

既然如此,她為何又對朱瞻基來者不拒?

孫若微和朱瞻基

如果說孫若微愛而不知,那對徐濱也同樣適合。

所以,她到底愛誰?

這部劇最大的問題,是邏輯混亂,和剪輯一樣,人物情感也讓人看不明白。

似乎導演只想抓人眼球,知道我們喜歡看男女主互撩、霸道總裁式的愛情,就使勁拍給我們看。

別再怪湯唯了!《大明風華》是底子裡的爛

霸道總裁朱瞻基:「你這樣的女人我頭一次見。」

但又設置了一個深情內斂的男二,作為千年備胎,不計成本地付出。

備胎徐濱

為了足夠吸引眼球,連情感邏輯都可以不要,就算是於媽的爽劇,那魏瓔珞和傅恆、乾隆之間的關係也是有跡可循、明明白白。

魏瓔珞、傅恆

浮躁

導演的浮躁,表現在角色和劇情的蒼白與粗糙

比如,若微和胡善祥,一個白蓮花毫無瑕疵,一個仿佛生來就是反派。

胡善祥東窗事發

我到現在也不是特別明白,胡善祥如此促狹狠毒的原因?

只因不想悄無聲息地死去?想為父母報仇?

或是從小長在深宮,弱肉強食那一套已經在她心底根深蒂固?

無論哪個原因,都不足以說服我。

因為導演哪一個原因都沒有說明白。

如果是不想悄無聲息地死去,除了放幾個年老宮女在冷宮打牌的鏡頭,是不是應該更深入地闡述?

如果是弱肉強食深植心底,那更是毫無表現。

胡善祥曾說:「除了太孫,我什麼都沒有了。」

「除了太孫,我什麼都沒有了」

這份隱藏在話中的淒涼和走投無路的逼仄,有三分留白,表現得不錯,若是能得到前情鋪墊、渲染,效果翻倍。

可惜,導演沒有花這個功夫。

湯唯到底演得怎麼樣?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幕,是孫若微和胡善祥還未疏離時,共坐於廊下。

那時,朱棣剛死,朱瞻基決定和漢王正面剛,作為女眷,孫若微和胡善祥都為未來的命運而擔憂。

兩人靜默無言,均是面容昳麗。

若微正臉如同畫中人。

善祥側臉絕美。

但,那是靜態圖。一恢復到動態,湯唯多餘的小動作,就煞風景了。

頭亂動,嘴巴亂抿,眼睛亂眨。

同樣,在這張動圖裡,湯唯把摺子遞交給太子,她的公公,不僅摺子沒端平,身體還亂扭亂動......

這些不端莊的舉止不僅顯小家子氣,也影響了整部劇的成色。

這麼不嚴謹的儀態,反映的是整個劇組的水平

湯唯被詬病「毫無古裝氣質」,很大的原因在這。

她曾經因王佳芝獲得巨大成功,王佳芝的低眉淺笑,羞澀,溫柔,一看便知專門訓練過儀態。

王佳芝和易先生

所以怪湯唯,還不如怪劇組。

原本明史少有人拍,明史本身又錯綜複雜,是非常容易拍出彩的題材。

只可惜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想出一部合格的劇,都難如登天了~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HIRE3ABjYh_GJGVEy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