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兩部翻拍電影,美版《觸不可及》和國產片《你是兇手》。
《你是兇手》翻拍自韓國2013年的驚悚犯罪片《蒙太奇》,又名《抓住那個傢伙》。
韓國原版(右)國產翻拍(左)
美版《觸不可及》,豆瓣評分7.7,雖然和法國原版9.2差了不止一個量級,但總體質量尚可。
來自豆瓣
在IMDb和爛番茄上也有6.9和82%的爆米花指數。
IMDb
爛番茄
而《你是兇手》就比較慘了,豆瓣評分僅6.1。
原版可是有著8.0的好分數。
國產翻拍
韓國原版
是翻拍,就不要怕被比較。
畢竟,用了現成的創意,翻拍也不是不好,成不成功關鍵還是在本土化。
此次翻拍,劇情除了幾處細節調整,基本和原版一模一樣。
兩部電影都講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十年前(原版是十五年),白蘭(宋佳 飾)的女兒被綁架,並最終死亡。
警察苦苦破案無果。
十年後,李愛軍(馮遠征 飾)的孫女被一模一樣綁架......
白蘭和仍在堅持的警察陳浩(王千源 飾)再次瘋狂,終於找到了真兇。
面對真兇,他們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白蘭
陳浩
原版之所以叫《蒙太奇》,是因為劇情使用了蒙太奇剪輯手法。
蒙太奇,源自蘇聯,指把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
經過蒙太奇處理的電影,含義指向性特別明顯。
就如這兩部電影,十年(十五年)前後兩場綁架案,被剪碎了交錯穿插,一步步給出信息,我們只能根據這些不完整的信息猜測兇手。
陳浩的助手,年輕警察星星
一方面,為後面真兇反轉埋下伏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從這些零碎,而逐漸完整的線索中感受到破案的樂趣。
比起一開始就把大量信息鋪陳在我們面前的傳統推理片,蒙太奇剪輯下的推理片會給我們更多驚喜。
李愛軍
(以下有劇透)
大部分人看這兩部電影,都會經歷兇手是李愛軍,到兇手是白蘭,再到兇手是李愛軍這個曲折的過程。
因為電影是逐漸給出兇手信息的。
在影片前三分之一,我們一直沉浸在白蘭的痛苦裡。
為了強化白蘭這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痛苦,國產翻拍版增加了「絕症」這個元素。
肺癌晚期的白蘭
電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李愛軍才正式登場,他的孫女被綁架了。
他看上去就是一個普通的安度晚年的老人,很少有人會想到,他會替兇手和警方接頭。
當陳浩扳過「兇手」的肩,露出他的臉來時,很多人都吃了一驚。
李愛軍
但我們很快又釋然了,因為電影拋出了「炒股失敗」的線索——為錢自導自演一起綁架案,在戲劇化的小說和影視作品裡,並不少見。
緊接著,李愛軍自白被兇手困於陋室一天一夜的真假,和兇手聲音的疑似合成,又開始困擾我們......
直到最後,真相令人大跌眼鏡——
綁架李愛軍孫女的兇手,是白蘭。
白蘭
這要歸功於宋佳的沉浸式演技。
肺癌晚期的白蘭,時日無多,十年痛苦已經把她折磨得不成人形,宋佳的沉浸式演技演出了白蘭的無力和執念。
無力
執念
她的神情恍惚,她的喑噎哭泣,她的歇斯底里,都在情緒傳達上激起了不小的水花。
因此,當真相浮出水面時,我們幾乎是在驚訝的同時,立馬領會了她這麼做背後的動機——
時日無多,警察卻遲遲無法破案,無奈之下,強烈的為女報仇的執念之火卻越燒越旺,直至手刃仇人。
聰明如你,一定已經猜到了這個十年前的真兇是誰了吧?
宋佳甚至賦予了這個在原版中平平的角色以深度和鮮明的個性。
比起韓國原版里的母親,宋佳版母親更具有存在感,她濃烈的情緒讓失去孩子的痛苦如血般嘩啦啦鋪開。
韓國原版里的母親
這既是宋佳演繹的成功,亦是角色改編的成功。
又比如,原版里,面對生生死在自己面前的女兒,母親哭得悽厲又痛苦。
原版
翻拍版里,宋佳哭得近乎無聲,恍惚的神情令人覺得,她並沒有接受女兒離去的事實。
一點,就差一點,她就能救下自己女兒。
她已經開到了綁匪指定的位置,卻正好看到女兒墜落......
這是韓國電影在表達上與中國電影的區別。
但為何《你是兇手》評分只有6.1呢?
主要在於整體劇情比較平庸。
主角陳浩和李愛軍都沒有塑造好。
原版中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正是這兩個角色。
原版中的警察吳青浩,是《殺人回憶錄》里客觀冷靜、據理分析的漢城警察的飾演者金相慶演的。
原版中的警察,吳青浩
金相慶嚴肅沉穩的形象,賦予了吳青浩相同的氣質。
而《你是兇手》里的警察陳浩,則由王千源飾演。
形象上有更多的痞氣,還帶點喜劇意味。
「我這不閉嘴了嘛!」
這使整部電影的氣質都發生了改變,有我們熟悉的犯罪推理喜劇片的味道,但也加重了它的普通。
同樣還有馮遠征飾演的終極兇手,李愛軍。
原版中的外公,對自己犯下的罪行表現出了令人髮指的冷漠。
「我用那晚拿走的錢,救活了我的孩子。」
「如果那個女人站在我的立場,也會那麼做。」
這讓觀眾,為最後的交易和受害者母親「報私仇」的方式,積累了足夠的情緒和心理情感,產生了共鳴。
片中警察吳青浩的轉變,正是片外的我們的轉變。
吳青浩面部表情的微妙變化,預示著他內心立場轉換的完成。
吳青浩從震怒中心生一計
如此精細而深刻的細節,《你是兇手》里卻沒有。
馮遠征原本很適合演這種隱身於民間的惡魔,他在2001年《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的家暴丈夫,可是不少人的童年陰影呢。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劇照
可惜了。
至於破案劇情,也是粗糙得我都不想說了。
只能說,很多翻拍劇連基本的人物塑造和劇情邏輯都沒有填充完整,談本土化,還早呢!
(作者:天涯小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_UxmW4BMH2_cNUgkQ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