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條公園的小道上,一位5,6歲左右的小男孩撒嬌讓媽媽給她穿鞋。
媽媽對孩子說:「你為什麼不能自己穿鞋?這麼大了?」
沒想到小男孩對他媽媽說:「你為什麼不自己做飯?你這麼老了!」
那位媽媽聽完之後臉色馬上變了,她氣急敗壞地對小孩說:「你竟然敢這樣對你媽媽說話?」
在很多家庭中,小孩反駁大人很常見。
「你為什麼不收拾書包?」「晚點就收啊!」
「你為什麼不和小朋友分享零食?」「我又不是開零食店的!」
「你為什麼沒有好好講話?」「我就是不懂啊!」……
總之,大人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有理由反駁,很多父母氣得不行。
為什么小孩會頂嘴?
很多父母說,會頂嘴的孩子聰明。其實德國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相關實驗,他們發現那些經常頂嘴的小孩,比一般小孩更有主見、自信心較高。具體來說,有下面三種原因:
1、孩子不想讓大人干涉
自信較好的孩子,他們也趨向於做事認真,另外,他們常常感覺「我已經做得很好了」,想得到大人的稱讚,沒想到卻被批評。在這樣的沮喪情緒下,他們因為堅持相信自己,便通過「反駁」和「頂嘴」,拒絕讓大人干涉。
2、小孩覺得著急又煩躁
有時候,孩子已經心情不佳,或者他們已經在努力嘗試或改變,可是爸媽或老師還在不停地給孩子指令,甚至指責孩子。在負面情緒的驅動下,孩子氣急敗壞,便下意識地做反駁。
3、孩子覺得自己是對的
在孩子的經驗或知識體系中,他們覺得自己的話語或行為是正確的。「XX就是這樣說的」,「電視里就是這麼做的」,「老師讓我們這樣處理的」……孩子想據「理」力爭,卻得不到爸媽的認可,頂嘴便發生了。
遇上熊孩子頂嘴時,爸媽哪些話最好不要說?
「小孩只能聽,不准反駁」
父母權威至上,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發聲的機會。「反正我說了沒用,我就不說了」,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心聲,會妨礙親子溝通。當孩子自我「關閉」得越久,與大人的隔閡越大。
「你才幾歲,你懂什麼?」
反問孩子幾歲,父母實際上在蔑視孩子,不尊重孩子,對孩子的話嗤之以鼻。父母的這種態度,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還帶來後遺症——孩子感覺憤怒,當然也會帶來親子關係的陌生。
「等一下」,然後……父母就忘了這件事
當孩子在著急地表達某種想法或意見時,大人有時會對孩子說「等一下」,他們可能在忙著別的事情。可是,當他們的事情忙完後,卻把孩子的事情忘記得一乾二淨。如果孩子還記得這件事,父母卻好像這事情沒發生過,孩子便會感覺父母對他/她的事情不關心,也不重視他/她。
「你等著,回家後看我不收拾你!」
恐嚇孩子。當孩子在表達時,可能語氣有些強烈。父母卻恐嚇孩子,用語言暴力甚至真的打罵暴力對待孩子,孩子會慢慢地變得不愛溝通,也畏於表達。那麼,膽小不自信的小孩就這樣養成了。
「你前幾天也是這樣,我忍你很久了!」
舊事重提,讓孩子難堪,打擊孩子自信。無論哪個孩子,他們難免會做錯事情,因為「犯錯」也是小朋友的成長方式之一。當父母經常「翻舊帳」,孩子便知道自己不能犯錯,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變得什麼都不要做。
想起了一朋友家的故事。她還在上學時,有一年暑假,她本打算去夏令營,但老家奶奶去世,她父親取消了她的夏令營,並要求她跟隨父母回老家。當年她已經不是小朋友了,她自己本來也打算好了夏令營期間請假二三天回老家。沒想到父親沒跟她商量就擅自取消夏令營,她感覺很生氣,便責問父親,沒想到被父親甩了一耳光……自此,已經過去了20多年,她很少與父親說話。大人雖然有理由,但我們不要忘記尊重小孩。
當你家孩子喜歡反駁,父母該如何做?
除了審視自己有沒有上面的行為外,最好借鑑下面三步驟:
1、大人先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常見很多大人聽見孩子的反駁,便下意識地呵斥或批評孩子。他們忘記了,孩子也有情緒激動的時候,可孩子也需要被大人尊重,他們甚至也有維護自己面子的需求。這時你可以說:「媽媽很難過你這樣說話,媽媽只是建議你做得更好。」大人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有助於激發孩子的同理心。
2、引導孩子也表達感受
當父母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後,也往往能促發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你能告訴媽媽,你剛才為什麼那麼煩躁嗎?」引導孩子表露了內心深處的想法後,也往往能幫助他們平息那些或沮喪、或激動的強烈情緒,帶來理智思考。
3、商量出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
舉一個例子,當媽媽想讓孩子吃蔬菜,孩子不想吃。當被媽媽催多了,孩子便頂嘴「不吃蔬菜又不會死」。這時,媽媽不要下意識暴怒或批評孩子,而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引導孩子表達「為什麼不想吃蔬菜」的原因。
這時媽媽也可以順便告訴孩子,吃蔬菜有什麼好處。通過這樣的步驟,父母有時候也能對孩子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有些孩子不是真的不愛蔬菜,而是因為蔬菜太長太硬,那麼媽媽就可以根據這樣的原因,煮一些新鮮的嫩蔬菜,甚至還可以做成蔬菜肉丸給孩子吃。當然,媽媽最好先與孩子做好約定,孩子能感覺備受尊重。
想起了紀伯倫的一句詩,他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難怪他們愛頂嘴了!
關鍵字:頂嘴反駁、行為心理、幼兒心理、育兒方法、親子互動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