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氣就「動粗」?如何治?媽媽靈機一動想出的好辦法

2020-05-31     幼兒說

原標題:孩子一生氣就「動粗」?如何治?媽媽靈機一動想出的好辦法

在一個小公園裡,有一位小男孩,他手裡的玩具被另外一個小男孩搶走了之後,他一伸手就把對方推倒了,還騎在對方的身上,最後朝對方臉上打了一拳。打人小男孩的媽媽很氣惱,因為她經常教育小孩,叫他改掉打人的壞行為,可是收效甚微。

小朋友一生氣就罵人打人,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

為何很多孩子一生氣就「動粗」?

記得有一位名叫Charles Spielberger的心理學博士曾經說過,人生氣的時候,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與此同時,體內的荷爾蒙、腎上腺素分泌量也會增加。接下來,就會引發身體的一些行為,例如把對方擊倒或者逃跑。

這其實是自然界中,動物自我保護的一種本能。可是相同的機制用在了小朋友間的相處中,就變成了「暴力行為」,繼而引發矛盾。

如何治?一媽媽靈機一動想出來的好辦法

有一個家庭的小男孩,一生氣的時候就會搞破壞,客廳里的家具、電視機、書本、杯子、玩具都會成為他泄憤的對象。

另外,家裡的奶奶比較疼愛他,他有時生氣還會打奶奶。讓媽媽難以接受的事,老人還對孫子說:「會打人的男孩才是男子漢……」

媽媽經常教育小男孩,但是小孩似乎改不了。有一次,媽媽在網上看電影的時候,小男孩又在一旁發脾氣摔玩具,這位媽媽剛好在電影里看到了裡面有攝像頭偷偷拍攝的環節……她靈機一動,打開了手機的攝影功能,把孩子發脾氣亂摔東西的場景拍了下來。

這位媽媽還很聰明,她意識到當下給小孩看,效果可能很差,所以她過了幾天後,趁小孩心情愉快,在吃冰淇淋的間隙,她把手機掏出來,打開了之前拍的幾個視頻給小孩看。

小孩看著看著……目瞪口呆,他簡直難以相信視頻裡面的小孩竟然是他自己!看完了幾個生氣的視頻之後,小孩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媽媽,原來我生氣的時候是這麼丑的!我以後還是少點生氣吧!哈哈……」

這個方法,為什麼不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起了心理學裡面的「厭惡療法」。從概念上解釋,「厭惡療法」的目的,是讓人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厭惡,從而達到戒掉負面行為的目的。

同理,上面那位媽媽的做法,是讓小孩意識到自己生氣的時候,打人、罵人、摔東西是一種不良的行為,「亂發脾氣讓我變得很醜陋」,正如上面小男孩所言,在這樣的感覺下,久而久之,小孩就會戒掉了壞行為。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父母還可以這樣引導

如果你家也有生氣娃,平時在小孩生氣的時候,要引導小孩「有話好好說」。好好說話能達到什麼目的呢?首先,當父母對孩子說「有話好好說」時,能夠幫助小孩意識到自己的負面行為,其次引導小孩用大腦思考,當小孩啟動大腦思考,其實是觸發了理智腦的運作,從而幫助小孩的情緒「降溫」。

接著,父母鼓勵小孩好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生氣的原因,從而讓父母了解小孩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而生氣,這樣也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當一個小孩情緒穩定,而且能夠用語言清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大概便是「萬人迷」小孩了。

難怪不少人說,人生里,不知道轉彎的人,永遠走不遠;不知道息怒的人,永遠沒有朋友……好好引導你家生氣的「小獸」吧!

關鍵字:幼兒情緒、情緒管理、育兒方法、親子互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E7Sa3IBd4Bm1__YIY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