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旅發大會井陘縣路線敲定

2019-08-06     大陘網視頻中心



呂家村作為省市旅發大會觀摩點之一,今天就帶您穿梭明清古院,擷珠成鏈,先睹為快。

南障城鎮呂家村隱藏在冀晉交界的大山深處,風光秀麗,民風淳樸,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



呂家村是一個小村,全村160多戶,480餘口人,村子雖不大,但卻有著600餘年歷史。據呂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本縣南障城洪河漕呂氏遷居此處,以地名稱汪兒村。後因呂氏人丁興旺,遂於清順治年間改為呂家村,沿用至今。

推薦遊覽路線:遊客中心—大槐樹——日月樓——炒土棋子特色飲食——非遺榨油坊——鄧小平舊居——129師指揮部——繡樓院——民宿院——三滴水院——觀山院——咖吧——村史館——遊客中心。



古槐見證

村口一棵古槐,相傳為建村時所栽,枝幹突兀蒼勁,數百年來迎來送往著村裡的客人,老樹與旁邊用青石鋪就的石坡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透過古槐繁茂的枝椏,只見一片青石灰瓦的古老院落背靠青山,錯落有致。因「環村皆山」,當地俗稱「靠山家」。村子以古建築群為中心,房屋按時代的順序向四周擴展。現在,全村共有老院落76處,其中最具風格的有12處。

紅色記憶

「福壽宅福壽宅,福壽名宅貴人來。」當地民謠里的「福壽宅」因門庭鐫刻有「福壽」二字而得名。這座建於清末民初的老宅之所以聞名鄉里,除了其歷史悠久、建築精美外,還因為70多年前的一段紅色記憶。1938年2月,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曾率部駐紮呂家村,在這座宅院裡指揮了著名的長生口伏擊戰。鄉親們親切的又把這裡稱為革命宅、勝利宅、光榮宅。歷史的烽煙已經散去,呂家村將紅色革命遺址與明清建築融合在一起,加上秀麗古樸的風光,就像鑲嵌在太行山深處的一顆明珠,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明清宅院

沿著已被磨得溜光圓滑的青石古道拾級而上,手指撫過石牆、石壁,頓時感受到一種堅固與清涼,那些在風雨滄桑中佇立數百年的宅院便一一閃現在眼前。

「三滴水」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其格局方圓百里獨一無二。推開斑駁的木門,迎面便是一座磚雕照壁,正中精雕細刻了近百個圓形花朵,象徵子孫圓圓滿滿、同心同德。仔細去看房屋的高低分布,原來竟分為三個層次:從外向里看層層高升,象徵生活蒸蒸日上;從裡向外看綿延不絕,象徵後世子孫滿堂。院內門窗樑柱間均有雕花,細緻精美,竟使這古拙宅院透出些江南園林的清麗靈巧。

「繡樓院」據說,此院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此院近似抱廈門樓,木製屏風,精美的門廳窗戶與屏風巧妙地融為一體別具特色。

豐厚獨特的人文資源 獨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築為呂家後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村內的古街、古院、古樹、古榨油坊讓這個美麗的山村平添一抹古樸的色彩。



鳳凰涅槃

民宿、咖吧這些充滿都市氣息的新生事物,在古樸的呂家,相映成趣。走進呂家村史館,透過玻璃櫥窗,斑駁的農耕器具浸透著歲月的滄桑,講訴著呂家人幾百年來勤儉持家,書香傳世的傳承和發展,接納與包容。正如呂家村口那株蒼勁的古槐,枝繁葉茂,向世人綻放出勃勃生機,張開雙臂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WMTlmwBvvf6VcSZmE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