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入史第一廟

2020-01-19     大陘網視頻中心

井陘入史第一廟

作者:劉春林

  可以說,中國是一個廟宇之國,雖然世事變遷日新月異,但體現儒、道、佛思想的廟宇在名山大川間可見,在有一點歷史的大城小城可見,在封閉的鄉村也可見。井陘是一個封閉的縣,廟宇卻很「發達」,家家戶戶宅院裡的神龕——村民也稱之為廟,如土地爺廟、天地爺廟等,那擁有獨立建築的廟宇全縣少說也有2000座。

夜讀《隋書》,翻至《張季珣傳》,字裡行間見有「井陘」二字,遂細讀。讀罷,張季珣的生平並未留下多深的印象,倒是其父張祥的作為深刻於心——古人作文頗講嚴謹,但此傳名為《張季珣傳》,實為張祥、張季珣父子傳,昔曾查尋張祥傳,因其未入名錄而不果——緣由是其一生的作為濃縮於井陘。《傳》記:

「張祥,京兆人(今長安一帶),張季珣之父……少為高祖所知,其後引為承相參軍事,開皇中累遷并州司馬……仁壽末,漢王諒舉兵反,遣其將劉建略地燕趙至井陘,祥勒兵拒守,建攻之,復縱火燒其郭下。祥見百姓驚駭,其城側有西王母廟,祥登城望之,再拜號泣而言曰:『百姓何罪,致此焚燒,神其有靈,可降雨相救。』言訖,廟上雲起,須臾驟雨,其火遂滅。士卒感其至誠,莫不用命,城圍月余,李雄援軍至,賊遂退走。以功授開府歷汝州刺史靈武太守。」

  井陘為兵家必爭之地,歷朝歷代戰事不斷,《傳》中所記戰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對其前因後果記述更詳,讀來自不感怪,但司馬光未寫到城內這個西王母廟,圍繞西王母廟發生的故事,西王母之「靈」,卻令人驚奇。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女神。「西王母其狀如人,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山海經·西山經》),其首次在文字間出現時,被描寫成了一個介於人獸之間的怪神、凶神。以後,她的名字在《淮南子》、《穆天子傳》等多種先秦典籍中出現,其神權神力也轉化為了「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娥竊以奔月」(《淮南子·覽冥篇》)般掌不死之藥的吉祥神。特別是吳承恩集前人對西王母的認知,在《西遊記》中塑造出的西王母,其形象不僅更具體化且更形象化了。

  井陘的廟宇繁多,但歷經滄海桑田,現存年代均不久遠,間有殘碑追述其創建至宋、至唐、至隋,也很難令人信服,而這個曾經存在的西王母廟、她之「靈氣」是入了正史的,其能否占據井陘廟宇之首不敢斷言,稱之為井陘入史第一廟是毫無疑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YP8wW8BUMKGWtVOSS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