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吃頭,老廣們現在最愛的是這顆!

2020-10-10     美食導報

原標題:論吃頭,老廣們現在最愛的是這顆!

導報君語

祛秋燥,來口「青橄欖燉響螺頭」唄!

暑熱未去,秋意漸起。近來的氣候大概可用這八個字來形容。炎熱乾燥「烤驗」著大家的皮膚和喉嚨,多喝湯水是滋潤良方。

在眾多的湯水之中,許多老廣都會推薦「青橄欖燉響螺頭」。這道充滿粵式風味的老火湯,不但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且味道特別清鮮,有一種令人一試難忘的食味。

搭配

響螺和青橄欖就能成湯

秋燥,向來令人煩惱,而對付它的最佳方法莫過於食療。

所以每每進入秋季以後,廣東人就特別愛喝湯。若是你走過那些大大小小的菜市場,你通常能看到每個小攤大檔里都會有湯料出售,尤以清補涼、潤肺潤喉之類的湯料最多。

市場中常見的湯料——響螺片

而在這些湯料中,有一種湯料就特別顯眼,它就是海味乾貨「響螺片」。若此時你上前詢問:「響螺片煲什麼?

那麼大部分老闆都會告訴你:「加點瘦肉煲青橄欖就行啦!

因為瘦肉易買,青橄欖難求,所以有些細心的老闆甚至已經準備好一籃子青橄欖等你挑選。

這些老闆口中所推薦的搭配,就是「響螺煲瘦肉青橄欖」這道老火湯。其實,不止是這些精通「老廣」口味的小商販,就連好些中醫師和營養師,也推薦大家在秋季多喝「響螺煲瘦肉青橄欖」。

中醫認為,青橄欖性平,味甘酸,氣甘潤,具有清熱、利咽、滋陰、潤肺、健脾的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咽干舌燥、津液缺乏。

而響螺片是有名的滋陰海產品,有滋陰健脾、益氣補腎的作用。所以用青橄欖配以補髓益氣的豬瘦肉燉響螺是一道能潤燥滋陰、理氣潤肺、健脾開胃,也可謂時下養生的最佳湯品之一了。

響螺頭

不過嚴格來說,這道老火湯的標準用料並非「響螺片」,而是「響螺頭」,在經典名湯中名為「青橄欖燉響螺頭」

其中的原因,就得從「響螺」和「青橄欖」之間的「食事」說起了。

解構

青橄欖可以去響螺腥味

事實上,「響螺煲瘦肉青橄欖」這道湯就是來自於「青橄欖燉響螺頭」,而「青橄欖燉響螺頭」又是來自於經典潮菜。

換言之,這些由「響螺」和「青橄欖」搭配的湯水,其實是來自於潮汕地區的菜譜之中

在潮汕,有句俗話是「鮑參翅肚易得,而響螺難求。」此螺並非田間地頭的田螺石螺,而是一種重量級高檔食材——深海大響螺,一種被譽為潮菜最金貴的食材。

而按照潮汕的食俗,吃響螺時,螺片是最重要的食位,一般是是湯焯原味上桌,而切出來的螺頭和螺尾也不能隨便丟棄,螺頭多用來燉湯,通常搭配另一種潮汕人最推崇的食材「青橄欖」做成「橄欖螺頭湯」,也就是「青橄欖燉響螺頭」。

據考究,在廣東乃至全國,對「響螺」和「青橄欖」同時如此著迷的,僅潮汕人一家,所以此湯的出處是潮汕地區是無疑的。

而且,「青橄欖燉響螺頭」中的「響螺頭」也頗有講究。潮菜大師鍾成泉介紹,潮汕人認為,響螺分為兩種,外表圓潤的被稱為文螺,棱形凸起的叫做角螺,同等大小的情況下,文螺的肉更多,角螺肉則相對少。鍾大師指出,兩者在烹飪方法上沒有明顯界限,但鑒於兩種螺的肉質特點,文螺多用於製作上湯白焯或明爐燒制,而角螺則多用於製作「青橄欖燉螺頭」。

而另一潮菜大師劉柱志介紹,這道湯水的搭配,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響螺和青橄欖在營養上互補,藥性上相得益彰;
二是,因為響螺味鮮但帶咸,需要青澀有奇香、久嚼生津甘甜的青橄欖來緩和這種味道。

那麼,「響螺」為什麼必須是配「青橄欖」而不是其他食材呢?劉老師認為,從食味上來說,這種搭配是比較唯一的。

「響螺」配「青橄欖」的烹飪原理就在於,「響螺」本身就是海鹹味很濃的食材,而「響螺頭」則更甚,而且大凡是海貝類,它的肉質中多會有一種類似金屬的腥味,往往來說這種味道就必須由帶「苦」的食材來抑制,譬如「涼瓜煲蚝豉」。

所以苦澀又帶甘,並且是秋季盛產的「青橄欖」,與同樣是秋季出產的「響螺」,既在味道上是相輔相成的,也是「不時不食」。

圖文 | 馮睿峻

部分圖片來源 | 綜合網絡

編輯 | 某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SDeEHUBd8y1i3sJXy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