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在武漢幹嘛?」
「武漢很多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病了,需要爸爸給他們打針……」
「他們疼嗎?」
「不疼,這裡的叔叔阿姨們很堅強!」
「那爸爸加油!我好想你!」
海慈援鄂醫療隊員急診科李永征5歲的大兒子在視頻中舉起小拳頭給爸爸加油!
醫療隊員在武漢一線抗擊疫情已經接近三周時間,李永征說:「想孩子是肯定的,每個父母都愛自己孩子,但該付出時就要付出,疫情當前,有大家才有小家。」身教大於言傳,他最想告訴孩子,長大後無論貧與富都要做個正直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看到別人有困難要儘自己力量去幫助他。
經過緊張的培訓,到達武漢第二天,醫療隊正式接管了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樓9層病區。李永征是護理組第一組成員,要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聽到消息後他有點忐忑,但總要有開路者,他下定決心必須完成任務。進入病區短短3小時內處理了很多問題,接到了化驗室的危急值,按照流程做好登記並通知到清潔區值班醫生;18床老奶奶突然呼吸衰竭,情況危急,立即通知醫生,並採集血氣標本化驗;隨後41床患者按鈴呼叫,因為是湖北方言,李永征理順了好久才聽明白他因為牙口不好想喝粥;給一位阿姨患者上監護,阿姨帶著憋喘聲連說了3遍謝謝,微小的聲音里充滿感激……第一個班下來李永征全身都濕透了,防護目鏡也沾滿了水珠。「身在戰場能真切感受這個病毒有多殘酷,到處是咳嗽聲和憋喘聲,感覺他們那麼無助。出了隔離病房我冷靜思考今後如何去做才能讓他們快快好起來。」李永征說。
李永征身材高大,防護服套在身上比較緊。「最開始走路、護理操作所有的動作都很小心。」李永征說,隨著進入病房工作的增加,穿脫防護服越來越熟練,對於工作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當聽到有患者將要出院,他內心無比激動與高興,「能從重症病房治癒出院對患者來說,生活又燃起了希望,是新的開始。對我們醫務人員來說,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所有的付出和辛苦也是值得的。」
前幾天29床患者大叔說:「你們好幾個醫院的護士來自不同地方,但是干起活來和一家人一樣默契,太謝謝你們了,大老遠冒著風險來救我們的命。」大叔記下了所有護士的名字,說將來到青島請大家吃飯。其實,每當李永征聽到患者們的一句「謝謝」時,內心的感動不斷翻騰,化作一種力量,一份責任。「一定讓他們好起來!堅定信念,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李永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