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挺、頭後仰就是腦癱的預兆?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2019-10-04     兒科醫生王東記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寶貝能夠健康成長,寶寶每個小動作寶媽都會留意觀察。但作為新手父母,由於缺乏經驗,面對寶寶的一些看似異常的行為,總會特別緊張,總是擔心自己家的寶寶是不是發育不良?是不是生病了?這些問題總是困擾各位寶媽寶爸。

前幾天,有位寶媽向我諮詢:寶寶打挺、頭後仰是腦癱的預兆嗎?相信這個問題不少家長也會有此疑問,接下來就為大家細說下。

寶寶打挺和頭後仰的原因

首先先說下寶寶頭後仰的原因。寶寶由於年齡小,頸部肌肉還未發育成熟,而且嬰幼兒的頸後肌發育要早於頸前肌。因此當寶寶被家長豎抱時,寶寶軀幹核心力量弱,而為了讓頭部保持平衡,會有短暫的直立,當頸部無法支撐小腦袋時,失衡狀態下就會出現來回搖擺或轉著圈往後仰的現象。

而嬰幼兒大部分的打挺行為,其實都是負面情緒迅速膨脹或積壓許久的情緒難以釋放造成的結果。由於寶寶還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就會用哭鬧、打挺來宣洩自己焦躁的情緒。

大部分寶寶打挺和頭後仰行為都是正常表現,當寶寶有些生理需求比如飢餓,看見喜歡的東西家長沒有滿足,或者受到刺激,平躺、豎抱狀態下出現頭後仰,打挺情況是不用擔心的。若還伴有哭鬧、睡眠質量不高、身體僵硬、入睡困難等異常,家長就要重視起來,懷疑有腦損傷的發育風險,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打挺、頭後仰該怎麼護理?

首先家長切記不可讓寶寶長期採用仰臥位睡覺,讓寶寶採取側臥位睡姿最佳。這是由於寶寶側臥時,寶寶的下肢會彎曲,兩手臂可以伸出放在身體前面,這樣非常有利於寶寶痙攣肌肉的張力得到明顯改善,從而緩解寶寶頭後仰打挺的情況。

其次建議5個月內的寶寶,家長儘量採取橫抱、斜抱,少採用豎抱。若必須要豎抱,家長要一定要護好寶寶的頭頸部。

最後,作為父母,平時你也可以在家訓練寶寶仰臥位抬頭:家長面對寶寶,可用雙手從寶寶的耳後托起寶寶的頭部,使寶寶的頭部呈前屈姿勢,並且要用雙臂兩側固定住寶寶的雙肩呈正中位。

寶寶打挺、頭後仰就是腦癱的預兆?

單憑寶寶打挺、頭後仰就斷定是腦癱,不僅徒增煩惱,也太過於草率。

腦癱兒不僅有頻繁打挺和後仰的行為,還伴有明顯的運動發育落後,比如不會抬頭、翻身、手難以伸開、不會坐,智力發育落後於同齡兒等。

小兒腦癱的早期典型表現

1.易驚

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2.進食困難

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

3.不能抬頭

寶寶過百天還不能抬頭或4~5個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4.握拳

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手張不開。

5.身體異常

身體很軟或者發硬,動作也僵硬

6.表情淡漠

表情呆滯,逗弄無反應,不是很會笑,表情單一、冷漠,過分安靜。

7.發育異常

過早翻身,5個月還不能伸手抓握

8.姿勢異常

無力或四肢發緊、打挺頭後仰,常流口水、四肢不自主地徐動和顫抖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Ddvm20BMH2_cNUg9y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