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身高都不錯,為什麼孩子會患有矮小症?矮小症家長了解多少?

2020-09-28     兒科醫生王東記

原標題:父母身高都不錯,為什麼孩子會患有矮小症?矮小症家長了解多少?

現在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尤其是身高問題,一般家長比較不高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也長的矮小,家長身高不錯的家長都覺得孩子應該不會有矮小的問題,不要忽視孩子「矮小」的問題,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觀念耽誤孩子的長高,不要讓身高成為孩子終身的遺憾。最近後台有收到家長的私信說,父母的身高都不錯,結果孩子卻很長得不高,是怎麼回事呢?

為什麼父母身高都不錯,孩子會得「矮小症」?

很多家長都覺得父母長的高,孩子一定不會矮,只是「早長」或「晚長」的問題。其實孩子的身高有一個遺傳公式,男孩的遺傳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8厘米; 女孩的遺傳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8厘米。

從公式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身高並不是完全受遺傳的影響。實際上,遺傳因素僅占身高的60%-70%,其餘30%-40%受後天因素影響。後天因素的變化可使孩子的身高差在正負7.5 cm的範圍內。

現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社會,人手不離手機,而有些孩子也經常愛熬夜玩手機,這可能是他們比同齡人矮的主要原因。因為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並有助於提高身高。長時間熬夜錯過了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將會限制孩子的成長。

如何確定孩子是「晚長」還是「矮小」?

家裡的老人常常說,父母個子都挺高,孩子可大矮不了,只是早長晚長的問題。不要著急等等再說吧。

人的成長和發育可以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命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學年齡(骨骼年齡)。

不同階段的骨骼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因此,骨齡評估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個體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度,並且是以後生長空間的可靠指標。

骨齡需要藉助於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通常要拍攝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醫生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確定骨齡。

如果身高不理想,補點生長激素就能長高嗎?

補充生長激素的關鍵是:第一,孩子長得矮小要根據數據和醫生的診斷判斷,不是家長覺得孩子矮,孩子就矮。

第二,孩子身材矮小首先需要檢測骨齡,了解骨骼發育的實際情況。如果骨齡比實際年齡大2歲及以上,排除腫瘤,可能存在性早熟,需要做性激素、性腺超聲、生長激素等一系列檢查。所以不是所有矮小的孩子需要補充生長激素。

矮小症不早治療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影響孩子的終身身高。所以家長們發現孩子有矮小症跡象,不要覺得過於迂腐,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Rap03QBd8y1i3sJ_M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