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奇蹟之一江西客家圍屋,安遠東升圍記錄陳氏家族財富興衰

2019-10-16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古代建築奇蹟之一江西客家圍屋,安遠東升圍記錄陳氏家族財富興衰

----兼論東生圍的風水亮點

曾祥裕 曾海亮

中國民間流傳一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說的是男人人生定位對以後發展前途至關重要,而女人不僅要經濟獨立,還要嫁一個好夫君,嫁一個擁有財富條件較好的家庭環境的、有膽有識的男人,會讓自己的女人婚後生活安逸。

我們在江西贛南安遠山區就聽到當地流傳一語:「有女要嫁東生圍,吃穿不愁又無危」。

東生圍,顯然是財富象徵,是當地有錢人家的一張名片。從風水來看支撐東生圍財富的原因何在?

我們一行對東生圍局的風水格局進行了考察,看風水非要從高處看龍勢,登高遠跳,我們既可遠了來龍氣勢,也可俯瞰和感受圍屋宏大的氣勢。從遠處看東生圍全景,就好像一座巨大的城堡橫亘在田間。

東生圍的歷史及其建築風格

東生圍,江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江西省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境內,該圍屋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當地「二品武功將」陳朗庭所建,至今已有158年歷史,圍屋坐東朝西,長94米,寬93米,占地面積10391米。

圍內共有房屋229間,有九個天井,十八個廳堂,是贛南區域內最大的客家方圍。它成為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歷史的化石和標本。

考察古建築先要事先了解它的歷史。這座圍屋建於清朝道光二十二年,為當時一位陳姓富人耗時八年建成。這座圍屋共有199間房間,最多可以容納近千人居住,東生圍不僅規模巨大,在客家建築藝術上也是別具一格,就像它的門樓四根柱子之間的樓牌式結構,上面題著「光景常新」四字,不僅氣派還蘊含了客家人的美好願望。在這座圍屋的正廳,還留有一塊御賜牌匾,上面寫著「金母長生」四個字,是當時的皇帝賜給東生圍內一位四個兒子都在朝中當官的女性的。

古建築的文化內涵隱匿著要細心考查。此圍座東朝西,初建時為五扇大門三層樓房。正中大門門額上鑲嵌磚雕「東生圍」三楷字,左右兩側大門門額分別鑲嵌「敦行」、「承家」兩楷書磚雕。院門丙山壬向兼午子,坐庚午土穴。同治五年(1866年)在圍的東、南、北三面各擴建一幢,和西面圍屋連成一體,形成外圍。

正廳大門為甲山庚向兼卯酉 。正中大門直通三幢大廳,門樓倒板繪人物畫五幅,門內坪有水井二口(1958年填去)。

大廳正門門額書「清輝朗潤」四楷字,兩側照壁圓門和兩旁客廳左右門額上分別鑲嵌陰刻「樹基」、「敦本」、「禮耕」、「義種」的楷書磚雕。

三幢大廳均為抬梁式和穿插式相結合的屋架,每根大梁下的梁托和雀替均有鏤雕精細的龍風、花鳥、花卉等圖案,外表抹金,古色古香。兩側廂房窗子上,鑲雕刻精湛的木雕花板、中廳茶堂屏風上鑲鏤雕人物故事花板,其中有「三顧茅廬」、「八仙過海」等歷史故事人物活動場面和珍禽異獸浮雕花板。栩栩如生,形態逼真,藝術精湛。大廳內二個天井瓦檐和廳門外瓦檐以及照壁瓦檐鑲嵌折技菊花紋、如意紋、卷草紋圓形或梯形瓦當和蝙蝠形、牛舌形滴水板瓦。兩個天井底及四周均用整塊的長條青崗石鋪設。

三幢大廳內高懸貼金木匾七塊,文革期間遭毀,現倖存「金母長生」匾一塊。上幢大廳神龕放置一翹頭、牛腿浮雕花板木香幾桌,天井邊兩側保壁柱下有八棱形紫紅石柱礎,柱礎浮雕「鹿、象」圖案以團花相間。

圍內以大廳為中軸,199間住房組成對稱式的三個果核心院,成「九井十八廳」。圍內兩層樓房層層排布,形成七條街、十六條巷環繞相通。

祖堂大廳是圍屋的核心,抬粱式屋架上有鏤雕式的龍鳳呈祥,廳內屏風香花、飛鳥、麒麟與人物故事組成的浮雕花板,表層塗金,至今耀眼輝煌。壁柱上有一幅醒目的對聯:開居百世聲名朗;月傍九霄照後庭。正廳首席兩側對聯更是剛勁有力:廊室美高雅,形勢巍巍懸斗宿;庭中論常識,文章赫赫振中華。高懸的「金母長生」壽匾令人肅然起敬。總個大廳建築豪華,工藝精湛,盈含深邃的文化內涵。

陳氏客家村民聚族而居,同祖同宗,圍內人互以叔伯兄弟、姊嫂嬸侄相稱。祖堂設在圍內核心位置,實行族長管理制,每年定時進行敬宗祭祖活動。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後代們又在一兩里地的附近再建新圍:盤安圍、尊三圍。

據了解,為了躲避戰亂,陳朗庭1866年對東生圍進行擴建,在圍的東、南、北三面各擴建一層圍屋,和西面圍屋連成一體,形成今天所見的外圍。陳朗庭似乎對東生圍的防禦能力不放心,次年再擴建,在圍正面西門坪照牆外增建廁所、豬欄等附屬設施,並增設兩扇外大門。至此,經過三次建造的東生圍才正式完工,耗時25年。建成後的東生圍占地面積達8600多平方米,堪稱贛南地區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

東生圍的主人何許人也?

豪宅從來都是財富的象徵,我們步入這個偏遠山區,一個問號老是叩問我,為何花巨資歷時這麼久建築這圍屋?

有此財力做這豪宅,可想而知東生圍的建造者陳朗庭在當時是何等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一個從未上過學的農民能夠建起這麼大的圍屋?《陳氏族簿》有著詳細的記載:

陳朗庭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天資聰穎、胸懷大略,精通經營之道,年紀輕輕時就「自置良田千餘畝」。1870年,陳朗庭因進貢皇清歲銀繳庫,奉皇清聖旨誥封二品武功將軍銜。令人詫異的是,陳朗庭的5個兒子和20多個孫子都有功名和官銜,這在當時文化並不發達贛南地區堪稱奇蹟。

原來,陳朗庭不僅善於經商,同時也深諳政治。他認為事業成功後還必須有官名保護,這樣家業才能延續下去。因此,時年84歲的陳朗庭為爭得一門縉紳稱譽,不惜花黃金萬兩為自己和兒孫們捐官。同時為了鼓勵子孫們能夠「學而優則仕」,他在贛州府置地建「朗庭試館」作為子孫赴考的基地。正是上述原因,才能產生陳朗庭一家三代有近30人有功名和官銜的奇蹟。

據《陳氏族簿》記載,巨賈陳朗庭並不忘報恩百姓,他數次幫助災民度過旱災,還在3次戰亂中讓附近幾個村的村民躲進東生圍,3000餘人因此得以保存性命。怪不得當地有句順口溜一直流傳至今:「有女要嫁東生圍,吃穿不愁又無危」。

不過再堅固的東生圍的城堡功能,可助其家族度過3次戰亂,卻不能阻止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昌盛的風春風吹入古老的圍子,新生的客家圍屋人不會困守這封閉的圍屋生活,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隨著新一代客家人漸漸融入告別祖居,走向沸騰的城市,東生圍難以阻擋地蒼老衰退。這也應了風水輪流轉的古話。

東生圍的風水亮點

東生圍的風水格局主要為:選址請了風水先生,命名為羅裙遮地穴,遠處看此穴,活像綾羅扇傘形,更兼身坐鵝形,面朝九龍,左青龍,右白虎,內大門管外大門六十年,甲子輪流轉,東生圍坐東向西,象光,朗庭姓陳,"陳"字含東方生萬物,繁榮在望之義,故名東生圍。

在考察中我們聽了當地人講述的後龍樹的傳說。因有關風水,我謹記下為讓同仁分享。

東生圍圍背水田中間有一略圓的土墩,載有兩棵鑽子荔樹和一棵杉樹,之所說要載種這三樹呢?

據說,當年東生圍峻工沒幾年,附近幾個村的村民紛患天花之類的瘟疫,波及東生圍的村民,其中有幾個小孩夭折,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瘟疫,圍子裡懂地理的陳維耀決心要鎮住這瘟疫,憑自己的對易經的認識,認為要有鎮物,便選擇在圍後面一土墩上種上兩棵鑽子荔樹和一棵杉樹,他認為這兩種樹都長著鋒利的剌,天花之類的病魔見之便要退縮,自從有了這三棵樹,病魔望風而逃,說來靈驗的很,東生圍之後無大病大難.東生圍稱三棵樹為神樹.不允許有人損壞它.哪怕鑽子荔枝延伸到水田中,也不砍斷,這條不成文的規矩沿用至今。

但也有人破壞規矩得到懲戒.有一老嫗懵懵懂懂在三樹旁邊,開了兩畦土,想種菜,將延伸到菜地中的鑽子荔枝砍斷了,結果沒幾天孫子得暴病身夭折.從此,全村人再也不會傷害它,相信神樹的靈驗之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54p1m0BMH2_cNUg6M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