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正的強者:10元買1000股,跌到8元賣出500股,7.5元補500股

2020-03-26     財經大護法

通過計算一下為什麼是合適的方法:

首選你先用在10元買了1000股,你起始本金就是10元*1000股=1萬元,這1萬元是你的本金;

當股價下跌到8元時候,你賣出500股還剩500股

你賣出金額為:8元*500股=4000元

你持股市值為:8元*500股=4000元

股價跌到8元時候你持現金4千元,持股市值4千元

而當股價繼續下跌到7.5元接回500股,變成1000股

你買股用的現金:7.5元*500股=3750元

你買回股票後持股市值為:7.5元*1000股=7500元

通過以上數據得出,你這一次波段操作後8元賣出500股得到現金4000元,而在7.5元再度買回500股花了現金3750元;通過你這次操作一買一賣你毛利為4000元—3750元=250元,而你所持股的市值和股票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但你已經毛利潤有250元了

再來計算你這次操作的凈利潤:

A股炒股收費標註為

(1)券商佣金為最高3‰(最低5元)

(2)印花稅為1%單邊收

(3)上海股過戶費每1000股收取1元,不足1000股按1元收取

按照你在8元賣出500股要交手續費如下:

(1)佣金:8元*500股*3‰=12元

(2)印花稅:8元*500股*1‰=4元

(3)過戶費:不足1000股收1元

你再度在7.5元買入了500股要交手續費如下:

(1)佣金:7.5元*500股*3‰=11.25元

(2)印花稅:免收

(3)過戶費:免收

你操作一賣一買手續費總和為:

12元+4元+1元+11.25元=28.25元

毛利潤—手續費=凈利潤

250元—28.25元=221.75元


股票市場會拋棄什麼樣的人,你在其中嗎?

提起股票,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賺錢,多少投機客懷揣一腔熱血進入股票市場,盼望著有朝一日金盆缽滿,勝利而歸,然而,市場卻如女人心,看不透,也猜不著,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不會成為了下一個被市場拋棄的可憐人。那麼,什麼樣的人是不受市場寵愛的呢?

一、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

在股票市場首先要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後自己立個目標,最後想用什麼方式來實現這個目標。很多交易者不知道自己能拿住什麼級別的利潤,於是就什麼級別的行情都想嘗試,盈利了就想多拿一會兒,虧損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砍,這種人最後不僅沒有盈利反而會虧得一塌糊塗。

二、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的人

股票交易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大家都知道,但是試錯是有成本的,這在股票市場更是體現的更加直觀更加明顯。在交易時當你犯錯了之後會立馬得到市場的反饋。也就是俗話說的「打臉」。當你犯下了這樣的錯誤時一定要牢牢記住,並且讓自己不再犯才能夠減少試錯的過程早日走上盈利。我聽過很多股票大佬在交易犯錯之後用更嚴厲的懲罰讓自己牢牢記住這次錯誤保證下次不再犯,所以不長記性的人是會被市場很快淘汰掉的。

三、上陣不磨槍,資金管理不善的人

在投資過程中,資金管理當屬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了,這也是每一個想要成功的交易者所必修的功課。很多看對了行情趨勢的人,交易帳戶也曾出現過巨幅獲利,但最後就是沒有賺到錢,甚至是大幅回吐,歸其原因,一定跟資金管理脫不了干係,當然,你可能會說進出場技術、止損的控制、心理因素等很多原因都會是虧損出現的原因,但最大的問題必定還是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賺到一點甜,卻賠了所有本,那麼,你的交易成功的幾率再高,也還是虧損。

有些不成熟的交易者,經常是一門心思做市場分析,簡單地把分析市場作為戰勝市場、獲取暴利的關鍵,但是,股票市場處處充滿風險,沒有百分之百的勝率,投資者一定要努力走出人性的貪婪,倘若不量力而為,一味地將所有的金錢和希望全部投入,換來只能是重倉落敗,血的教訓。

四、「魔鬼」上身,衝動交易的人

總有這樣一些交易者,他們的交易行為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聽風就是雨,而不是根據市場行情狀況考慮對策,規劃交易,往往把「感覺」和「心」貫穿於交易的始終。一但聽到什麼消息,就匆匆入市,被潛在的獲利蒙蔽了雙眼,而忽略了可能出現的風險。

衝動型交易者,以自我為中心,對市場行情的判斷手主觀因素的影響,容易脫離市場,對交易後的結果和損失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和考量時間,再加之衝動型交易者容易受到情緒化因素的干擾,無法保持平穩的交易心態。隨著市場行情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交易者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也會越來越多,如此複雜的市場,如果交易者事先不做好準備工作,不擬定好止損位,投機生涯很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五、委罪於人,無勇擔責的人

很多交易者在市場上獲利之後,就開始喜形於色,忘乎所以,認為自己神機妙算;當交易中遇到虧損,就寢食難安,怪這怪那地怨天尤人,而不會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這樣的交易者往往心態不成熟,看不到市場的規律,也不能清晰的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更不會主動尋找解決之道,只會一味地將失敗原因歸結為市場、管理、環境等,他們也不具備取得長期成功的心理潛質。

責任意識是每個人都應當具備的,不僅是生活中,在股票交易中亦是如此。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你的每個舉動決策都需要自己承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中成為持續一致的贏家,做不到這一點,就難有大收穫。

六、急功近利,慾望無窮的人

經歷過股票市場大風大浪的人對「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有著深切的體會,期市機會多如牛毛,然投資人下單也多入牛毛,進入股票市場的人無不懷著美好的願望,能賺錢者尤其是賺大錢者鳳毛麟角,而股票市場的魔力就在於不斷出現大大小小的機會,每個股票人都有過賺錢的經歷,但有能力保住利潤的又少之又少,其重要原因就是在等待這門功課做的不夠,股票行情永遠存在,只有保持平淡為上,無險為高的心態方能進入成功的不二法門,過高慾望驅使投資人不斷得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的惡性循環,這一點比貪婪和恐懼更可怕。



做交易有所放棄才有所得

1、放棄自已的想像、預測、多空看法;才能按技術規則和行情實際交易;

2、放棄逆勢做回調、搶頂;才能順勢而為

3、放棄局部短線小波動機會;才能抓到長線大趨勢機會;

4、放棄僥倖心理;才能按規則交易;

5、放棄異常情況;才能抓到可以把握的行情;

6、放棄金錢的觀念;才能輕鬆交易。

在對客戶的觀察中發現,在一月內大賠50%以上的常是兩類人

第一類是交易特別少,一月只做幾次,但是錯了不止損死扛,最後大賠的。

第二類是交易特別多,一次賠得少,但是一直在持續的賠錢。當日的短線沒有多少空間,追求的就是成功的次數大於賠的次數;做不到這點就要重新尋找短線交易方法了,持續的賠錢還不停的交易幹嗎!急於掙回所賠的錢,急於交易,不按事實交易,常常賠得更多。

常常有投資者說:「我知道那些是對的,能掙錢,可是我做不到。」

市場上沒有秘密,成功的原則人人皆知,成功者堅持讓自己做到,失敗者順應自己的心理感受。比如,掙一點就想跑,生怕到手的錢又飛了;賠了總想等回調,常常是掙小賠大,最終必敗。又比如,掙大錢的是做長線大趨勢,可是大部分投資者感覺當日短線是最安全的,安全嗎?天天做當日短線,一周,一月,一年下來帳戶上的資金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順應可以掙錢正確的原則交易;不要順應自己感覺舒服的交易。

那麼,可以開倉小一點,止損幅度大一點,這樣即可以控制風險,也可以提高做單成功率。

常見的做股市的人,滿倉是亂用資金的權力和自由,趨勢也做,回調也做,所以的波動都要抓住是把交易的權力用到極限。做股市個人有了更大的空間和靈活性,反過來自我控制就成了最重要的成敗因素。


減少隨意的交易,增加規則的交易

股票交易中,很多投資者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主要原因,還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參與交易。

投機,你要是把它看成是賭博,完全憑的是運氣,那麼運氣來的時候,或許會暴利,運氣離開你的時候,或許就會一無所有。

投機,你要是把它看成是生意,看成是自己追求的崇高事業,有虧有賺再正常不過,但要經營好這麼生意,這項事業,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投機準則!

你要記住:投機,你怎麼看待它,他就怎麼看待你!

想要在交易中,做好並持久下去,就必須要打磨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投機準則。當然對於參與時間較短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投機準則,是在你長期的實戰交易中反覆摸索出來的,根據自己的性格偏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無論你的交易策略是做順勢突破,還是做逆轉,或者震盪,都要不斷的通過各種試錯,來概括價格波動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一般的適用規則。這個一般性的規則,相對簡單,或許一學就會,就像我們煮麵條,燒開水,放入麵條就能煮熟。做的好不好吃,就需要輔料的添加。一般的規律性的東西,往往機率也就是五五分,不偏不倚。這就需要在一般的規則上,添加自己的輔助條件,讓成功的機率更高,且捕捉的機會也要大。而這關鍵的輔助條件,就要靠自己對市場的認知和理解力,結合盤面的現成條件,構成自己的交易準則。

迷惑、不解,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是由於我們的思維有限造成的,但絕不能罷手,必須要深思解惑方能開悟。不要糊弄著過去,不然市場也會糊弄你。

減少隨意的交易,增加規則內的交易。改變自己的交易習慣,讓交易變得強大!大家以後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交流,再次提醒各位,投資是把雙刃劍,合理投資能讓人財富增值,非理性投機則有大機率破財的風險。




股票的生命之操盤線

深度解剖趨勢交易

第一張圖:趨勢跟蹤體系圖

道:從市場、技術、人三個角度來理解整個交易。

術:由拐點->波段->趨勢->倉位,最終整合到一張圖,形成趨勢跟蹤的技術體系。

法:從怎樣進場?何時操作?怎樣操作?操作對象?四個方面制定了紀律,保證交易的執行。

器:由均線、ATR、MACD、BOLL等指標來輔助趨勢跟蹤的操作。

第二張圖:交易流程圖

有了成熟的趨勢跟蹤系統,我們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來進行交易:

制定交易計劃->等待拐點形成->執行交易計劃->

整個流程也就三個步驟:訂計劃->等待->執行。

其中正如課前所分析的,每次訂計劃和執行的時間也就1分鐘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時間就兩個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輕鬆,但又很無聊的事.

上面說的趨勢跟蹤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畫成一張圖,就是趨勢跟蹤交易流程圖。

第三張圖:趨勢跟蹤技術核心圖(葛蘭碧八大法則)

交易計劃包括試探、建倉、加倉、減倉、清倉等,怎麼制定交易計劃,可以根據下面這張葛蘭碧八大法則圖來制定。

交易計劃包括試探、建倉、加倉、減倉、清倉等,怎麼制定交易計劃,可以根據下面這張葛蘭碧八大法則圖來制定。

葛南維均線八大買賣法則





兩個鮮為人知的波段絕技,高拋低吸全靠TA

從大眾短期的交易習慣看,「波段」這個詞彙被廣泛提及, 所謂的「高拋低吸」「低買高賣」等也是在交易過程當中常用的名詞。理論上,如果以高,低點的差價來計算收益,結果非常的誘人,收益也異常可觀。但如果把K 線定格在當前的任意一直股票上,似乎沒有人能夠知道明天的高點在哪裡。股市多少的老前輩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求證最高和最低,翻閱各種書籍去找高深的理論,發 現越研究越複雜。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沒有任何一種華麗的技術可以對任意的位置進行預測,而固定的模式和形態則都具有一定的機率。

波段交易的真諦就是:操作有把握的分析結果。兩者有很大的區別,高低點的判斷。這裡的波段交易的買點是:支撐位。既股價回落到一定的幅度得益於某種情況的 支撐,方可判斷此區域是否進入了交易區間。而不是在利用消息甚至是盤中突然間五分鐘速漲而殺入,結果從低買的原則演變成了追漲,甚至是賭消息,這些都是錯 誤的交易模型。

接下來我們分情況來討論波段低點的判斷:

趨勢線上的回踩位


從傳統技術看,大多數股民習慣於尋求均線系統的支撐,比如20日,30日線等等。而均線具有某種特性,不具有研究的共性。比如20日線在某一隻股票上是標準 的支撐,而放到其他股票上似乎不是,這對判斷上形成了一定的阻礙。為此,上圖引入的是反應階段主力成本的平均線,融合了主力資金行為,對波段低點的判斷較 為直觀明了。當股價沿著趨勢線上升時,圖中遇到了調整,在回踩區域,可以作為初次買入的區間。

有些朋友會開始疑問,上圖是過去形式了,假設我買入之後,馬上就破位了呢,是不是就失真了呢?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們引入「波段止損」的原則。

正 如技術分析的本質一樣,模式講究的是對機率論的證明,這裡面有一條鐵律,以本人的經驗來判斷。既買在了支撐位,而有破掉支撐位的失敗機率下,3%是重要的 關口,既破位了智能輔助線之下3%,我們認為趨勢破位,做好及時止損。波段交易止損不是失敗,有沒有想過,一但波段交易成功,回升的利潤是可觀的,也就是 說我們用了3%的虧損風險去博取了遠遠大於3%的利潤,長期下來的結果是盈利的,而是是控制風險之後的穩健利潤。

2.趨勢線上的超跌位。

上述我們討論了在上升趨勢當中的回檔操作,接下來我們利用逆向思維,談談波段交易的「搶反彈」。隨著指數的震盪,以及去年的大面積股災,超跌位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低買辦法。


第一:大盤橫向樣本統計進入到了藍色超跌;

第二:股票出現指數藍色以上,既藍色和紅色的底部信號;

第三:股票通道毫無疑問進入了藍色超跌通道;

第四:在超跌區域發出金叉信號。

個股則有望對超跌股進行修復,此時可進行波段交易的搶反彈。

說完了低點,我們再來談談階段高點的判斷。

俗話講:會買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猶豫對自身股票的節奏把握欠缺,或者是「貪婪」的慾望。使得一部分投資者不斷的做電梯,決定收益的關鍵在於賣出位置, 即:把帳戶的數字變成錢的動作。講具體的技術判斷法之前在這個位置我們要引入另外一條鐵律,上述我們講了「止損」,那麼這裡一定是「波段止盈」的原則了。

波段交易的字面含義就是波段,而非長期持有的辦法,所以要不忘記初心,通過對大量的樣本進行分析,數據系統得到的結論是:7%是一線,即大部分股票到7%的時候出現明顯分化,大部分股票開始回落,小部分股票開始持續拉升,演繹強者恆強成為階段牛股。

在持股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認為自己手裡的股票是「小部分」是可以成為強者恆強的類型。但是經常事與願違,開始了坐電梯,這裡面有個判斷的小辦 法,就是所持個股的題材型。舉個例子,假設市場本輪強勢個股為虛擬現實,而我們持有的股票恰恰是這股範疇,則有望繼續突破,假設不是,則大機率是開始再度 回踩確認了。

上述的兩種情況如圖所示



所以這給我們在「止盈」上形成了重大的參考。希望所有的投資者一定要留意7%這個位置之後的動作,以便採取積極行動,甚至是主動止盈,結束本次波段交易。以上是紀律上的法則,我們在融合一下技術指標的判斷。


這是線上的情況,對於線下的情況,重大的參考即為變身的壓力位置,如圖所示


簡單總結一下:

波段交易的低點:

1.線上回踩看輔助,-3%為止損

2.線下超跌看尋底

波段交易的高點:

1.線上上漲看捕撈,7%為一線

2.線下高點為輔助。

總之,波段交易的模型在於不斷的機率測試,並且遵守,一次的止損不是失敗,當按照模型進行20次,50次,甚至更多次的操作,其實會發現,如果成功率在 70%左右,則為非常穩健的模型了。做一個計算,按照70%,20次成功14次,錯誤6次,就按照粗糙的7%和-3%計算(就算不考慮突破的強勢股),錯 誤虧損為-18%,成功盈利為98%,累計盈利為80%。



新手套頭部,老手套反彈。盤勢逆轉後,會跌到哪去沒人知道。月線、低檔支撐點參考就好,一個支撐只測試一次,不要認為就是支撐。

最簡單的方法,看均線。我習慣看短期均線,配合買賣張差、均買賣、和k線圖。多看圖,配合消息面的運用(注意,是看消息的出現時機、消息的內容、及消息給人的感覺,而不是去聽消息,能做到對消息悠遊自在、運用自如就是高手了),還有看反彈幅度,沒錯都需要經驗,但準確率極高。

做多者,最大致命傷就是追高!要避免被套牢,最佳的方法,就是買在波浪底部:

1、上升浪時,急跌買進,此乃絕佳發財契機,為高手的絕招;

2、盤整時,急跌買進,完全正確;

3、下跌浪時,急跌買進,你確定要買嗎?你真的確定要買?此時風險甚大,但機會也大,因為急跌時常有急反彈,但也常彈不起來,被套牢機會很大,一旦被套牢,千萬不可久留,否則,下場自行負責。在盤完後,第一個急跌完成,跌勢確立後的「第一個」反彈,為搶反彈第一時機,機不可失,也是放空者先回補的第一時間,記住,下跌浪中只有這一個急跌搶反彈是最安全的,其它都很危險。

在下跌浪時,找支撐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為什麼?下跌的速度比上漲的速度大3倍。因為,恐懼比樂觀還可怕,況且底部確認不易,需同時看個股及大盤。我認為靜觀其變,靜待落底,如此簡單。

做空賺的快,做多賺的多。把這句話衍生一下,高檔不跑賠的快,低檔不買賺的少。

認賠殺出要很多勇氣,可是對你以後絕對利多於弊。「你已經在做保護部位的動作」了,你做到了減少虧損擴大的正確事情!

趨勢不會因為你拉了個夥伴就會反轉。風險不是在現在才要衡量啊,預防勝於治療!

其實只要方法正確,就算對交易只有大略的了解,也能成功,但真的會用正確方法交易的少之又少,交易成敗的關鍵在於決心與毅力。

絕大部分利潤來自於少數某幾筆交易上,據分析,趨勢明顯時,他動用他大部分資金,不斷加碼;趨勢不明顯時,只動用少數資金,短線少量進出,目的是不想失去對市場的感覺。



關注筆者公眾號,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微信公眾號:財經大護法(ID:why23212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x49W3EBfwtFQPkd7D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