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崢身家超馬雲,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2020-06-22     電商報

原標題:黃崢身家超馬雲,給所有人上了一課!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從1億人拼到6億人拼,成立4年多的拼多多因為發展太快,連宣傳語都跟不上發展的速度。

6月16日,拼多多的總市值突破1000億美金,超過京東100億美金,位列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之後,成為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

與此同時,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家也進一步水漲船高,達到3210億,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目前的中國首富還是馬化騰。

對黃崢而言,中國第二大富豪的位置已經坐不住了,因為馬上就要進第一位了!

誰能想得到,拼多多會這麼牛?

拼多多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拼多多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可以說,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

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很多人都在不懷好意地等著拼多多模式的倒掉。這些年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不看好拼多多的人中,不乏一些主流電商平台的操盤人。

2018年5月,劉強東在談及強勢崛起的拼多多時指出:京東的用戶群體和產品品質跟拼多多相比是另外一個level,拼多多和京東的產品重合很少,對京東影響有限;一年後,京東拼購App更名為「京喜」,正式進軍下沉市場; 兩年後的今天,劉強東的身家不足黃崢的三分之一!

2018年6月,阿里巴巴CEO張勇在談及拼多多時稱,拼多多就是在幫淘寶開拓農村市場,教育用戶; 一年後,拼多多的財報顯示,在過去一年中,拼多多有一半的增長來自一二線城市!

2020年6月,現任京東零售CEO徐雷談到市值已超越京東的拼多多時說:我不在乎成立四年的公司,(拼多多)要留給市場和顧客去檢驗;話音未落,拼多多今天再次大漲6.26%,市值達1048億美元,京東的美股市值為867億美元。

拼多多,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你越是不看好它,它的增長就越來越快!

於是問題就來了:電商大佬在看待拼多多時,為什麼都出現了認知上的集體性偏差?

拼多多為什麼在巨頭的圍堵下越戰越勇?

那麼,拼多多為什麼能迅速崛起,並且在電商巨頭的圍堵下越戰越勇?

有人說,這有什麼好分析的,不就是拼多多上的商品價格便宜嗎?

先說這句話的合理性:迄今為止,凡是持續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通過革命性的降低價格獲得起飛的機會,淘寶、小米、360、滴滴……莫不如此。

但是,低價只是企業起飛的可能之一,而不是絕對的:為什麼拼多多的低價戰略能占領市場,其他的人就不行了?

從本質上說,拼多多帶來的不是低價和消費降級,而是,實實在在的消費升級!

為什麼這樣說?

中國的消費市場是很大的,當深圳的白領喝著15元一瓶的礦泉水覺得自己的消費升級了時,喝慣了罐罐茶的農民小孩能吃到1塊錢一根的冰棍時,這就是一種消費升級,而最先發現並提供這種消費升級的,就是拼多多。

同時,2018年左右有一段時期,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因為水果價錢高漲,一些白領已經「三月不知水果味了」;與此同時,雲南一些地方的一些水果再不運出去,就要全部爛到地里了,這時候, 拼多多將農戶的水果收起來,以拼團的方式賣給一線城市的高級白領,讓很久沒有吃到水果的都市白領吃得起水果,這同樣也是一種消費升級。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淘寶和京東沒有第一時間提供這種消費升級呢?沒趕上時機!

淘寶和京東專注於電商發展時,最先使用電商app的,是二線市場以上的城市用戶;而因為涉及到支付信用等問題,在銀聯卡都不普及的農村等低線市場,電商app的下載率是很低的,所以多年來農村電商也一直都發展不起來,甚至在多年以後,電商app在功能上已儘量做到了簡化,廣大農村地區的用戶還是嘗試者寡。

拼多多出現後,剛好趕上了微信在農村地區普及的機會。事實上,拼多多最先切入農村市場,用的就是微信的紅包功能,微信紅包結合拼團,一下子就把低線市場的支付問題打通了,拼多多也成為五環外市場下載率最高的電商app,沒有之一!

所以, 我們看拼多多,絕對不能單向思維,只看到它價低、貨品質量有時難以保障方面,還應看到它出現後帶來的消費升級,以及,拼多多更加宏遠的戰略規劃。

拼多多的底層邏輯十分強大!

時光倒退幾年,當時中國電商領域發生了一件有分水嶺意義的大事:一些電商平台剛好在那時開始升級,也在客觀上讓原先平台上的小商家失去政策支持,缺少流量、產品曝光機會後,小商家們發展受挫;這時,拼多多趁機大量引進這些中小商家到自己的平台,此前感覺已沒有出路的小商家就像在黑夜裡見到了光明,像潮水一樣湧進了拼多多。

當時的拼多多,因為湧入中小商家過多,不可避免地出現貨品把控不力的情況,相同的情況此前也在其他的電商平台遇到過。

所以,拼多多隻不過是把此前有人走的路,又重新走了一遍。

但是,也正是因為拼多多走的是別人曾走過的路,就像電視劇中那些從未來穿越到古代的人一樣,先知先覺的拼多多的試錯成本也大大減少,可以從容地一邊剔除不良商家和商品,一邊尋找新的出路。

比如說,最先為了積攢人氣,拼多多搞了個拼團,結果拼來拼去,大家拼的都是9.9的水果、10幾塊的T恤, 單價一高,每個消費者都像《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一樣個性十足,連成個團都不容易。

這時候,拼多多使出了一招:通過補貼品牌提前平台商品的消費單價!

如果說在百億補貼的第一年,很多人對拼多多把蘋果手機的單價干到5000多元還有些將信將疑的話。經過這一年多的普及教育,特別是其他電商平台也跟著補貼品牌商品後,很多人都知道拼多多在補貼品牌上出手最狠,於是,今年的618,拼多多直接將iPhone 11的單價干到了4000元以下, 在朋友圈「果粉」的奔走相告之下,很多已經卸載了拼多多的用戶慌忙又重新裝上了拼多多app!

在百億補貼的同時,拼多多也在拚命引進品牌商家,包括一些名聲在外的國際品牌,用他們換掉資質不過硬的小商家,為此還觸發了小商家的不滿。

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而在最新的一次市場統計中,拼多多在618的3C產品中的市場份額中排名第4,僅次於天貓、京東和蘇寧,放在一兩年前,你根本就想像不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本身就說明,拼多多的品牌化建設,已經非常成功了。

所以,至少從現在看,拼多多的底層邏輯是相當強大的,拼多多的生命力也會更持久: 如果拼多多倒下了,只有一種可能:被網紅幹掉!畢竟現在有些網紅主播動不動幾個小時就帶貨幾個億以上,黃崢再不加油,就要被他們超越了!

今日福利

我們有各類電商行業交流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wSO3HIBnkjnB-0zRj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