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教育中,有著中國特色的家庭模式:大雜燴家庭模式。
所謂大雜燴家庭模式,是指孩子父母的原生家庭,以及孩子和父母組成的新家庭一起生活的家庭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4+2+1」模式(兩個老人,父母以及孩子)。
在這種家庭模式中,會存在著一層間接關係:婆媳關係,如果婆媳關係不和,那麼家庭和睦關係就會受到影響,在這種不穩定家庭關係中成長的孩子,身心受創也就在所難免。
湖北黃岡近日就發生了一起婆媳鬥爭引起的悲劇:
媽媽王女士由於生活習慣和育兒理念的差異,和婆婆發生口角,而孩子的奶奶氣得把桌上的不鏽鋼水杯砸向王女士,沒想到卻錯手砸碎了孫子的頭骨,孩子才2個月大。
雖然及時送醫,但醫生表示,孩子的頭骨如拼圖一般,即便拼好,也可能留下後遺症。
這場婆媳鬥爭的最終受害者,並不是婆媳兩人,而是整個家庭,作為家庭未來的希望的孩子,在媽媽和奶奶的鬥爭中,留下了一身傷痕。
這類型婆媳鬥爭直接導致孩子身體受創的事例可能生活中比較少會出現,更多的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地,對孩子的心靈的傷害,同樣的孩子在婆媳鬥爭中,弱小心靈碎裂成拼圖般,卻是任何儀器都檢測不出來的。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婆媳矛盾幾乎是必然事件,這不僅僅取決於婆媳之間如何相處,其深層次的問題,是取決於中國式大家庭的輪迴鏈條。
中國式大家庭的輪迴鏈條
【一】婚姻沒有好的基石
結婚時,選擇的標準,不是情慾與激情,更非愛與戀,而常常是安全感,不僅長輩為兒女選擇時如此,年輕人自己選擇時也常是如此。
結果是,婚姻相對穩定,但缺乏情感。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而這一個基石,普遍沒打好。
【二】選擇逃避的男人
婚後,因沒有感情的滋養,妻子一方感覺到孤獨,於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則覺得,本來就缺感情基礎,更不願被妻子緊緊抓住,那會讓他重溫幼時被媽媽吞沒的噩夢,所以丈夫要選擇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愛好或者其他女人。
【三】戀子情節的產生
妻子感覺到更加孤獨無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遠。等有了孩子後,妻子終於發現,孩子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彌補她內心的空洞,於是,她開始抓孩子。並且,最好是個兒子,那麼,兒子不僅彌補了情感空洞,還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情慾的空洞。結果,她把兒子抓得更緊。
兒子被媽媽抓得很緊,那女兒呢?若媽媽內心比較健康,則可能給予同樣待遇,也會被媽媽抓住,但若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則女兒容易成為媽媽的「被討厭的內在小女孩」的投射對象,被媽媽厭惡乃至虐待,於是,造就了一個同樣沒有安全感甚至內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離妻子時,會愧疚與不安,也擔心後院起火,當發現兒女可以填補妻子內心的空洞時,他也會將兒女推向妻子身邊。
所謂的戀母情結,在中國出現了變型,爸爸甚至不與兒子競爭,而是迫不及待地將兒子推給妻子,這樣他就自由了。於是,他也參與造就了另一個自己。
過去主要因重男輕女,現在則主要因男人想逃離媽媽的潛意識的動力,導致做父親的男人不僅逃離妻子,也逃離女兒,與女兒的關係也很疏遠。
這導致女兒即便在母愛一環上有所改善,但在父愛一環上仍相當欠缺,於是女性對得到異性的愛要更為絕望一些。
總結一下,即男孩得到母愛表面過多但質量堪憂,普遍存在著嚴重的被吞沒創傷,這導致男孩不能表達情慾,並且會比較被動;
女孩則得到母愛和父愛都比較少,容易有嚴重的被拋棄創傷,而她們雖也有被吞沒創傷,但比較少,所以相對男孩要主動很多。
【四】重複的又一次開始
這樣的男孩女孩長大了,男孩抗拒表達情慾,抗拒親密,同時被動;女孩則不知情慾是何滋味,並因被拋棄的創傷,而對親密有強烈渴求,但又覺得得不到,所以會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動的男人。
於是,又重複了輪迴的第一個鏈條——夫妻之間缺乏情愛。
【五】雙重戀子情節的形成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這還不夠,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兒子,而對於媽媽,兒子意識上還不能逃離。
於是導致一個獨特中國現象:兒子必須和媽媽黏得緊一些,不能逃離;兒子和妻子疏遠,卻成了可以接受的現象,唯獨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獨自品味。
【六】形成婆媳鬥爭
結果,婆媳關係就成了中國家庭的主要戰爭,目的是爭奪被動的兒子,至於公公,已成了這個家庭中可有可無的一個註腳,沒有人爭奪他。
【七】可趁之機
婆媳關係中,誰都贏不了,媽媽畢竟不能得到兒子的情慾,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慾總要去找一個地方安放,於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個平衡物而廣泛存在於重男輕女最嚴重的地區,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愛最少的女子。這也是中國的一個獨特現象。
如前文所述的事例,其實婆媳間的矛盾本質,就是在爭搶孩子的撫養權利,爭搶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實際上,婆婆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丈夫,而兒媳、兒子才是帶孫子的主體;
同樣的,兒媳兒子也沒權利要求老人撫養照料孫子,他們彼此才是孩子的主要負責人。
婆媳關係,本就是一個謊言
大家庭並不是問題,假若大家庭尊重小家庭的獨立性,並且,公公婆婆彼此相愛,他們的夫妻關係重於親子關係,那麼即便公公婆婆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婆媳關係也不會成為問題,因為婆婆失去的只是自己生命中第二重要的人,那是可以承受的。
同樣的,岳父岳母假若彼此深愛,那麼,他們和女兒女婿住一起也不是問題。
切記:婆媳關係是一個謊言,三角關係才是真相,而作為三角關係核心的兒子,是調解婆媳關係的最佳人選,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當負起責任來,積極地去調節母親和妻子的關係,而不是逃避。
淅爸有話說:對於把孩子當成第一順位精神寄託的家庭,戀子情結必然會產生,而婆媳關係也是在此間不斷輪迴。唯有認清這一點,大家庭才能尊重小家庭,婆媳矛盾才會不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