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蛋黃是否會升高血脂?

2020-04-10   檢驗視界網

作者:河北省人民醫院 郭藝芳

雞蛋黃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長期以來,因為擔心血液膽固醇升高,很多人吃雞蛋時會扔掉蛋黃。蛋黃到底能不能吃?吃蛋黃會升高血液膽固醇嗎?

我們血液中的膽固醇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飲食攝入,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另一個是肝臟合成的內源性膽固醇,占比至少三分之二。飲食攝入的膽固醇在小腸吸收入血液;肝臟合成的膽固醇也不能直接進入血液,會隨著膽汁進入小腸,再吸收入血。因此,血循環中膽固醇水平高低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即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和小腸吸收膽固醇的能力(實際上問題並非如此簡單,人體對膽固醇的清除能力也是影響膽固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是科普文章,不涉及過於複雜的內容了)。

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數量與腸道吸收膽固醇的數量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兩個過程,而是互相影響、此消彼長的關係。如果飲食攝入膽固醇增多,肝臟合成膽固醇就會減少;如果飲食膽固醇攝入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就會增多。通過這種機制,將血液中膽固醇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內。因此,一般情況下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對血循環中膽固醇水平影響並不大。如果您一點膽固醇也不吃,肝臟也會合成足量的膽固醇。按照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用一個雞蛋。吃蛋黃不僅不會對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產生明顯影響,其中的卵磷脂等物質還會對人體產生多方面的好的影響。因此,不要簡單的拒絕雞蛋黃。

當然,上面觀點是針對健康人說的,對於已經發生高膽固醇血症或者冠心病、腦梗死等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患者,還是應該適當控制飲食中膽固醇攝入的(每周3-5個雞蛋即可)。很多患者正在服用他汀治療,後者可以顯著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使得腸道吸收膽固醇的能力增強。若不控制飲食膽固醇攝入量,可能會使血液膽固醇升高,降低他汀的療效。近來還有另一種極端的說法,認為高膽固醇食物(例如蛋類、動物內臟等)可以隨便吃,這是不正確的。適當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量,對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是有幫助的。

來源: 郭藝芳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