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休息是一種實力:會休息,才更會工作

2019-10-16     把你調到最佳位置

在瑞士,休息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權利,而幾乎人人都把「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這句話當作是他們生活中的至理名言。百年的和平環境,使得瑞士人早已不用再為了創造財富而終日忙忙碌碌,雖然普通大眾仍十分看重工作權利,但是相較之下,他們還是更加追求休息的權利。

那麼,他們休息的時候都會去哪裡呢?

一位瑞士人回答道,一般情況下,普通市民下班後就直接回家,吃完飯後讀讀書看看電視,然後便一覺睡到大天亮,但是到了周末他們是一定會出門散散步或是鍛鍊鍛鍊身體。

對於瑞士人來說,如何安排每年的休假可謂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大多數人常常在前一年就開始著手準備計劃安排日程了。而且他們一般都不會太顧及手頭上的工作進展,該休假時就一定會休假,即使老闆給再多的加班費也無濟於事,在度假面前,天大的事情都得延期再辦。

在工作中,及時地調節自己與注意休息,才會有利於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會對我們的事業大有幫助。

工作時就專心努力,休息時就充分享受,懂得工作也要懂得休息。

因為正確的工作態度可不是由於工作的勞累而拖垮了身體,妨礙了工作的進度,而是應該充分地休息以為了更好的工作。如果天天只知埋頭於工作,忙得連軸轉,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工作時間加長了,但實際上工作效率卻並沒有得到提高,反而更容易釀成疾患。

工作是永遠都沒有盡頭的,但生命卻是脆弱而短暫的。

只有懂得享受生活,維持健康,才能夠繼續賺大錢,進而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本質。

我們雖然要對懶散的壞習慣避而遠之,但是過於「勤快」也未必就是什麼好習慣。

李宗盛在一首歌中這樣唱道:「忙、忙、忙,忙得沒有了方向,忙得沒有了主張……」

其實一心低頭忙碌的人們,就像是一隻只的陀螺,因被不停地抽打而一直轉動著,

這使得他們陷在了一種狀態里,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該做些什麼,總是在毫無意義的忙碌著。

如果不花時間思考,只顧拚命工作,這樣只會讓愈來愈多的事倍功半的事情發生。只有事前多做一些準備,多增強自己的實力,才會事半功倍,將工作完成得更好更出色。

小安是一家知名外企的工作人員,可是他懷疑自己患有嚴重的健忘症。

剛和客戶定好見面時間,可是一放下電話,他就記不清到底是10點還是10點半;原本說好一進公司就立即給客戶發傳真,可到了辦公室就忙東忙西的,就將這件事給忘得一乾二淨,直到對方打電話來詢問……

小安感覺到在進入公司後的這半年時間裡,他每天都像陀螺一樣,忙得天昏地暗,而他越來越支撐不住了。

「你根本就想像不出這種忙碌與壓力是多麼的恐怖,每個人都被自己的工作搞得暈頭轉向,沒有誰有空閒的時間幫你,而現在對於我來說,上班下班之間已經沒有什麼明確的界線了,加班到晚上10點更是家常便飯,每天都使得自己身心俱疲。有時候也想放個假休息一下,可一想到假期結束後還會有那麼多的活等著我,而且還會由於休假,積攢更多的工作,我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工作狂」們,無論他們是心甘情願,還是逼不得已,目的都是為了在賺錢中實現自我價值,證明自我能力。如果每天的生活只圍繞著工作打轉兒,那麼生活就一定是索然無味的。因此,要做到兼顧休閒和工作,同時也要做到合理分配。

現在的職場人,雖然他們的工作能力得到加強,但休閒能力卻愈來愈差。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人們總是在工作時一心想要休息,但真正休息下來時卻又想著工作,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既沒有提高工作效率,又沒能充分地休息,使自己更加愉快。

如果你也有深有同感,那麼:

請放慢生活的腳步,學會放鬆身心,懂得適時休息。

心情輕鬆的人容易較快地入眠;而心情緊張的人則經常失眠。

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從容不迫的人一定會長壽;而總是緊鎖眉頭、容易緊張的人必定會早亡。

中國有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而猶太人就是「活到老賺到老」,他們一邊算計著自己的生命,一邊用掙來的錢享受生活。他們既忙碌又悠閒,懂得利用時間收穫財富,也懂得愛護身體享受生活。

連流淌著「錢的血統」的猶太商人尚且如此,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在拚命掙錢的同時也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呢,學會休息才能有足夠的精力來面對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L0u5m0BMH2_cNUgN3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