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綜藝《新生日記2》中,應采兒告訴兒子Jasper一定要學中文的橋段火了。一時之間引來超過6000萬人圍觀,以至於應采兒自己發文配上"陰險"的表情對Jasper說:"這次所有人都在監督你學中文了。"
節目中,應采兒帶兒子玩拼字遊戲學中文,結果發現Jasper好多字都不認識,他要麼默不作聲,要麼就是亂猜一氣。
連續問了好幾個漢字,Jasper都給不出正確答案後,應采兒明顯有些生氣了,但是應采兒生氣歸生氣,她並沒有在兒子面前表露任何負面情緒,而是選擇默默地離開上樓去了。而Jasper也因為沒通過媽媽的考驗很是失落,他默默地掉起了眼淚。坐在一旁的外婆全程沒有責怪過Jasper,建議他去洗手吃點葡萄換換腦子再來記,安慰他"下次記住就好了"。
Jasper也是一個好強寶寶,即便外婆一直勸他洗手吃葡萄,他還是站在桌邊看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漢字,不肯離開,還在嘗試著猜它們的讀音。應采兒上樓冷靜了一會兒,調整好情緒後又來找Jasper,她對兒子說:"我知道學習不是好玩的,但是中文你必須要學。"
應采兒首先擺明了態度,然後給Jasper講了自己最開始學中文的故事,她說二年級時自己從國外回來,也是面臨學中文的問題,那時候的應采兒也是覺得中文好難,學第一個生字"龍"時都是哭著學的。最後,應采兒又告訴Jasper學中文不好玩,但是必須學,你要麼專注地學,要麼就讓這種學不會的痛苦一直圍繞著你。
看了這個片段,網友都說應采兒的教育方式也太贊了,當自己情緒上頭時,她知道迴避;當兒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她知道鼓勵。還有外婆的教育的方式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沒有責備、沒有嘲笑,只有鼓勵和支持。
其實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學中文也好,還是學習其他的語言或者技能,學習這件事是沒有多少捷徑可走的,說到底,就是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事。可是到了孩子身上,他們很難理解這個道理,往往遇到"攔路虎"就放棄了,這個時候家長如何應對、如何處理,是鼓勵還是責備、是推孩子一把還是拉他一把,對結果的影響絕對是深遠的。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鼓勵"與"誇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威克和他的團隊用了10年時間來研究鼓勵和誇獎對孩子的不同影響。研究發現,那些經常被鼓勵"因為你的努力,才讓你獲得成功"的孩子更願意挑戰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經常被誇獎"你真聰明,你真有天賦"的孩子往往不喜歡面對挑戰。德威克解釋道,這是因為被誇獎聰明的孩子為了保持那份"聰明",不願意冒險去犯錯,否則就會失去"聰明"的光環。而那些被鼓勵的孩子知道,想獲取成功靠的是努力,所以他享受這個挑戰的過程。
所以,當孩子取得優異成績時,我們一定要變一變誇獎他的方式,變誇獎為鼓勵:"謝謝你今天取得的成績讓我這麼開心,我覺得你過去這一個禮拜都很努力,有努力就有收穫,繼續加油。"
當孩子受挫、成績不理想時,我們要用鼓勵的方式給他強大的支持,可以告訴孩子今天失敗不是他不行,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或者努力程度不夠,只要找到原因、辦法,加上足夠的努力,希望就在前方。
對於受挫的孩子來說,比起錦上添花,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能夠雪中送炭,只有父母用對了鼓勵的方式,才能讓孩子為獲取自身價值而一路向前,練就一顆不懼挫折和困難的強大內心,願意為了收穫果實而不斷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