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華為「天才少年團」火了。
90後「天才少年」張霽剛畢業就拿到201萬的年薪……又是網友們變「檸檬精」的一天。
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的張霽
在後續採訪中,張霽還爆料稱他收到了來自騰訊、IBM、阿里巴巴等多家企業的offer,開出的最高年薪達369萬人民幣。但是他都拒絕了,毅然選擇了華為。
問及原因,張霽說:「因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華為一致,更希望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永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這份自知,太難得了!
成為天才也許難以模仿,張霽面對職業選擇時的清醒自知,才是值得人們借鑑學習的內核。
反觀真實職場中,不少人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
曾經採訪過幾個HR,他們說最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找來的人,實習期還沒熬過就辭職了。
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這些人在辭職的時候,總是輕飄飄地來一句: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HR忍住「早幹嘛去了」的內心os,儘量和顏悅色地問:那你想要什麼工作呀?
這些計劃離職的人往往閃爍其詞,根本說不明白。
「他們就是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打那以後,對於這類求職者,我再也不敢招了。」談及此,HR滿臉遺憾。
在本期《你好!面試官》中,求職者王鼎元就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他畢業於法律專業,面試中重點分享了他對於美食和旅遊的心得,與這兩點矛盾的是,他是來求一份新媒體相關的工作……
面對這個「稀里糊塗」的求職者,品牌聯盟的董事長王永表現出了驚人的洞察力,發起「靈魂拷問」:你希望五年以後的自己,是個什麼樣子?
王鼎元的回答十分坦誠:「我還沒有想過。」
Boss提問直擊靈魂
心理專家蘇芩更是一針見血:他沒有表現出特別想要得到某一份工作的慾望,可能是他還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工作。
專家全程分析求職者心理
如果求職者一心只想著走一步看一步,從事某份工作只是為了一份履歷而已,boss們是不願意承擔這其中的潛在風險的。
在知乎上,有人分享了自己從事10多年獵頭的經驗之談:HR們在面試時之所以這麼喜歡問職業規劃相關的問題,是出於「穩定性」的考慮,即3-5年內你能不能穩定在公司工作。
除此之外,他們更希望求職者把個人發展和公司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員工才能夠更有內驅力,抗壓能力也會更強。
面試官喜歡問五年規劃的問題
而職業生涯準備,最根本的一點是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本期《你好!面試官》中的第二位求職者侯成在這方面準備得很是充分:
面試前他已經深思熟慮過,秒選心儀企業。
7分鐘理財的創始人羅元裳在面試剛開始就直接給出了年薪,看上的,就是求職者這份果斷和自知之明。
面試剛開始,有boss給出了年薪
侯成在傳統媒體工作了5年,他清楚自己想換個領域了;
轉行新媒體,他準備了千萬粉絲視頻大號作「敲門磚」;
問及職業規劃,他說:想要新媒體運營行業深耕。
比起他優秀的「成績單」,更讓面試官心動的,是他臉上的堅定。他清楚自己擅長做什麼,並且能夠找到自己的職業地圖,設立目標,然後一步一步走下去。
確立職場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的泰斗級大師,約翰·霍蘭德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雖然我們做了幾十年的研究,但預測個人職業選擇最有效的方法終究是詢問這個人想做什麼。
說白了,你是否知道自己是誰,你未來想成為誰,在職場發展上很重要。
與每個還處於迷茫中的求職者共勉~
除了有「貨真價實」的職場乾貨,本周節目看點滿滿!想知道哪個求職者成為boss們格外青睞的「爆燈」選手嗎?求職者又是如何在boss們的引導下一步步找到自己的?鎖定 今(周四)晚21:20深圳衛視《你好!面試官》,看求職者們是如何實現「面試中的自我修養」的~
編審 | 張丹 主編 | 錢岩 責編 | 斯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Crn5XMBLq-Ct6CZri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