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香椿種植及深加工示範基地落戶安徽太和

2019-11-20   何良慶青島記者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共同規劃設計的國家級香椿種植及深加工示範基地落戶安徽太和縣,並於11月19日舉行了開工儀式。儀式由太和縣舊縣鎮黨委書記唐永利同志主持。

農業農村部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中心主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所長鬍兆榮,太和縣縣委書記楊波,太和縣人大主任齊安民、太和縣政協主席楊代軍,太和縣舊縣鎮黨委書記唐永利,安徽盈澤生態農業董事長姜寶仙、安徽盈澤生態農業科技總經理楊靜,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南省農科院等相關領導和專家以及太和縣委辦、縣政府辦、縣發改委、縣農業農村局、縣經信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招商局、縣供電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同志、鎮村(社區)相關幹部、鎮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等參加了開工儀式。儀式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成果轉化中心、太和縣人民政府主辦,太和縣農業農村局、舊縣鎮人民政府承辦,安徽盈澤生態農業協辦。

據悉,太和縣香椿產業示範基地由安徽盈澤生態農業負責建設,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農業經濟技術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香椿產業研發中心等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持,建設期限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項目總投資1.213億元,建設規模包括500畝香椿生產示範基地,500噸保鮮庫一座,年產500噸香椿系列食品加工廠一座,項目建成後年產值2.3億元,年創利稅8000萬元。該項目的實施不但使香椿這一獨特太和地域風格的傳統文化特色品種成長為一個新的產業,形成特色經濟,而且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胡兆榮主任在講話中談到,太和香椿是安徽省名特產品,相傳已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清朝時被御封為「貢椿」。它原產我國,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把香椿作為蔬菜栽培的國家。作為名特珍優蔬菜之首的香椿,因藥膳兼用被稱作「國粹」,國外稱為「中國綠色保健菜」,香椿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一《禹貢》 為證。這次,該項目落戶太和,我們將舉全員之力,集眾專家之智,為該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楊波書記指出,歷年來太和香椿種植不成規模,限制了香椿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隨著香椿種植示範基地的開工建設,必將進一步開創我縣香椿產業發展的嶄新局面。他希望施工單位要自我加壓、科學施工,加快工程進度,儘快建成投產,儘早發揮效益,展現出新時代的「太和速度」。屬地政府和項目責任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用發展的思路看待問題,不斷完善各種要素,破解各種制約,解決各種難題,為完成項目建設創造條件,贏得時間。要堅持品質至上,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嚴把工程質量關,嚴格執行施工規範,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努力打造一批經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的精品工程、樣板工程。

楊波書記強調,縣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為「自己人」辦事就是辦「自己的」事的理念,踐行「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承諾,簡化申請手續,壓縮審批時限,最大限度減少前置審批事項,把各項惠企政策及時精準「直通車」開進企業、送到項目。要採取既要有溫度、更要有力度的硬招實招,在服務上要「真情實意」,在政策上拿出「真金白銀」,在作風上擼起袖子「真抓實幹」,努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一流營商環境。

安徽盈澤生態農業董事長姜寶仙女士在發言中表態,公司一定要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在國家級專家們的指導下,把這個產業園區園區做大、做強、做優,為引領行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游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