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魚價上漲嗎
很多專家指出不用太在意禁漁對生活的影響,長江漁業資源年均捕撈產量不足10萬噸,僅占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0.15%,現在我們食用的魚類大多是人工養殖魚塘提供的。但人工養殖魚類在經過多代繁衍後,不可避免會出現遺傳多樣性退化,需要補充優質的野生親魚改善種群,長江正是魚類的天然種質資源庫。
長江禁漁十年可以釣魚嗎
根據《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第三章規定,第七條對某些重要魚蝦貝類產卵場、越冬場和幼體索餌場,應當合理規定禁漁區、禁漁期,分別不同情況,禁止全部作業,或限制作業的種類和某些作業的漁具數量。
第八條凡是魚、蟹等產卵洄游通道的江河,不得遮斷河面攔捕,應當留出一定寬度的通道,以保證足夠數量的親體上溯或降河產卵繁殖。更不准在閘口攔捕魚、蟹幼體和產卵洄游的親體,必要時應當規定禁漁期。因養殖生產需要而捕撈魚苗、蟹苗者,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水產部門批准,在指定水域和時間內作業。
因此,並沒有明確規定不能釣魚,因此建議查看禁漁通知內容。
關於長江禁捕政策
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長江辦」)給《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資料顯示: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魚類有424種,其中170多種是長江特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進行捕撈,在禁漁期使用電捕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電捕、「迷魂陣」等方式至今仍然屢禁不止。
從2002年起,原農業部在長江流域試點實施長江禁漁期制度。葛洲壩以上水域每年2月1日~4月30日、葛洲壩以下水域每年4月1日~6月30日,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2016年,農業部調整長江禁漁期制度,擴大禁漁範圍,統一和延長了禁漁時間,禁漁期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從2006年最早提出「禁漁十年」的提議,到2019年初轉變為中央部委的政策決定,前後歷經13年。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從2020年開始,長江將全面進入10年休養生息期。
據了解,武漢對長江、漢江幹流,將在2020年底完成捕撈漁民退捕工作,具體實施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今年11月底之前,武漢市各區建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專班,因地制宜制定禁捕和補償方案。第二階段,從今年12月開始,到明年12月底,各區完成長江、漢江幹流退捕漁民捕撈設備的報廢、補償工作並依法收回漁民捕撈權,落實社會保障、危房改造相關政策,對有培訓需求的退捕漁民組織就業培訓。第三階段,預計從2021年1月開始,全面實施武漢長江、漢江幹流禁捕工作。其他水域,各區可根據保護實際,依法設立禁漁期、禁漁區。
中國漁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我國將重點推進「一帶多區」(近海「一帶」和黃渤海區、東海區、南海區「多區」)海洋牧場建設,力爭到2025年建設好178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到2035年基本實現海洋漁業現代化。
目前,全國已建成海洋牧場233個,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64個。
據測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場每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0億元人民幣,生態效益達600億元。通過海洋牧場與海上觀光旅遊休閒海釣等相結合,年可接納遊客超過1600萬人次。
11月8日,第三屆中國休閒漁業高峰論壇在廈門市舉辦。《中國休閒漁業發展報告》和中國休閒漁業標識首次正式對外發布。
據統計,2017年全國休閒漁業產值708.42億元,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2.86%,占漁業第三產業產值的10.45%,與2010年相比增長235.35%,年均增長18.87%。
從產值看,位居前三甲的山東、江蘇和湖北休閒漁業產值占全國總量的57.02%。其中,山東產值228.00億元,是唯一產值超百億元的省份,占全國總量的32.18%。江蘇和湖北兩省分別為92.70億元和83.27億元,居第二、第三位。從接待人數看,2017年全國接待遊客2.20億人次,遊客人均消費321.77元。
今年,通過精準施策,漁業產業扶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雲南元陽,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建立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8000畝,輻射帶動3萬畝。帶動貧困戶3900戶、1.6萬人實現增收,示範區年人均增收1200元、輻射區500元。
在河南長垣,受控式貨櫃循環水綠色生態養殖技術讓600多貧困戶成為「不虧錢」的新股民。「貨櫃養魚」技術已在全國19個省(區)落地貨櫃1300多個,其中用於扶貧近900個。
在甘肅景泰,通過「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漁農並重、修復生態」模式,實現鹽鹼地變廢為寶。景泰縣五佛鄉養殖凡納濱對蝦畝產達194.5千克,畝增產值超過1.9萬元。(出處:人民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keyaW8BMH2_cNUgRyqW.html